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玉米竟能防癌降脂!功效多到想不到 !!!

我們都知道血脂長期異常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人患上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的幾率大大提高。除了吃藥,一些食療方對於調節血脂也有一定作用。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款降脂清血管的「黃金作物」——玉米。
美國醫學會就做過普查,發現印第安人極少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就是吃老玉米吃的。後來,研究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固醇、維生素E,可以避免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玉米中也含有多種抗癌因子,如谷胱甘肽、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微量元素硒和鎂等。既然玉米有如此強大的養生功效,那麼,到底該怎麼搭配才能發揮玉米的最大價值?

玉米的養生功效
第一,玉米能降脂功效突出
中醫認為,玉米有調中開胃及降脂的功效。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玉米含有大量維生素E,它有助於血管舒張,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除,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抑制癌細胞的發展。所以,它因為防癌抗癌的作用,如今大受歡迎。
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玉米的保健作用主要體現在它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這是因為玉米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50%以上是亞油酸,還含有谷甾醇、卵磷脂等,可以較好地降低人體血清中膽固醇含量,能預防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及腦血管病的發生。而且,玉米富含纖維素,比精米、精面高出6-8倍。纖維素還可以同膽汁酸結合,並讓它排出體外,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對血脂異常的營養保健作用非常明顯。
第二,玉米能調節血糖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組成物,是可增強胰島素作用的營養素,所以,用玉米替代主食,有助於血糖的調節。
第三,長期食用玉米能防多種癌症
玉米中含有多種抗癌因子,如谷胱甘肽、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微量元素硒和鎂等。谷胱甘肽能用自身的「手銬」銬住致癌物質,使其失去活性並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它又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可以加速老化的自由基失去作用,是人體內最有效的抗癌物。
玉米中還含有硒和鎂,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惡性腫瘤得不到氧的供應而衰亡;而鎂,一方面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使體內的廢物儘快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預防癌的作用;而玉米中的葉黃素還能夠預防大腸癌、皮膚癌、肺癌和子宮癌,玉米黃質則能夠預防皮膚癌和肺癌。

第四,玉米可以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
玉米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含有豐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胡蘿蔔素的一種),它們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眼睛中叫做黃斑的感光區域,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發生。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憑藉其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進入眼球內的有害光線,保持黃斑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黃色的玉米中才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白玉米中卻沒有。所以,計程車司機、中小學生、編輯、作家等經常用眼的人,應多吃一些黃色的玉米。
玉米如何搭配養生功效最佳?
玉米須燉豬胰——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利器
這是一道出自《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的菜肴。
本方包括玉米須30克,豬胰150克,製作藥膳時候,可將豬胰洗凈切塊,玉米須洗凈,兩味同用水煮40分鐘,加入適量佐料,取湯飲服,一日分二次飲完,十天為一療程。需要注意的是本湯須連服方能有效。
在這道藥膳裡面,豬胰味甘性平,清肺胃虛熱,治肺痿咳嗽,消渴等症。像水腫或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患者、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用玉米須都有很好的效果。
帶著玉米皮和玉米須子煮的湯被稱為「龍鬚湯」,適合糖尿病、高血壓病人飲用。特別提醒,很多人在買玉米的時候總喜歡把皮剝下來,但這樣做並不科學,買玉米的時候最好帶著皮。這是因為,外層的皮能夠保護玉米內的水分不易蒸發,從而保持其口感。而在煮玉米的時候,也最好將玉米最外側的厚皮剝掉,留下最內層的兩層薄皮,同時將玉米須子洗乾淨,這樣可以保留一種獨特的玉米清香,且更易煮熟。一般玉米煮8分鐘左右即可。待玉米煮好後,最好馬上夾出瀝干水分,否則玉米的味道就不濃郁了。

玉米+小蘇打——降脂效果翻倍
玉米正確的吃法是:蒸玉米面饃,煮玉米面糊或熬玉米粥時放點鹼(小蘇打)。很多經常做飯的女性患者一聽到這些就會問我:「大夫,為什麼要加鹼呢?這不是不好嗎?」通常我們都不建議在糧食中加鹼,是因為加鹼之後維生素B族遭到破壞,但對於玉米是個特殊的例外。因為加了鹼之後,可以讓玉米中豐富的煙酸由結合型轉變為游離型,人體也就容易吸收利用了,這樣也可以防止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
所以,大家在烹調玉米的時候一定要加些小蘇打,這樣才會收到良好的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當然,大家直接把玉米煮了吃是沒辦法加小蘇打的,所以推薦大家煮粥喝。
玉米蛋花羹——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
將小玉米碴放在水中,加入少許枸杞子,如煮粥般煮開5分鐘左右,並加入少許小蘇打,打入蛋蓉,攪拌幾下即可,喜歡甜味的朋友可以少加點冰糖或者是蜂蜜。簡單營養的玉米蛋花羹就這樣做好了,在寒冷的冬日可以幫助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
提醒大家:可以選擇小玉米碴或是冷凍玉米粒切碎,也可用新鮮的玉米嚓碎,這樣比較容易熟,口感上也較好,更容易消化。

如何挑選優質玉米?
不同顏色的玉米保健功效也不同。顏色越深的玉米越好,白玉米營養價值相對較低,紫玉米最好。與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黃色玉米含有胡蘿蔔素和玉米黃素,對於維持視力健康有好處。
不同口感的玉米,營養價值也有區別。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愛,更有一種「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樣生吃。這種甜玉米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至2倍,硒的含量則高8至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胺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
傳統的玉米比較難消化,而粘玉米會比較容易消化,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多選擇粘玉米。
另外,玉米雖好,但不可以一天三頓都吃它,要食物多樣化才行。而且,玉米發霉後能產生致癌物,容易被黃麴黴菌污染,而黃麴黴菌產生強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所以玉米應保存在乾燥、通風處,發霉的玉米絕對不能吃。吃玉米時應注意嚼爛,以助消化。腹瀉、胃塞脹滿、胃腸功能不良者一次不可多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9429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