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正是調養身體五臟的大好時機。按照中醫「四季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補五臟應以養肝為先。中醫認為,肝屬木,與春對應,春天肝氣旺盛而生髮,可是如果肝氣生髮太過或是肝氣鬱結,都很容易損傷肝臟,因而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之前,營養師有介紹春天最養肝的食物是芽菜,那麼也許有的友們不喜歡芽菜,就有點尷尬了。今天再為友們推薦春季養肝護肝的兩食兩粥和日常護肝的穴位。
兩食
一、黑木耳炒豬肝
材料:豬肝,木耳,大蔥,姜,胡蘿蔔,鹽,糖,胡椒粉,味精,植物油等。
做法:
1、豬肝去白筋切片,沖洗到無明顯血水後,放進加了醋的清水裡浸泡十多分鐘後撈出沖洗乾淨。加鹽,料酒,醋,醬油,澱粉拌勻稍腌
2、木耳用冷水泡發洗凈撕成小朵。姜蒜切末,胡蘿蔔切片備用
3、熱鍋放油,油燒熱後,下腌好的豬肝炒至變色後起鍋備用
4、余油再次燒熱,下姜蒜末爆香,下胡蘿蔔和木耳翻炒,調入少許鹽調味
5、待胡蘿蔔炒至七八分熟後,倒入豬肝,調入少許白糖,胡椒粉,淋麻油起鍋即可。
分析:補益肝腎,強體抗癌,黑木耳是一種質優味美的膠質食用菌和藥用菌,再配伍有補肝作用的豬肝,用來治療老年肝癌早期病人,不僅有很好的補益肝腎功效,而且能起至明顯的輔助治療作用。
二、蝦仁韭菜
材料:蝦,韭菜,油,鹽,料酒,澱粉,魚露等
做法:
1、活蝦去頭尾,從背部開一刀(不要劃斷)姜腸線去除
2、洗凈,用鹽、2勺生粉和料酒腌制半個小時
3、韭菜花洗凈切寸段
4、鍋內燒開水,放入蝦仁燙至變色撈起過涼水
5、另起鍋,入少許油,放入韭菜花和蝦仁翻炒均勻
6、烹入料酒,放入魚露即可出鍋
分析: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纖維,能刺激腸壁,增強蠕動,故這道菜益可作習慣性便秘患者之膳食)
兩粥
一、枸杞粥
材料:粳米、枸杞、水
做法: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
分析:此粥適合那些經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的人。 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二、豬肝綠豆粥
材料:豬肝、綠豆、水、大米、鹽、味精
做法:先將綠豆、大米洗凈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後,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
分析: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 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日常護肝的穴位
中醫認為,通過按摩相關的穴位,可起到滋陰補血,養肝補肝的作用。關於按摩養肝,人們必須要知道5大養肝要穴。
1、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經常按揉此穴對肝、脾、腎有保健作用。
2、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沖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尤其對高血壓、頭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養生功效。如果配合著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對便秘、腹瀉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3、大敦穴
大敦穴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41688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