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目前全球性的醫學難題,很多人提到癌症,都會「談癌色變」。而在眾多癌症疾病中,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中國和美國,在胃癌的治癒率上沒有什麼差別,僅能達到20%,但是在對日本的胃癌治癒率的分析上,我們看到了驚人的數據,日本對於胃癌的治癒率,竟能達到80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在日本對於胃癌的治療方面可以學到哪些呢?
【胃癌發病原因】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造成胃癌發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薰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菸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菸者高50%。
2、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
3、癌前病變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轉變為癌。
4、遺傳和基因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其胃癌發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胃癌的癌變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與轉移相關基因等的改變,而基因改變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日本胃癌治癒率高的原因】
胃癌是全球性的醫學難題,很多國家都對胃癌熟手無策,但為何只有日本例外呢?他們對於胃癌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其實日本對付胃癌的武功秘籍,就是全民早篩查,口號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1964 年有40 萬人進行了檢查,到了1970 年就有400 萬人,1990 年後每年都約有600 萬人進行胃癌篩查。所以日本對胃癌的治療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以下是日本對於胃癌的檢查預防與中國的區別:
1、很多胃癌患者檢查出來的都是早期,病情發展比較慢,存活率相對也就容易高一點。
2、日本全國性篩查,很多人查出來的時候相對年輕一些,身體狀況相對好一些,也就更能經受化療的折磨,治療也就更徹底一點,效果當然也就會好一點。
3、是日本對胃癌定義的門檻比較低,同樣的胃病,在美國祇認為是胃部病變,在日本就會被診斷為胃癌。
4、中國的國情卻是即便發現是癌症,也要瞞著病人進行治療,彷彿病人都擁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感覺病人都無法面對癌症。
【從日本對於胃癌的治癒,我們能學到什麼】
日本對於胃癌的治療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那麼高效率,而是數十年的經驗終結,從根源檢查與預防,下圖是日本最近幾十年的胃癌死亡率變化趨勢:
從圖表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從1960年開始,胃癌死亡率已經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可以從日本對於胃癌的治療上學到什麼呢?
1、食物的保鮮
食物的保鮮對於胃部疾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有胃部疾病的人群中,很多人都喜歡食用醃製食品,和不注意食用新鮮食品,導致胃部感染,引發炎症,久而久之,演化為胃癌。
2、鹽的攝入量
食物中食鹽的攝入量,跟胃癌的發病率也是正相關的。有研究根據尿液裡的鹽含量推測食物中鹽的攝入量,抽樣檢查了來至24 個國家的人,發現吃鹽越多的國家,胃癌死亡率也越高。
3、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導致胃潰瘍,對於是否能導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在中國做了一個根除胃潰瘍的臨床試驗,但是治療完後隨訪了七年,發現根除胃潰瘍並沒有減少胃癌的發病率。直到隨訪15 年後,才明顯看到治療胃潰瘍對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從2013 年開始,日本的國家健康保險開始為胃潰瘍的根治買單,希望能夠進一步減少胃癌及相關死亡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9250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