吃了這麼多年雞蛋,今天才知道該怎麼吃

VIP| 2017-02-11| 檢舉

雞蛋的藥用

雞蛋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可補肺養血、滋陰潤燥,用於氣血不足、熱病煩渴、胎動不安等,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雞蛋清有清肺利咽功能,外敷患處可治燙傷、燒傷、流行性腮腺炎等。雞蛋的藥用價值卻不會被人忘卻。

雞蛋殼能製酸、止痛,研末外用可用於外傷止血、固澀收斂。蛋殼研末內服可用於胃潰瘍反酸、胃炎疼痛,並對補鈣(鈣食品)有益。蛋殼內襯的薄皮有滋陰潤燥、潤肺止咳作用,適合風燥乾咳。蛋黃在民間應用頗多,如下肢皮膚潰瘍的外用。中醫認為雞蛋黃有養血滋陰益智功能,用於心血不足、失眠煩熱。

吃雞蛋的好處多

雞蛋更耐餓。雞蛋比麵包、饅頭、穀物片等更耐餓。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為你持續平穩提供能量,讓你肚子飽的時間更長。

雞蛋幫助減肥。研究證明,早餐吃雞蛋的人,比吃餅的人更容易減輕體重。

雞蛋是蛋白質的絕佳來源。雞蛋的蛋白質中含有人體的所有必需胺基酸,是最全面的蛋白質。

雞蛋性價比高。與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材相比,比如培根、牛肉,就算是價格不便宜的土雞蛋,性價比也要高得多。

一隻雞蛋不會讓你的膽固醇升高。雞蛋的確有一定量的膽固醇,但是,雞蛋中也有幫助降低膽固醇的成分。只要保證吃雞蛋的數量控制在每天一隻,並不會因此增加患心髒病的危險。

雞蛋有益大腦發育和記憶力。蛋黃中豐富的膽鹼成分,能促進大腦發育,有益大腦功能。同時,膽鹼對提高記憶力、反應力都很有幫助。

雞蛋保護視力。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幫助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它們同時有助於減少患老年白內障的風險。

吃雞蛋經常犯的幾個錯誤

雞蛋散黃還能吃嗎

造成雞蛋散黃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在運輸過程中雞蛋受到激烈震盪引起蛋黃膜破裂,從而造成散黃現象。這樣的雞蛋營養價值基本不變。第二,雞蛋在存放的過程中,蛋白稀化後,水分向蛋黃慢慢滲透,蛋黃體積膨脹到撐破蛋黃膜時,也會發生散黃現象。第三,受過精的雞蛋經過一段時間孵化,蛋黃也會發散。第四,細菌、黴菌通過蛋殼氣孔侵入雞蛋內部,也會造成雞蛋散黃。

據介紹,前三種原因導致的散黃蛋可以繼續食用,而由細菌、黴菌引起的散黃蛋則可能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具體判斷方法是,在發現蛋散黃後應先聞一聞其是否有異味,如果沒有異味,經高溫烹調後還可食用。建議用煎炒方式,因為這樣烹調對散黃現像有掩蓋作用,煮著或蒸著吃口感變化會較明顯。雞蛋若已變臭則說明細菌已在蛋體內繁殖,就不能食用了。

吃雞蛋常犯的7個錯

沸水煮雞蛋。盡量不要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則不但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燙傷手指。正確的做法是,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等熟雞蛋自然冷卻後剝殼。這樣剝殼不但費時費力,還容易讓蛋白留在蛋殼上,造成浪費。省時省力又不浪費的做法是,煮好的雞蛋撈出來後馬上放入冷水,感覺不燙手時,盡快剝殼。

大火炒雞蛋。大火快炒很容易將雞蛋炒糊,並且導致其口感發硬。炒雞蛋最好用中低檔火輕輕翻炒,這樣炒出的雞蛋就不會老,口感也更柔滑。

煎蛋餅前使勁攪蛋液。使勁攪蛋液煎出的蛋餅口感偏硬。攪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氣,如果攪時加點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餅不容易糊鍋,還鬆軟可口。

煮荷包蛋時加鹽。煮荷包蛋時,只需在熱水(不燒開)中加少許醋(而非食鹽)。煮3~4分鐘後,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使用鐵鍋。用不粘鍋做雞蛋菜餚比用不銹鋼鍋或鐵鍋更好。原因很簡單,雞蛋一旦粘鍋就容易變糊。

用雞蛋做菜時,最後才放調料。對炒雞蛋和煎蛋餅而言,攪蛋液時或快入鍋前,就該加入鹽和胡椒等調料,確保調味均勻。

雞蛋的最佳吃法

一顆雞蛋加上它,軟血管,養心神…營養翻倍

1 雞蛋+番茄

軟化血管絕配

雞蛋遇上西紅柿,是營養絕配。二者結合,能夠良好地「 去粗取精 」。

首先,雞蛋吃多了膽固醇容易升高,而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可以軟化血管,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其次,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與雞蛋同炒,就是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完美結合;

最後,西紅柿中含有胡蘿蔔素,雞蛋中含有核黃素,兩種營養物質相融合,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

營養專家認為這道菜基本適合任何人群,尤其是因體虛、年老而感到眼睛昏花的人和貧血、血虧的人。

做法

第一要放油炒,最好是放橄欖油;

第二要番茄切得稍微塊兒小一點,一定把它炒出泥來,炒得有點像番茄醬一樣,它就起沙了起蓉了,這個時候番茄紅素的吸收率最好;

第三,雞蛋不要放味精。因為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鈉,而雞蛋中有谷氨酸鈉。其實相當於天然的加了味精了,如果雞蛋中再放味精,會破壞雞蛋原有的味道。

注意:通常用兩個雞蛋,配兩個西紅柿。雞蛋和西紅柿的比例很重要,如果西紅柿少了,炒蛋吃起來可能味道不足,油膩乾澀。而西紅柿多了又太酸,湯水太多,也不好吃。

2 雞蛋+苦瓜

保護心臟、清熱解毒

苦瓜雖苦,但渾身是寶,看看下面就知道:

其一,苦瓜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

其二,苦瓜的維C含量很高,在蔬菜中僅次於辣椒。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其三,苦瓜熱量超低,其中的苦瓜素被譽為「 脂肪殺手 」能使攝取脂肪和多醣減少。

苦瓜和雞蛋的結合,雞蛋的醇香可以中和苦瓜的部分苦澀,能讓這道美味苦瓜炒蛋,完成營養的雙重吸收,還具有清熱解毒、增進食慾、助消化等作用。

3 雞蛋+洋蔥

三高患者最好的家常菜

雞蛋的營養價值就不說了,我們來看看洋蔥的:

洋蔥具有發散風寒、殺菌的作用;

洋蔥營養豐富,且氣味辛辣,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

洋蔥所含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洋蔥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食物,經常食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

所以說,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經常食用洋蔥炒蛋,具有保健的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提高人體對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吸收率。

但有腎病、膽固醇過高的要人忌食,胃病患者少食。

4 雞蛋+土豆

健腦絕配

雞蛋和土豆都是健腦食品。雞蛋中含有優質蛋白和脂肪,土豆則可補充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

德國人推崇的"土豆加雞蛋"就是這種生物價值很高的蛋白質食品。

這種吃法比較新鮮,大家可以試試哦,炒的時候最好把土豆切成絲容易熟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168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