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山楂治好3種「過節病」,降脂減肥,還能祛腰痛
經過春節一番大吃大喝後,很多人都出現了腸胃不舒服或血脂升高的症狀,不少人還因長時間看電視、打麻將,造成腰頸疼痛等,該怎麼緩解這些症狀呢?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山楂食療偏方,對緩解多種「過節病」都很有效果。
山楂又稱山里紅,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擅治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淤血經閉、高脂血症等。我們可以巧用山楂和其他食藥材配伍,用於治療和緩解春節過後的多種身體不適,大家不妨一試。
一、山楂+核桃:趕跑腰痛
偏方:取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200克。
做法:核桃仁加水少許打成漿,再加適量涼開水調成稀漿汁;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濾出頭汁,再煮取二汁,一、二汁合併,再次放到火上,加入白糖攪拌,溶化後緩緩倒入核桃仁漿汁,邊倒邊攪勻,燒至微沸即可。早晚各服1次,溫服為宜。
功效解讀: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易感寒濕之邪,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因而發生腰痛;或因打牌等久坐不動,亦可導致氣血不暢,淤血滯留於腰部而發生疼痛:
山楂既善於消食化滯銷,又善於活血化瘀;
核桃仁甘溫質潤,是傳統的補腎佳品,無論是藥用,還是生吃、燒菜,都有良好的功效,特別適宜於老人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疼痛。兩藥伍用,使腎氣復、血脈暢,而痛自止。
二、山楂+丹參:降脂減肥
偏方:取生山楂15~30克,丹參30克,絞股藍15克,甘草6克,每日水煎,代茶飲。
功效解讀:
春節大吃大喝後,一不小心就容易血脂升高、身形變胖。
山楂是天然的降脂藥,可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還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等作用;
丹參為養血活血藥,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等作用;
絞股藍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益氣健脾、化痰止咳、調治減肥等作用。
三、山楂+陳皮:化滯除脹
偏方:取山楂15~30克,陳皮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上藥水煎,早晚溫服。
功效解讀: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反之,若過於飽食,或飲食生冷硬物,脾失運化,食積不化,則易形成胃脘脹滿。
山楂能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陳皮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等功效,主治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症;
半夏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善於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茯苓、木香理氣健脾祛濕;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故本方可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山楂」飲食禁忌:
山楂不宜空腹吃,易形成胃石;
長期胃酸過多者不宜多吃;
孕晚期孕婦要少吃,否則易造成流產或早產;
山楂雖然吃著酸,但含糖量很高,糖尿病人也不適宜多吃;
避免吃生山楂,尤其是胃腸功能弱的人,最好將山楂煮熟後再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