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粥配腐乳不健康?它背後的神奇功效,你一定想不到!

很多人對腐乳不太了解

問它是不是腌制食品?

常吃是否有利於健康?

那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們答案吧!

1.腐乳健康?不健康?

腐乳,是由豆腐經過特定黴菌發酵後,再用鹽和各式香料腌制而成的發酵豆製品,更是被外國人稱之為「中國奶酪」,是非常健康的。

所以腐乳作為發酵食品,常食有利於健康。現如今,包括酸奶、豆豉(納豆)等在內的發酵食品越來越得到營養學的重視。

2.腐乳上的「白毛」是菌絲

形成過程:

第一步,製作白坯。將大豆浸泡後打成豆漿,再將豆漿加工壓製成豆腐。再將豆腐切成小塊,此為白坯。

第二步,接菌。冷卻後將人工培養的毛黴菌種噴在白坯上,讓毛黴菌接種在白坯表面,碼好推進培養室。

第三步,培養。經過36-48個小時,白坯表面就可生長出潔白的菌絲。

第四步。搓毛腌制。把白坯表面的潔白菌絲搓倒,讓其把毛坯緊緊地包裹起來,保護白坯的完整。然後在乾淨的容器中重新碼放整齊,最後再散上鹽腌制起來,裝罐後注入湯料。

第五步,後期發酵。大概3-4個月即可發酵成功。

3.腐乳被讚譽為「東方奶酪」

豆腐里的各種營養成分,在製作腐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是有所增加的。

1、不會脹氣:許多人吃大豆後會感到腸脹氣,這是因為大豆中存在脹氣因子。而腐乳經過微生物的發酵,這些脹氣因子被分解。

2、蛋白質利用率提高:大豆所含的蛋白質是不易被消化吸收的,而經微生物的酶水解後生成了低分子多肽混合物,易於被消化吸收。

3、B族維生素增加:由於微生物的作用,腐乳中產生的維生素B2含量僅次於乳製品,比豆腐還高6~7倍;維生素B12量僅次於動物肝臟。對於常吃素食的人,經常吃些腐乳有預防惡性貧血和老年性痴呆的功效。

4、異黃酮活性增加:發酵後的腐乳在真菌的水解酶作用下使苷大量水解,變成游離型異黃酮苷原。這些糖原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低粘度、抗凝膠形成性,可以被腸道有效地吸收。

5、降低膽固醇:腐乳中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本身又不含膽固醇,大量實驗動物研究表明,腐乳中的蛋白質疏水性成分能與膽酸結合,降低動物體內膽固醇的吸收及膽酸的再吸收。

4.注意事項

適量吃,鹽不會超標

一塊紅腐乳的含鹽量約為1克,而每人每天可攝入鹽量為6克,所以平常只吃一兩塊,鹽量是不會超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腐乳本身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消化道潰瘍患者,就需要忌口了。管得住自己的嘴,方能活得健康。

保存得當,不會產生亞硝酸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亞硝酸鹽,多數存在於加工的肉類食品和海鮮食品中。而腐乳在發酵的過程中,是不會產生亞硝酸鹽的,但在食用過程中,如若不能保存得當的話,則有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

因此,只要將已開封的腐乳,保存得當,就不會產生亞硝酸鹽的。

腐乳不會致癌

用於製作腐乳的黴菌,屬真菌,它是一種經過選擇的有益食用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平時,我們用來麵粉發酵、做醬油、醋等,都是需要用真菌來發酵的。

製作腐乳的黴菌,其實是將豆腐中的不易分解的物質分解出來,形成其獨特的風味,本身不產生毒素,更不會使人致癌。

總之,腐乳比奶酪更健康,比大豆更有營養。不過,它也有不如奶酪的地方,如不含維生素A、維生素D。

所以關於腐乳的食用情況大家應該有所了解了吧,不要過度食用,並安全保存就好了。為了吃到更純正健康的腐乳大家可以嘗試自己做哦。

5.自製腐乳

老豆腐

白酒

干辣椒末

白糖

雞精

調和油

步驟

1、將老豆腐切成小塊瀝干水份,至少要一天一夜

2、取密封的容器,墊上稻草(也可用粽葉代替),將瀝干水份的豆腐切成小方塊,均勻地碼在上面

3、用保鮮膜加蓋密封,讓其發酵

4、用筷子能輕易插入,則意味著豆腐發酵好了,豆腐乳好不好吃,這一步是關鍵

5、將發酵好的豆腐,過下白酒

6、接著在拌勻的鹽、白糖、雞精中打個滾

7、再裹上辣椒油,放入罐子裡

8、密封一周,就可以享用了

找個有空的周末,大家試一試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886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