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脹總拉稀,這種豆子常吃就能好!前提是必須做熟
生活當中,你是不是也有這類情況發生:吃東西容易腹脹,大便長期不成形,而且總拉稀,往往一吃飯就想上廁所,仿佛長了一副直腸子,同時身上沒有力氣,總是感覺很疲倦。如果確實有這樣的現象發生,而且長期不愈,要考慮是不是脾虛所致了。
脾虛本是祖國傳統醫學的概念之一。脾作為中焦運化的總樞紐,對消化系統、免疫系統、肌肉組織等都有很大影響。脾虛的人,會形成便溏、乏力、肥胖等症狀。不幸的是,現代人由於飲食習慣的不科學,加上運動缺乏,出現脾虛的情況越來越多。
儘管調理脾虛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今天我們想推薦給你一種簡單的食物。它雖然不是藥,但對於脾虛卻有很好的調理作用。這就是白扁豆。
白扁豆又稱為扁豆、菜豆、藤豆、小刀豆等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它「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並把它列為脾之谷,意思是白扁豆能健脾。
後來歷代醫家在實踐中發現,白扁豆對於脾虛濕滯所致的食欲不振、漲肚、拉稀、舌苔厚膩、肌肉不實、免疫力低下等問題,都有調理作用。它還能改善女性帶下的問題。而且,它對脾胃的補益比較平和,補而不滯,人們可以放心大膽地服用,無須擔心副作用。所以,相對於白朮、黃芪、人參等,白扁豆更適合我們老百姓健脾保健。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白扁豆必須做熟再吃,否則容易發生食物中毒。那麼,如何利用白扁豆呢?
總拉肚子、大便稀,長期不成形——用白扁豆60克,加水武火煮沸,文火再煮30分鐘,飲用並吃豆子即可。
經常腹脹、大便不成形、吃東西不消化——白扁豆10克,炒山楂10克,泡水代茶飲。
愛拉肚子,女性帶下——白扁豆18克,山藥和粳米各24克,紅糖適量,共同煮粥,等粥熟的時候加入紅糖烊化即可服用。每天一次。
愛拉肚子、食欲不振、渾身乏力、雙腳浮腫——炒白扁豆和白茯苓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次3克,加紅糖適量,沸水沖服即可。
身體偏胖並伴有糖耐量受損或糖尿病早期——黑木耳、炒白扁豆各等份,烘乾,研末備用,每次服用10克,每日2次,白開水送服即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