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癌症治療的人比直接死於癌症的人還多?

陳得財| 2016-12-26| 檢舉

小時候經常聽說,很多人知道自己患了絕症之後,通常就靜靜地回家等死。因為很多人認為,反正都是治癒不了的疾病,去醫院醫不但浪費錢,還死得快,所以乾脆就回家,把剩下的日子過完就好。

可是即便二十年過去了,現在在身邊還一直有聽到這個說法,在一些醫學相對落後環境相對閉塞的地區該說法尤為盛行。

其實是可以理解這些地區人們的這種想法的,畢竟對於他們而言傾家蕩產最後人財兩空的前車之鑑太過可怕,杯弓蛇影也是無奈至極。加上目前很多醫院確實存在過度醫療的弊病,確實也是讓患者心寒。

什麼是過度治療?

過度治療腫瘤是指忽視病人的整體情況和血液檢測指標,盲目地進行過多的手術、化療、放療等。對腫瘤病人過度的治療,既增加腫瘤病人的身心痛苦,又加速死亡。有資料顯示,許多醫院在治療腫瘤時,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度和不合理的治療,過度治療致使至少25%的病人加速死亡。

久而久之,有些人不免會產生一種錯覺:死於腫瘤治療的人比直接死於腫瘤的人還多。雖然我能理解大家為何會產生這樣的錯覺,但是,能理解不代表這就是對的。

之前網上流傳這樣的謠言:化療「只有3%能起效」。這樣的說法,換做在二三十年前,可能確實是這樣。但是科學醫學在發展,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了抗癌藥物對癌症的治療效果。例如,因為抗癌藥物順鉑的應用,睪丸癌治癒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不到70%提高到現在的96%;而化療將患癌症兒童的治癒率從20世紀60年代的大約25%提高到現在的75%。

當然,無論是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還是如今新興的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細胞治療等,不可能對身體完全沒有損傷,因此不良反應、副作用都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如果癌症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癒是非常困難的,儘管適當的癌症治療可以減輕症狀、延長患者壽命,但是它不太可能「治癒」晚期癌症。在我國,癌症在發現的時候通常已經是晚期,這也是為什麼癌症治療會給人造成了醫院治療死得更快的印象原因所在。

希望大家必須了解的一點是,對於癌症末期的患者,治療的目的是減緩症狀、儘量延長生命,即常說的「緩和醫療」,而非「治癒」這些病人。

是接受治療還是靜靜等待死亡,究竟哪種選擇的生命質量更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生命長度和質量之間的平衡把握,是每個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必須做的艱難抉擇。

為了延長生命,過度治療,全身插滿管子,躺在病房,忍受劇痛,這種完全沒有質量的餘生當然不可取,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看到有人接受癌症治療後能繼續優雅地生存很長一段時間的現實,如何取捨,得按實際情況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830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