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喝了一口這個, 差點把命送掉!注意,喝這東西真的要萬分謹慎!

yoon| 2017-01-16| 檢舉

冬天喝點小酒御禦寒,本來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這麼冷的天兒。不過41歲的老李怎麼也沒料到,幾口酒下肚,寒沒御著,反而把自己喝到了醫院急診科,差點沒了命。

網路圖

三兩白酒下肚,他被送到急診搶救

老李在重慶一家企業上班,最近經常加夜班,12月20日凌晨兩點,回到家中的他感覺一身寒氣,本就喜歡來兩口的他,打算喝幾口酒禦寒後再休息。平時半斤白酒的量,老李喝了三兩白酒後就開始不舒服了,家人回憶,老李很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嘔吐、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全家慌了,連忙將老李送到新橋醫院急診科搶救。

「送到醫院時,出現重度休克,惡性心律失常,肝衰竭等癥狀。」急診科醫生回憶,甚至一度測不到患者血壓,醫護人員立即對其實施了搶救。

後來,在問診過程中,老李突然命懸一線的原因被找到——泡了烏頭鹼的藥酒。醫生們表示,烏頭鹼,存在於川烏、草烏、附子等植物中,常被入藥,很多市民會在家自製烏頭酒,治療風濕等疾病,但是由於酒的溶解度高,飲用量不易控制,過量服用會導致「烏頭鹼中毒」。同時,烏頭鹼可直接作用於心肌和神經系統,中毒後死亡率極高。

網路圖

多家醫院曾接診藥酒中毒的人

不僅是新橋醫院,西南醫院、大坪醫院等三甲醫院的急診科醫生們也都表示,今年都曾接到過因喝了自釀藥酒喝出問題前來搶救的市民。

12月初,47歲的徐衛(化名)被送到新橋醫院急診科,原因跟老李一樣,也是喝了自釀藥酒,只是不同的是,老徐的這段經歷,更值得大家吸取教訓。

病例顯示,老徐家中有瓶老家送來的藥酒,為了驅寒,老徐連續幾天下班回家後都讓老伴為其燙上兩杯,每次量不大,二兩左右,但喝到第4天時,老徐躺在床上開始嘔吐不止,面部出現浮腫,在急診科,老徐經過洗胃、輸液解毒等一系列搶救措施,才終於將癥狀緩解下來。

接診醫生表示,冬天喝點藥酒補補身子是好事,但像老徐這樣,不明成分的藥酒千萬不能喝。

後來,老徐家人才詢問得知,這罐藥酒裡,泡有中藥川烏、草烏、附子,還有蛤蚧、蛇等動物,「僅其中的幾味中藥材,就都是有毒的中藥。」醫生們表示,藥酒加熱也是導致老徐中毒的一個原因,加熱等於讓毒素重新煥發了活力,加重對人體的影響。

由於缺乏藥理常識,一些民間的偏方藥酒,惹事的也不少。

在西南醫院急診科,醫生們曾接診過一家三口喝自釀藥酒中毒的病例。家住南川的張大爺,患有關節痛等毛病,經人介紹,嘗試用民間偏方泡製藥酒,此前,用人蔘、蜈蚣泡酒,也沒出過啥問題,之後,老人膽子越來越大。

今年9月,老人拿到一副方子,在女婿們上門作客時,老人拿出款待家人。但不久後,喝酒的三人均出現了頭疼頭暈、四肢發麻、視力模糊等癥狀,家人連忙將幾人送到醫院搶救,後因病情嚴重,轉院至西南醫院。

自釀藥酒需在醫師指導下配用

新橋醫院急診科主任周人傑表示,因喝自釀藥酒中毒被送到醫院搶救的病人,有人用毒蛇、蠍子、蜈蚣泡酒,也有人用、曼陀羅、烏頭泡酒,普通老百姓對中藥材辨識能力有限,不清楚它們的毒性,不會把握用量,也容易輕信所謂的民間偏方,且市民自製藥酒大多沒有經過專業醫師的指導,風險極高。

周人傑提醒,身體不適最好到醫院就診,喝藥酒之前要清楚成分。若確有自釀藥酒的需要,市民泡藥酒前需在有資質的中醫(藥)師指導下配用,並選用經過炮製的藥材,切勿自行配藥,且不能超劑量飲用。

據了解,

不少市民都喜歡在家中

自製藥酒以滋補保健或預防疾病,

然而中藥專家就提醒

用藥有風險,泡酒需謹慎!

1、品名和外形傻傻分不清

民間的偏方、土藥很多,中藥品名相近、外形相似的很多,而且不少常見的中藥都有正名和別名之分,市民不具備專業知識很難分辨,稍有不慎就可能服用有毒的藥物。

2、如何炮製需因人而異

不少常規使用的中藥,也需要在專業中醫師的辨證施治下使用,擅自盲目服藥也存在一定風險。比如何首烏,蒸煮時間不同,藥效完全不一樣。

3、藥材年限不同也影響藥性

此外,藥材年限不同對藥性也有影響,比如三七,要3年以上才能入藥,否則有效成分不足,藥效不明顯。

4、泡酒藥材處理有講究

將所需藥材直接扔進酒中進行泡製,這樣的做法並不恰當。一般製備藥酒的藥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搗碎成粗顆粒狀。有些藥物還需經過一定的加工泡製處理。

洗凈曬乾後,一般比較堅硬的皮、根、莖類的藥物,切成3釐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質的根莖,切成3釐米長度的段,種子類藥材則可擊碎。

動植物藥材宜分別浸泡,服用時再將泡好的藥酒混合均勻。

這些中藥泡不得

1、馬錢子

馬錢子毒性較大,必須炮製後才可藥用。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應,如強直性痙攣、肢體顫動、驚厥、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導致昏迷。

2、川烏、草烏

此藥炮製和煎煮後,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對人體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麻痺作用。生的川烏、草烏毒性極大,嚴禁作為中藥飲片直接泡酒。

3、水蛭

中醫用於破血逐瘀、通經,水蛭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內臟出血和腎損害,故有出血傾向的人禁用。

4、蒼耳子

蒼耳子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蒼耳子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導致中毒,表現為腹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煩躁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993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