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瘡不要怕,16個中醫偏方,不出3天遠離痔瘡困擾

情感生活| 2016-12-16| 檢舉

得了痔瘡不要怕,16個中醫偏方,不出3天遠離痔瘡困擾

痔瘡在醫學上是指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稱為痔,又名痔瘡、痔核、痔病、痔疾等。得了痔瘡不要怕,下面小編分享一些中醫小妙招,希望可以幫大家解決痔瘡問題。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患者趁熱先熏後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於痔瘡。

[方二]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於痔瘡。

[方三]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於《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於痔瘡。

[方四]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

本方適用於濕熱而致痔瘡。

[方五]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於《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六]

生豆腐渣,鍋內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本方源於《危氏方》,適用於血痔。

[方七]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於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八]

花椒艾葉皮硝治痔漏。配方:花椒、艾葉、蔥白、五倍子、馬齒莧、茄根、皮硝各等份。

制用法:揉碎水煎先熏後洗。

功效:治痔漏。

[方九]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於痔瘡。

[方十]

黃豆400克,蜂蜜適量。 用法:黃豆炒至金黃色,研成 細粉。每次取黃豆粉2湯勺(約40 克),蜂蜜l湯勺(30克),溫開水 500毫升沖服,每日2次,服用7 天。

[方十一]

鮮韭菜300~500克,蔥白2根,加水3000毫升,用文火 煮沸10分鐘,倒出藥液備用。患者蹲在盆上用蒸氣熏肛門周圍, 以不燙為度。待水溫降至適宜後 改為坐浴,至水涼為止。藥液用後 暫留,下次加熱至溫可再坐浴,每天2次,每劑藥液可用4次。

[方十二]

生石膏(先煎)15克, 桑白皮、當歸各12克,枇杷葉、 黃柏、玉竹、升麻、梔子、防風各 10克,藿香8克,甘草6克,黃 連3克。

加減:有膿皰者,加蒲公英、 紫花地丁各10克;大便秘結者, 加大黃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 服。

[方十三]

碼錢子治療痔瘡。配方:生馬錢子數枚,醋適量。

制用法:將生馬錢子去皮放在瓦上用醋磨成汁,敷於患處,1日1~3 次。

功效:散結消腫,通絡止痛。適用於外痔。

[方十四]

蚯蚓蝌蚪治療痔瘡。配方:蚯蚓、蝌蚪各等份。

制用法:用瓦焙乾,共為細研,每次服l克,1日2次。服藥期問,忌魚、羊肉。

功效:適於內痔、痔核。

[方十五]

地榆湯治痔核出血。配方:地榆30克,紅雞冠花30克,生大黃15克。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痔核出血。

[方十六]

取蠍子6克,僵蠶6克,文火焙黃,共研成末。取雞蛋15個,每個破一小孔,將藥粉分成15份,分裝於15個雞蛋中,攪勻,封好,蒸熟;每天睡前空腹吃下一個這樣的藥蛋,吃完15個為一療程。

小編結語:得了痔瘡首先不用怕,因為通過治療還是可以治癒的,但是在生活中要注意規律飲食,經常鍛鍊,這才是關鍵哦!隨著人們飲食的不健康,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痔瘡,患上痔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活壓力大、久坐不動、飲食不規律等等。這些都是造成痔瘡的因素,所以生活中,我們應該多注意鍛鍊、規律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746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