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難忍?一穴點按,緩急止痛!一藥一食,溫中暖胃!

BoraYoo ...| 2016-12-10| 檢舉

胃痛難忍?一穴點按,緩急止痛!一藥一食,溫中暖胃!

時下,不少朋友都經歷過胃痛纏身!日常生活中,多因飲食不節——過飽過飢過寒,情緒波動——憂思惱怒,脾胃虛弱——先天稟賦或後天虛損,或者外感寒邪而引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養護脾胃妙穴——中脘穴,兩味藥食同源的暖胃中藥——乾薑、胡椒。

小妙穴

歷代文獻中所稱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胃脘痛)。相當於西醫的慢性淺表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等。治療胃痛胃脹等消化系統疾病,常選用中脘穴,其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是治療胃痛的有效穴之一。當胃痛難忍、隱痛纏綿之時,自助按摩點按就能用上,長期點按還能強身健體。

點按法

定位:上腹部,臍中上4寸(肚臍中央向上5橫指),前正中線上。即在胸骨劍突與肚臍連線中點。

功效:中脘穴可用治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為先,有梳理中焦氣機、補中氣之功。

點按法:胃痛時,每天點按中脘穴3次,每次10-20分鐘,10天為一個療程。點按中脘穴常會有酸脹感、打嗝等正常反應。

良藥妙法

胃寒型暖胃良藥——乾薑

1.乾薑是生薑乾燥後的成品,味辛性熱,能溫中散寒,對於胃寒型胃痛所見的胃部冷痛、嘔吐腹瀉有特效!

2.乾薑還能治療由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咳稀白痰,對緩解四肢不溫的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3.服用方法:取乾薑10g,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以小火煎煮至150ml,溫服,每日2次。

善治胃痛良藥——胡椒

1.胡椒是常用的佐料之一,有溫暖脾胃,疏通大腸之氣,散寒止痛的作用,對於以胃部冷痛,腹脹、遇溫痛減、四肢發涼、腹瀉、口淡不渴,或食慾差、倦怠乏力,消化不良,或噁心嘔吐、腹中水聲漉漉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胃痛,有很好地止痛、暖胃的功效。

2.服用方法:取胡椒粉20g,加入水300ml,煮沸,溫服,每日1次。

食療方

1.陳皮炒肉絲

原料:胡蘿蔔200克,陳皮10克,瘦豬肉100克,植物油、細鹽、黃酒、香蔥各適量。

做法:胡蘿蔔切細絲,豬肉切絲後加鹽、黃酒拌勻,陳皮浸泡至軟切絲。先炒胡蘿蔔之八成熟後出鍋,再用油炒肉絲、陳皮絲3分鐘,加入胡蘿蔔絲、少許鹽、黃酒同炒至香,添水燜燒七八分鐘,撒入香蔥即成。

功效:胡蘿蔔、陳皮。香蔥皆性溫味甘辛,利胸膈,暢脾胃,舒肝調氣。適用於肝氣犯胃所致胃痛者。

2.乾薑雞塊湯

原料:公雞1隻(約1000克),乾薑、草果各6克,陳皮、胡椒個3克,薑片、醬油、料酒、精鹽、蔥段、米醋各適量。

做法:將公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斬為大塊,放入砂鍋內,加入上述各料及清水適量,武火燒沸,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爛熟即成。

功效:雞肉溫中益氣,乾薑、草果、陳皮、胡椒皆為溫熱之品,可散寒行氣止痛。

3.胡椒根雞肉湯

原料:雞肉250克,胡椒根30克。

做法:將雞肉洗凈,用沸水焯過;胡椒根洗凈,切碎。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功效:補益脾胃,溫中止痛。適用於胃潰瘍所引起的胃脘疼痛,喜溫喜按,得溫或按之痛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等。

溫馨語——規律生活要保持

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精神狀態,保持環境舒適安靜,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防寒保暖,消除引發疼痛的因素。

建議胃痛康復期的朋友要選擇適合自身的體育鍛鍊健身,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旨在通利經脈,調和氣血,以達到防治胃病的目的。

患者多學習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識。如脾胃虛寒:可自行膏藥貼敷、炒鹽熱敷胃脘部,以溫中祛寒止痛。

偶因情緒因素導致胃痛的患者,要自我進行心理疏導,經常保持樂觀情緒,增強對治療的信心。

胃痛患者應選擇多吃清淡、營養且易於消化的食物,勿過冷過熱,忌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均,克服偏食,戒酒戒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686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