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吃一物,排出10年濕毒!
很多人大便之後,發現大便不成形,溏稀,粘在光滑的馬桶壁上,很難衝下去,還不得不用很多手紙才能擦乾淨屁股,這是正常的呢,還是說明你身體有某些疾病呢?
如果是在周末,他們費力的上完了廁所,還可能回去繼續懶床不起,如果你再繼續觀察下,他們多半伴有嗜睡,睏乏無力,滿臉油光,渾身黏糊糊等等症狀。
這究竟是為什麼?先看完再說吧
中醫將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睏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濕氣重。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健康的剋星,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凶。
濕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難以衝掉正是濕氣重最顯著的特徵。
濕氣重並非僅僅引起大便不成形這麼簡單,可怕的還在後面。
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發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徵,過敏性鼻炎,咽炎,婦科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有關。
濕邪對人的傷害隱蔽而緩慢,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起初引起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濕氣還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容貌,表現在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表現在體型上就是水腫肥胖,大腹便便;表現在精神氣色上就會出現無精打采,睏乏無力。
濕氣非常普遍,十人九濕,如果你想進一步準確的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耐心完下面6條:
1,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泄不暢。(腸胃排泄出了問題)
2,胸口悶,喉嚨有痰(肺弱)。
3,睏乏無力,無精打采,怎麼睡都睡不夠。頭暈犯困。(說明氣虛,陽氣不足)
4,體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腫。偏瘦的人也會有小肚腩(說明脾虛,因為脾虛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5,胃脹,胃難受,多吃點東西就成積食,大腹便便(胃弱)
6,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腎 虛)
《黃帝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氣會首先造成脾虛,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脾虛之後還會造成胃弱,腎 虛,肺弱,氣虛,腸胃排泄問題,而濕氣的症狀恰恰是這些重要器官功能減弱之後的反應。
濕氣的判斷還有3個最簡便的方法:
1,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舌苔白厚。
2,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3,渾身是否有黏糊糊的感覺,老感覺不清爽。
如果你符合濕氣症狀的1-2條,就要趕緊祛濕氣了,如果你符合很多條,那麼肯定說明你正在備受健康惡化的困擾,祛濕就刻不容緩。否則難纏的濕氣會奪走你美好的生活,讓你滿身都是毛病。
比如我,因為平時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又喜歡吃冷飲,火鍋啤酒,加上工作老坐著,缺少運動,工作幾年之後,我的感覺就是:濕氣的症狀每一條我都符合。
我看過醫生,吃過藥,去過美容院,養生館都沒有什麼效果。看了許多醫院都沒能找到根本原因。其實,很多疾病,大醫院是束手無策的。
我最終還是把濕氣纏身這個難題給解決了。我有一個朋友,患了風濕,一直找一個中醫調理,覺得效果不錯,於是帶我去看了看。
老中醫給我開了一個食療除濕氣的方子,老中醫說:早餐吃一次,晚餐吃一次,至少堅持28天,奇蹟就會出現,百試百靈。
老中醫推薦的祛濕名方叫參茯散:參茯散由11位配方組成:雞內金,人參,紅豆,薏米,白扁豆、茯苓、桔梗、砂仁、山藥,蓮子,甘草。
參茯散是祛濕氣最經典最有效的一個方子,和紅豆薏米粉比起來,多了9味食材,效果強大了很多:
1)人參,解決氣虛的問題。
2)雞內金。主要解決脾虛,胃弱,本草綱目說雞之脾胃,運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濕。
3)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解決脾虛胃弱。
4)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決肺弱,胸口悶的問題。
5)山藥,蓮子:滋陰 補 腎 。
6)紅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滲濕。
7)甘草:調和諸藥。
後來隨著養生知識的增多,我發現參茯散是一個古方,它是根據宋代《和劑局方》中的參苓白朮散加減而成,參茯散的精妙在於:
1,加入了調理脾胃材料:雞內金,砂仁。
2,加入了人參,調節氣虛。
3,重視了脾虛引起的腎 虛問題,加入了山藥,蓮子。
4,加入桔梗,調理肺弱胸口悶的問題,這是參茯散的點睛之筆。
5,強化了利水滲濕的功效,在紅豆薏米基礎上加入了效果更強的茯苓,白扁豆。
參茯散的出現,所有的祛濕類產品都顯得相形見絀了,當你知道了參茯散之後,你可能再也不會去購買其他祛濕類產品。也希望今天的內容對您有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645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