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的茶水,喝了會致癌嗎?

baby| 2017-01-09| 檢舉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晚上泡了一壺茶,不想喝太多怕睡不著,剩下的半壺放到第二天,想喝,又有點猶豫。

聽說隔夜的茶水,亞硝酸鹽含量會增高,而亞硝酸鹽會致癌。

那麼喝隔夜茶,會不會有安全問題?

隔夜茶會致癌嗎?

既然大家擔心的是隔夜茶裡的亞硝酸鹽,那我們就說說亞硝酸鹽好了。

其實,亞硝酸鹽本身並不會致癌。但含亞硝酸鹽的食物被吃進人體後,在胃酸作用下,會與胃內的生物胺結合,形成亞硝胺。

亞硝胺是值得大家擔心的強致癌物,與肝癌、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生密切相關。

亞硝胺這種化合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N-二甲基亞硝胺,這是在1987 年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為2A 類致癌物(可能性很大的致癌物) 。

讀到這裡,健康頭條想請讀者朋友們都別害怕,記住這句話:

離開劑量說毒性的,都是耍流氓。不要怕有毒,主要看吃多少。

喝多少才會有問題?

我們並不能完全杜絕能產生致癌物亞硝胺的亞硝酸鹽,在談它的致癌性的時候必須看它的劑量。自然界的生物,新陳代謝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硝酸鹽。比如蔬菜,含有一些還原酶,會把部分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因此,亞硝酸鹽會有一個安全劑量,在安全劑量之下的亞硝酸鹽可以被認為是安全的。

在目前國家標準中各種食物的亞硝酸鈉殘留標準為:

肉製品不超過 30 mg/kg ;

醃製蔬菜不超過 20 mg/kg;

生活飲用水的不超過 1ug/ml。

也就是,我們日常的食物中,只要亞硝酸鈉不超過這個量,是安全的。那隔夜茶的標準又怎樣?

有對比才能有說服力,我們以飲用水的安全標準(1ug/ml)做參考,如果比這個數高很多,那當然危險,如果並不高太多,我們就可以視為安全。

在這我們簡單找兩個例子參照一下:

2006 年《安徽農業科學》上一篇研究顯示,茶水在放置 1440 分鐘(1 天)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到原始濃度的 2.17 倍,但也只有 0.130 ug/ml。

2013 年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者也證明普洱茶 25℃ 時開放條件存放 60 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為原來的 2.061 倍,但也僅為 0.251 ug/ml。

兩個例子都顯示:

相比飲用水中亞硝酸鹽的安全含量(1ug/ml),茶水即使放置一段時間,我們也不必擔心它們會「致癌」。

結論是什麼?

結論是,我們都不太需要擔心隔夜茶會「致癌」的問題。

但雖然隔夜茶致癌沒有證據支持,茶水卻是不為人知的細菌良好的「培養基」,甚至有些致病菌會在隔夜茶裡大量繁殖。

有時喝完一壺茶,剩下的放置一夜,你會發現茶水變得渾濁,溫暖潮濕的天氣下,甚至一夜就能長出白毛(黴菌)。喝了這種茶水,是有可能造成胃腸炎等問題的。除非能做到密封、冷藏,不然,就別省這一口茶水了。

但是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對生活要求更為講究了,健康頭條(微信號:baojiandaifu)需要提醒大家:

一口茶水的事而已,別太糾結,少抽菸,多運動,注意體檢。敞開放置的隔夜茶就別喝了,但萬一不小心喝了,也不是什麼大事,不致癌的。

https://www.facebook.com/%E7%86%B1%E9%96%80%E6%96%87%E7%AB%A0-%E6%9C%80%E6%96%B0%E6%96%87%E7%AB%A0-545265409003417/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942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