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放屁是在正常不過的了。放屁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排出毒氣,是排毒的一個好幫手。不過,放屁也有可能是癌症的前期症狀,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加註意哦!
我們會發現,其實小孩子放屁沒有那麼的臭,主要是因為孩子吃的沒有我們大人雜,所以體內的毒素也沒有那麼的多。很多時候,大人放屁其實是很臭的。不過大多數人經常放屁都不會重視起來,以為只是正常的放屁而已。在這裡,三九小編要提醒大家,放屁時要注意,小心是癌信號的預示!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合稱
在上海,大腸癌又叫「癌老二」,意思是,大腸癌是發病率居第二位的腫瘤。在本世紀初的上海,大腸癌的發病原居第三位,僅十年時間,就取代胃癌上升為第二位。在全國範圍內,雖然大腸癌還居第五位,但其增速強勁。
為什麼大腸癌發病率有如此快的增速呢?人們熟悉的解釋是:生活方式西方化。什麼樣的「西方化生活」導致大腸癌呢?人們熟悉的解釋是:高蛋白質、多脂肪、少穀物、少蔬果的膳食模式。為什麼這樣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大腸癌?細緻一些的解釋不多,本文即從生理角度,解析這個問題。
留神一個危險信號:吃得太好放臭屁
在傳統飲食習慣下,食物經過消化和吸收,通過小腸進入大腸後,蛋白質和脂肪殘餘是少量的,這些少量殘餘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還可繼續合成人體必需的物質,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K和一些非必需胺基酸,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如果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腸消化吸收的能力,進入大腸的就不再是少量殘餘了。在大腸這個「發酵罐」中,過多的營養物質會導致菌群失調,並將那些富餘的營養大量合成胺類物質,胺即致癌物。
胺,或為液體,或為揮發性氣體,十分臭。所以,有些時候人們吃得太多太好,腸道負擔太重,就會放臭屁。放臭屁,不僅是難堪的事,還是一個危險信號。
膳食纖維——把腸道菌群和毒素"打包"進糞便的功臣
西方化飲食除了蛋白多、脂肪多,另一個缺點是,膳食纖維少。膳食纖維,是一個人們有點陌生的概念。膳食纖維在1970年以前的營養學中尚不曾出現,是近幾十年來被人們重視的概念。
膳食纖維是指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於植物的細胞壁。膳食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功能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同時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
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於穀物、豆類、蔬菜和水果,但在西方化飲食習慣中,大多數人減少了穀物的攝入,食物中的膳食纖維量大大減少。
膳食纖維在小腸中不能被消化吸收,它隨食物殘渣進入大腸,最終被排出體外。但是,可別小看這些不能被吸收的「糟粕」,它們可比那些過量的「精華」殘餘可貴得多。膳食纖維在大腸中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它大量吸收水分,膨脹增大,一路上把壞死的細胞、過多的腸道菌群和毒素「打包」進糞便。
專家揭秘:怎麼從大便看健康狀況
最理想的情況:假如,食物中膳食纖維的絕對量和相對比例充分,糞便量會顯得非常多,甚至可能從體積上遠大於攝入食物的總體積。這樣的糞便是健康的糞便,通常是半固體的,所含水分占80%以上,而帶出的腸道廢物可占糞便乾重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些人排便都非常通暢,不僅大腸癌發病率極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發生率也低。
最糟糕的情況:假如,膳食纖維攝入少,腸道蠕動慢,排空時間長,糞便又干又硬又少,對直腸的刺激也不夠,便意少,沒有每天排便的慾望。同時,大腸中的胺類等有毒廢物來不及隨糞便排出,在體內積蓄時間過長,就會越來越多,最後只得「自產自銷」:達到了一定濃度後,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導致全身性的毒素增多。因此,便秘人士往往皮膚乾澀、暗瘡頻發,而最接近毒素的大腸壁細胞,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炎症,甚至發展到癌症。
便意或放屁是一種要求排毒的提醒
所以,便意或放屁是一種機體要求及時排毒的保護提醒機制,應儘量不要忍便,而是爭取迅速解決。否則,直腸神經長期受糞便壓迫會感覺鈍化,引發便秘。
另外,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相當重要。腸道不同於大腦、五官和肢體,在人體睡眠時不僅不會休息,相反會興奮,蠕動加快,並分泌黏液促進排便、修復腸道。所以,睡眠少的人,排便常成問題,而且腸道得不到充分修復,致癌機率也高。
從腸道功能讀健康
雖然大腸癌的病因,醫學家還未完全揭開,但他們已經發現發病因素與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本文意在從生活方式角度,提示人們注意自己的腸道功能,避免大腸癌風險因素。
值得提醒的是:腸道的功能狀態不僅人與人之間不同,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也有很大差異。進食、緊張、藥物和疾病,甚至社會文化形態都對腸道功能狀態有影響。然而,排便次數是因人而異的,正常的排便次數範圍從每周2~3次到每天2~3次不等。
不過,如果排便頻率、糞便性狀或糞便量有改變,或糞便中有血、粘液、膿液或過多的脂肪物質時,就要小心是否發生腸道疾病了。
放屁多好嗎
放屁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只不過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生理反應,也不是不受到限制的。不過從面子上來說的話,還是比較糾結的。如果你在公共場合放屁的話,是會影響到其他人的,這樣你也會覺得很尷尬的。不過大家可能要問了。放屁多好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仔細講解一下。
放屁雖然是一種自然的身體反應,適當的放屁也能增加腸道的蠕動,促進消化,對身體有好處。但是放屁一旦過多,或者放屁味道過於難聞的話,那就是身體某方面發生變化引起的,需要引以重視。那麼,究竟放屁多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放屁是人或動物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人在吃食物時,由於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產生了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隨同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排出時,由於肛門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產生響聲。所以,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相反,如果不放屁,或放屁過多過臭,則為一種異常現象。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因常吃一些產氣的食物,例如地瓜、洋蔥、高麗菜、豆類及其他豆製品,所以會有放屁的情形,多吃麵食的人放屁也多,這類食物使腸腔產氣過多,導致放屁增多,糞便量加大。此時應當減少澱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蔬菜類食物,使飲食達到平衡。
另外則有可能罹患「激躁性大腸症候群」,此症臨床上也會有腹痛、腹漲以及放屁等現象產生。在飲食上建議您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吃東西時,宜細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氣,而容易產氣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每天喝杯優酪乳,有助於改變腸胃道細菌。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大體上對於人體放屁過多這個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到引起人體放屁增多的原因的可能性。所以在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因為面子的問題,而憋著不放,因為那是對身體有著極大的傷害的。同時及時去醫院了解清楚原因,對症治療。
放屁多是什麼原因
一天放幾個屁其實很正常,不過你有出現過一天之內放了很多屁的情況嗎?很多時候,如果你肚子不好要大便時,你可能會一直的放屁,這種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如果你每天都會放很多的屁的話,那麼就要注意了,可能你的身體哪個部位出了問題了。
放屁是人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一般偶爾的放屁是正常的,無需大驚小怪的,但是如果放屁的次數過多,那就得引起注意了,因為這有可能與疾病有關係,最好是能找出個中的原因,進行針對性處理,以避免病情延誤而給患者帶來更大的不良影響,那麼,究竟人放屁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每個人都會放屁,這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生理現象了,但放屁過多卻可能並不正常,它也許表明消化功能出現了問題,最好是能對放屁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所認識,看是否需要進行治療。
老人放屁多
老人屁多,至少可以說明一點:消化功能出了毛病,遇到這種情況,第二天就應減少食量,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恢復的過程,如果屁多,且經常有臭味,則說明蛋白質飲食吃得多了,腸胃負擔太重了,應減少或立即改為素食,以防止發生腸胃疾病。
小兒放屁多
小兒放屁或呃逆不斷,並有酸臭味兒,是消化不良的表現,應減少食量;如斷斷續續放屁,但無臭味,多是胃腸排空後,因飢餓引起的腸蠕動增強造成的,這種情況提示家長,孩子餓了,應及時喂食多屁多糞便,常由於孩子多食了蠶豆、豌豆、山芋等食物引起,這時應減少澱粉含量高的食物。
病人放屁
患有肝臟、膽道、胃腸和胰腺疾病的人,也有屁多的現象,吃了花生或豆類食品容易放屁,俗話說「一個豆,一個屁,十個豆,一齣戲」,這是因為其中含有小腸不能消化的特異碳水化合物,在大腸作用後產生氫、甲烷等氣體包心菜、碗豆、菜花、洋蔥、南瓜、蘿蔔都是容易使大腸「生氣」的蔬菜,氣多放屁則不可避免了。
最新抗癌食物金字塔
1.十字花科植物:包括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蘿蔔類、水生蔬菜類(蓮藕、菱、蓴菜、茭白、水芹、慈姑、荸薺等。研究表明,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癌症、心血管病的患病風險。
2.西紅柿:富含抗氧化劑和番茄紅素,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起到抗癌、抑癌的作用。經常食用西紅柿,能夠降低患肺癌、胃癌、膀胱癌、子宮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的風險。
3.菠菜:被公認為綠葉蔬菜中的黃金菜。它富含葉黃素、維生素E、抗氧化劑,經常食用能預防肝臟、卵巢、結腸、前列腺癌。
4.大蒜:素有「地里長出的青黴素」之稱,它富含大蒜素和硒等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對於防止癌症惡化,以及提高身體免疫力都非常有幫助。
5.草莓:含有的花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實驗室研究表明,它能夠抑制肺癌、結腸癌、血癌等癌細胞的生長。
6.南瓜和胡蘿蔔:富含的胡蘿蔔素能夠起到抗氧化劑的作用,通過清除體內自由基,預防肺癌。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化為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要素維生素A,可防止正常細胞癌變。
7.橄欖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富含植物化學抗氧化劑和維生素E,具有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的作用。
8.菠蘿:富含蛋白酶,可以緩解嗓子疼和咳嗽,治療關節炎和痛風,加速蛋白質消化。而最新的一項研究也表明,食用菠蘿對於癌症的預防和治療也非常有效。
9.辣椒:被稱為肥胖終結者。而在抗癌方面,研究顯示,它能夠有效阻止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聞屁知健康 今天你放屁了嗎
放屁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如果不放屁,或放屁過多過臭,則為異常現象。這些你都造嗎?
小編自述:聞屁師這一職業因為江蘇衛視的《非常了得》節目而為大家所熟知。聞屁師的工作主要是通過嗅聞病患的屁的味道來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可見尷尬的放屁可以道出我們身體里很多道道。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屁。
屁的真身
人在吃食物時,由於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產生了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隨同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排出時,由於肛門括約肌的作用,產生響聲。所以,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
從肛門排出的臭氣。由於人類的嗅覺對這些氣體特別敏感,所以,大庭廣眾之中,儘管有人偷偷放屁,結果仍能被人們迅速發覺並掩鼻喊臭。屁的產生,是因為我們吃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纖維和糖類,就成為大腸菌的食物。大腸菌"飽餐"後就會排氣,這些氣體在體內累積,造成一股氣壓,當壓力太大時,自然就會放屁了。
無屁可放 當心直腸
成人如果沒有屁放,腹部發脹如鼓,說明腹部脹氣,這就要考慮肛門直腸是否有毛病,嚴重時需肛門插管排氣。如果無屁放出並伴有劇烈的腸絞痛者,必須進行檢查。
屁的多少與人們的飲食有關。有些人愛吃洋蔥、生薑、生蒜、薯類、甜食、豆類和麵食,由於這些食物含有可產生大量氫和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基質,所以食後往往會廢氣大增,不斷放屁。屁的多少還與人的消化機能強弱有關。消化不良時,腸道細菌發酵快,容易產生氣體而使人排屁。
有研究顯示,正常人每天要放5-10次屁,約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氣體。當屁量大大多於平時時,則可能會有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部疾病及肝、膽、胰疾病等。當然,如果是飲食方面的原因,或習慣性吞咽動作過多而吸入較多的空氣,此類情況均不屬病症,沒有必要治療。
老是放臭屁腸道出狀況
惡臭味惡臭味的屁可能提示放屁者腸道內有細菌感染,腸黏膜受到細菌毒素的破壞,大便也會排出剝落的壞死黏膜上皮細胞,患者還常常會出現腸絞痛、里急後重、發熱等症狀。
腥臭味腥臭味的屁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這些血液積聚在患者胃腸道中,胃酸及腸道細菌把血液分解,有時候排出的糞便會像柏油一般。此外,腸道有惡性腫瘤時,因為癌組織糜爛、剝落、出血,再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作用,放出的屁也會帶有腥臭味。
奇臭無比奇臭無比的屁當心腸炎和腸癌。若不是因進食大蒜、洋蔥、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或攝入過多的肉食所引起,就一定要警惕,因為此類現象可能提示一些腸道炎症或者胃腸功能障礙問題。另外,放屁太臭也可能是腸癌的症狀之一。
大便惡臭
大便的臭味與屁的臭味一樣,大便氣味改變是腸內環境變化的有力證據,依據大便的氣味變化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健康診斷法。
在大家的常識里,覺得大便都是臭哄哄的。實際上,健康人的大便因腸道細菌對食物的分解作用,是會產生一定的臭味,且因所食食物類別的不同,會有所變化,但一般不會特別惡臭。只有在腸道環境異常的情況,大便才會有惡臭。
1.大便惡臭多是進食高蛋白食物或肉類較多,長此以往腸癌的發病率增高。
2.大便有刺鼻酸味,多數是發酵性消化不良,可吃保和丸、雞內金、山楂等促消化。
3.腹瀉排泄的大便伴燒焦味,則是小腸機能下降導致的消化不良,在中醫來說則是脾胃虛弱,需要以淮山、茯苓、薏米等食物補脾。
4.大便糖稀伴肉或魚的腐臭味,大致是腸內大量血液或黏液分解的表現。
如果感覺自己的大便與屁的味道出現異常,不要羞澀,最好還是早點去醫院減產一下,消除健康隱患。
屁與健康飲食
一般來說,健康人消化道內有100毫升的氣體,而形成屁排出體外的量,成年男性是每天100~2800毫升,浮動範圍相當大。這是因為不同人的飲食種類有很大的不同,難以消化的薯類和豆類會使廢氣量增加2-10倍。歐美人放屁的量很少,這是因為攝入食物纖維比較少的緣故,不過其反面就是,食肉越多屁越臭。
為了儘量避免有害氣體的產生,首先應改善飲食生活。
Tips:
1.習慣於在飲食中攝入過多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的人,應該改換成以根菜類和薯類、豆類、海藻類等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以改善腸內的細菌環境。乳酸桿菌等有益菌增加時,廢氣便易於排出,相反,有害菌增加後,氣體不易排出。
2.一日三餐中,儘量在早餐和午餐時攝取較多食物,而在胃腸的功能較弱的夜晚,則要注意減少食物的量。
3.消除體內廢氣的食物有:紅薯和富含乳酸菌的食物,比如酸奶、奶酪、乳酸菌飲料、奶油、黑麥麵包和醬油。
孕婦為什麼愛放屁
懷孕後,由於體內的一些變化,常使孕婦產生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
這是因為孕婦體內的孕激素含量增加,由於孕激素的作用,使胃腸蠕動減弱,胃酸分泌減少,加上逐漸增大的子宮壓迫胃腸,妨礙了消化活動,所以孕婦老放屁。
脹氣也是孕婦愛放屁的原因之一,如果准媽咪覺得胃脹吃不下東西,可以嘗試以下辦法。
孕婦脹氣怎麼辦
孕媽媽脹氣最明顯的時期,通常發生在孕早期,也就是懷孕前3個月。懷孕之後胃部排酸能力較差,胃酸相對過高。
此外,剛懷孕時,即卵巢從排卵到懷孕這段時間中,體內黃體素逐漸增高,而黃體素會使腸的蠕動能力變差,排泄功能自然也受影響,此時就會出現脹氣和便秘的症狀。因此,造成孕早期脹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激素分泌水平改變。
孕早期脹氣多可自行緩解,如果孕媽媽本身就有腸胃方面的疾病,孕期脹氣的時間會持續比較久,持續到懷孕四五個月左右。
1.孕期應少吃多餐
避免脹氣的第一步驟,要從飲食入手。專家認為,脹氣時,胃部已經很脹了,如果又吃下很多食物,就會造成胃部工作量過大而脹得更厲害。
因此,可採取一天吃6~8餐的方式進食,不要一下吃太多食物。也不要光吃流質的食物,因為流質食物對於腸胃來說,並不好消化,最好選擇半固體的食物,如奶酪等。
另外,可以適當獲得糖分,蘋果和梨都是很好的來源,也可以從肉類中獲得蛋白質,如牛肉、魚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2.懷孕期間宜多吃纖維素
懷孕期間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懷孕期間寶寶需要大量蛋白質,澱粉類、麵食類、豆類這些易產氣且容易使腸胃不適的食物,需求量較少,也不用多攝取。
另外,可以適當攝取糖分和澱粉,蘋果和梨都是很好的來源,也可以從肉類中獲得澱粉和蛋白質,牛肉、魚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什麼樣的放屁現象不健康
出現哪些症狀是腸道健康異常表現?
龐明輝:乏力,體重減輕,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大便次數和形狀發生改變甚至出現停止排便排氣出現腸梗阻。有些病人出現大便帶血就主觀的認為一定是痔瘡,自己按照痔瘡買藥處理,結果耽誤治療,最後確診是結直腸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請問拉肚子時該大量喝水嗎?該怎麼選擇止瀉藥?
龐明輝:拉肚子可以適當進食一些含電解質液體,主要是補充腹瀉丟失的鈉和鉀等電解質成分。選擇止瀉藥最好到醫院找專科醫生。
什麼樣的放屁現象是不健康的?
龐明輝:放屁本身是腸道功能通暢的表現,如果放屁帶有粘液和血要引起警惕。
什麼樣的大便習慣該警惕腸癌?
龐明輝:大便習慣明顯改變,如大便次數由平時的1-2次突然增加到4-5次,便質稀溏,或大便中帶有粘液及血。
哪些生活習慣是腸道健康的殺手?
龐明輝: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不利於腸道健康,燒烤油炸食品少吃。
患了闌尾炎就必須要切除闌尾嗎?闌尾切除之後對身體健康有沒有什麼影響?
龐明輝:如果在正規醫院明確診斷闌尾炎首選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後有一定的復發率。闌尾切除後對身體的影響不大。
之前微博上流傳一則女白領以為食用火鍋的年紀輕輕就患上結腸癌的消息,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火鍋和結腸癌之間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使用火鍋之類的食物過度頻繁是不是會患上結腸癌?
龐明輝:火鍋如果吃得過於油膩確實對腸道不是很健康,偶爾為之問題不大,過於頻繁就不利於腸道健康。我也確實見過一例25歲的女性結腸癌患者特別愛吃火鍋,但是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循證醫學證據證明食用火鍋之類的食物多一些就會患上結腸癌,個別人每天火鍋不食不快,新鮮水果蔬菜不吃,如果父母親有消化道腫瘤病史,要引起高度警惕,他們患大腸腫瘤的機率比一般人大一些。
便秘通常是指什麼樣的大便次數?或是說有哪些表現?
龐明輝: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一次,無規律,糞質干硬。臨床表現有便意少,排便次少;排便費力不暢;大便乾結、硬便,排便不凈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長期便秘的病人會引起肛腸疾病,如並發肛裂、痔瘡等。
有一則傳言說:"早上九點還不吃早飯,腸道就會吸收糞便,也就是說不吃早飯,你的身體就會自動吃屎."您怎麼看?
龐明輝: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益生菌對人體到底有哪些好處?
龐明輝:益生菌是指具有維持人體腸道菌群平衡及促進人體健康活的微生物。它們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刺激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增殖,促進免疫。我們平時喝的一些酸奶裡面就有一些益生菌。
腹瀉需要補液嗎,如果需要補液該如何選擇補液藥品?
龐明輝:一個人如果出現腹瀉是需要補液。補液有兩種方式,如果腹瀉量不大,口服沒有問題,可以考慮一些口服液補充既往丟失的體液和當天生理需要的液體。當然,如果腹瀉嚴重,一定要醫院找專科醫生查一下病因,根據電解質報告單進行相應補液,這種治療一定要在醫生主導下進行,否則補液不當對病人都是有害無益的,偶爾還是聽說補液的種類和量選擇不當引起急性肺水腫的嚴重併發症病例。
放屁奇臭應該如何調理
如今,大家都十分關注健康,關心攝入的食物是否安全和營養?這,一點都沒錯!但是,我想請大家在關注「進口」的同時,還要留意一下我們的「出口產品」,比如說我們的「尾氣」---屁。
它的出現常常令我們十分的尷尬。它的聲音可怕、它的氣味可怕,甚至連它出現的時機都是那麼的可怕。但它卻要跟隨我們一輩子!它在令我們尷尬的同時,也在用它特有的方式不斷地提示我們:你的飲食不正確!你的消化道出現了問題!然而,我們卻置若罔聞!
那麼,屁是從何而來?異常屁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祖先造字的非常智慧,屁由「屍」和「比」組成。這裡,屍指「人體」;比指「兩腿」。由這兩個字組合起來的「屁」字則表示---人體兩腿間排出的氣體。而這個氣體是從我們腸道內排出體外的。那麼,腸道內的氣體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它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大約有70%的氣體來自於我們在說話和吞咽食物是所吞入的空氣;另外的30%是由我們大腸細菌酵解那些沒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所產生的。這兩部分氣體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屁的主要成分(氮氣59%、氧氣3%、氫氣21%、二氧化碳9甲烷7%;大約1%的臭味物質,如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
排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平均下來一個人一天大約要排14次氣。如果一天到晚都不排氣或排的過多過臭,都是不正常的!是什麼因素創生了這些異常的屁呢?主要與我們的飲食結構、消化能力、消化道疾病以及進食方式等有關。
今天,主要說說屁過臭產生的原因?
首先要考慮的是飲食狀況:如果攝入了過多的肉、魚、蛋、奶類、大豆製品等。那些沒有被消化吸收的胺基酸,在大腸細菌酶的作用下,通過脫氨基、脫羧基、脫硫的作用而形成各種惡臭的氣味,比如具有糞臭味的吲哚、具有臭雞蛋味的硫化氫等;另外,大豆食物中所含的大豆低聚糖,由於人體缺乏分解這些糖的酶而不被人體所吸收,它們進入大腸後被腸道內的細菌分解也會產生各種氣體。此時屁中的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的含量升高,臭味十足。改善的措施:只要我們減少這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入量,增加一些蔬菜、水果等食物,使飲食結構達到平衡,這種狀況自然得以改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進食了過多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如洋蔥、大蒜、蘿蔔、韭菜等,也會使屁變臭。但這個不必擔心!一旦減少了這些食物的進食量,這種情況就會自然消失。
在排出了由於飲食而產生「屁過臭」的因素外,就要考慮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腸道疾病所引起的。比如腸道內有細菌感染、消化道有出血現象以及一些腸道炎症等。此外,如果腸道內有惡性腫瘤,如直腸癌等,屁也會很臭。
最後,我提醒大家:要多多留意自己的「尾氣」,因為它能夠最及時、最直觀地反應出我們的飲食是否合理?我們的消化道是否健康?
一天放屁次數多少最健康
放屁是人的正常生理現象,但是如果一天放屁的次數太多,就說明你的健康有問題該警惕了。
說起放屁,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挺尷尬。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有其生理意義,因而,我們不僅要正視它,還應該學會「辨別」它。
放屁的重要性
放屁是人體調節氣機和協調臟腑機能的一種外在表現。如放屁失調或長時間不放屁,會影響新陳代謝,容易發生腹脹和胃腸道疾病,也有可能導致臉上粉刺和雀斑,引起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
一天放幾個屁最健康
中醫專家揭示,正常情況下,人一天放屁的正常值是不超過10個,如放屁次數過多,大於正常值,有可能是出現了消化不良、胃炎、腸炎胃腸動力功能紊亂等疾病。
結語:放屁大家可能每天都會遇到,不過如果你是經常性的放屁的話,小編還是要提醒你要注意了,因為放屁可能是癌症的前兆,所以大家要多注意一下,如果出現嚴重放屁的話,還是要去醫院做下體檢的,這樣可以幫助預防癌症的到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