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加上它能治腰痛、降血壓!
山楂我們不常吃,但是山楂做的零食卻是很多人的最愛。山楂可以健胃消食,同時山楂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常吃山楂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裨益。但是大家知道嗎?用山楂可以降血壓、治腰痛還能健脾養胃嗎?想要達到這些功效,關鍵是在於食用方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山楂的神奇功效。
【山楂的應用和歷史】
山楂,最早在《本草經集注》有所記載。古代論著對其名稱、來源、形狀及性狀、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炮製加工方法、臨床使用等多個方面都詳細記載。山楂遍布全國各地,分布廣泛。《滇南本草》記載山楂生於原野疏林、山間、路旁或村邊,分布於滇中、滇南、滇東南。「生平陸,所在有之……出南申州,安州,隨州」《新修本草》中記載。
山楂入藥歷史悠久。唐代時期,就已為臨床所用。明代《本草綱目》「老人腰痛及腿痛。用棠梂子、鹿茸( 炙) 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本草綱目》還引《簡便方》單用本品煎服治療飲食積滯,或配萊菔子、神曲等同用; 還可與木香、青皮配伍為散劑同用。《滇南本草》治胃脘積滯、噯腐吞酸、兩脅積塊作痛,用「山楂核、沙苑蒺藜、建曲共研細末,開水送下」,治小兒蟲藥胃寒者加山楂一錢。引《醫門擎要》「左尺腎脈浮治法,月經不調……行經肚痛者,用生山楂、肉桂、黑姜、沙糖水煎服愈」。
【山楂的營養價值】
山楂含有酒石酸、檸檬酸、皂甙、果糖,維生素c、維生素B,尼克酸、鈣、鐵、硒、黃酮類等營養成分。所含的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內酶素等功能。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僅次於紅棗和獼猴桃;胡蘿蔔素和鈣的含量也很高。因此老年人常吃山楂製品能增強食慾,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鈣的恆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人延年益壽,故山楂被人們視為「長壽食品」。
【山楂的藥用價值】
性味:酸甘,微溫。
歸經:入脾、胃、肝經。
功能主治:消食積,散瘀血,驅絛蟲。治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禁忌:脾胃虛弱者慎服。
各家論述:
《綱目》:"生食多,令人嘈煩易飢,損齒,齒齲人尤不宜。"
《日用本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
《本草再新》:"治脾虛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
《本草撮要》:"凍瘡塗之。"
摘錄:《中藥大辭典》
【山楂養生食法】
山楂在古代就已經被當做藥材來使用了,很多著名方劑中,大家都會見到山楂的身影。本草綱目中也對山楂做了詳細的記載。《本草綱目》中記載「郭璞《爾稚》雲: 梂樹如梅。其子大如指頭,赤色似小柰,可食......初甚酸澀,經霜乃可食。」「化飲食,消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脹痛。」上文小編提到,山楂可治療腰痛、降血壓,那麼具體的食用方法是什麼呢?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
山楂+核桃=治腰痛
材料: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200克
製作方法:
1、核桃仁加水少許,用食物加工機打成漿,再加適量涼開水調成稀漿汁。
2、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濾出頭汁,再煮取二汁,一、二汁合併,復置火上。
3、加入白糖攪拌,溶化後緩緩倒入核桃仁漿汁,邊倒邊攪勻,燒至微沸即可。
用法:早晚各服1次,溫服為宜。
功效:山楂酸甘微溫,既善於消食化滯,又善於活血化瘀。核桃仁甘溫質潤,是傳統的補腎佳品。兩藥伍用,使腎氣復,血脈暢,而痛自止。
山楂+菊花=降血壓
材料:干山楂10克,干菊花2.5克
製作方法:菊花和山楂用清水洗凈,鍋中水沸後放入山楂,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約10分鐘,最後加入菊花煮沸,即可關火。
功效:菊花有較強的抗菌消炎、清熱解毒、利尿止痛作用,還能調理血管運動中樞,擴張外周血管。山楂消導作用很好,助消,化淤滯,能消除油膩,減少體內脂肪堆積,又能擴張血管,有較持續的降壓效果。
山楂+陳皮=健脾和胃
材料:山楂15~30克,陳皮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製作方法:以上材料,上藥水煎,早晚溫服。
功效:山楂能消食化積、行氣散瘀;陳皮歸脾、肺經,具有健脾和胃、行氣寬中、降逆化痰的功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