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有兩種常見症型,補錯了身體更糟糕!中醫教你辨證的方法!

情感生活| 2017-01-12| 檢舉

腎虛有兩種常見症型,補錯了身體更糟糕!中醫教你辨證的方法!

腎虛其實是一個較為籠統的概念。在中醫看來,腎是先天之本,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臟腑機能活動的原動力。而腎精氣,可以分成腎陰、腎陽兩類。它們倆平衡的時候,是最好的狀態,一旦失衡,就會出現腎陰、腎陽偏衰或偏盛的病理變化,也就是腎虛。

所以,腎虛是分陰陽的,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其實區分陰陽也很簡單,一般來說,如果你是陽虛,就會怕冷,陰虛就會怕熱。因為腎陽是全身陽氣的根本,如果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身體,就會怕冷。

腎陰虛、腎陽虛如何判斷?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區分方法,診斷的時候我們還會結合脈診等手段來判斷。比如,腎陽虛虧火的,往往是舌胖大苔白淡,舌周邊有齒痕如同裙邊;而腎陰虛虧水的,多半舌體鮮紅、手足心發熱。

下面給大家羅列一下腎陽虛和陰虛各自的症狀,方便大家判斷:

腎陽虛的人,往往畏寒怕冷、面色蒼白、晨起容易浮腫、腰腿冷痛、尿頻、慢性腹瀉,同時伴有性功能失常的表現,比如性慾低下。

而腎陰虛的人,主要是經常感到無名低熱、五心煩熱、臉頰泛紅,並且經常頭暈目眩、耳聾耳鳴、面容憔悴、腰背酸痛、下肢無力。它們的用藥是恰恰相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分辨清楚再用藥。

腎虛的藥吃錯了更糟糕

我有一位患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她的名字里有個「寒」字,而人也是這樣,有一種如冰似雪的清冷氣質,舉止優雅。在我面前略顯尷尬地講了她的問題,她說自己特別怕冷,這也就罷了,但是一受涼就鬧肚子,男友嫌她太冷淡。她去看過醫生了,說她腎虛。她不想吃中藥,回去後就自己悄悄吃六味地黃丸。但是一直也沒什麼好轉,所以過來找我看看。

我一聽讓她趕緊把藥停了。六味地黃丸的確鼎鼎大名,它的配伍也非常合理。但是,它是針對腎陰虛的藥物,如果是腎陽虛,再吃它那就是雪上加霜。大家想想看,本身就是腎陽虛,陽氣不足,得溫補腎陽。這時候你再繼續滋陰,那可不是雪上加霜麼?

我看了看她體質還不錯,腎陽虛的現象也不是很嚴重,就跟她說,假如實在不想喝中藥湯劑,可以吃金匱腎氣丸,這是一味補陽的中成藥。再配合食療和一些日常保健手法,應該很快就會恢復。

過了一陣兒她來複診,跟我說她最近好像沒那麼怕冷了,大家都說她最近氣色好了很多,而且跟男友的關係也更融洽了,還帶了小禮物來感謝我。其實我覺得自己沒做什麼,很多東西都是常識,大家只要多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就不會「吃錯藥」,也能更好地養護自己的身體。

中醫補腎要謹慎

通常我都不會建議大家自己用藥,中醫補腎很有學問,補陽要用熱性藥、補陰藥要用甘寒藥這只是最基本的,還要講究「陰陽互根」,治療中要做到「善補陰者,陽中求陰;善補陽者,陰中求陽」,相當複雜。

即便是中成藥,也不是隨便吃的。比如,假如是腎陰虛,有頭暈、耳鳴、潮熱、盜汗的症狀可以吃知柏地黃丸;出現夜晚口乾想喝水的症狀要吃麥味地黃丸;出現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的現象要吃杞菊地黃丸。所以,想要達到更好的用藥效果,還是建議大家找有經驗的醫生諮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968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