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前兆有哪些?7個小妙招防中風
昆明三博腦科醫院 2016-12-02 10:27
腦中風,又稱為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腦中風大發作時的表現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等主要症狀,且的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高,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腦中風有前兆
那麼,中風來臨前有哪些先兆症狀呢?
其實,中風在來臨之前已經有蛛絲馬跡了,只是你沒有察覺,要想預防腦中風,就要了解中風來臨前的先兆症狀。
1、哈欠不斷
哈欠連連
除去睡眠不足、疲倦等因素,不明原因的連續打哈欠,就很有可能是腦組織慢性缺氧的表現,80%的腦中風患者在5-10天會前出現哈欠連連的症狀。
2、頭暈
反覆眩暈不可忽視
頭暈是中老年人中風的先兆信號之一,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反覆的瞬間眩暈,突然就感到天旋地轉,幾秒鐘後恢復正常,這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應引起重視,及早就醫。
3、原因不明的跌跤
不明原因的跌跤
老年人經常不明原因的跌跤,也是一種中風的先兆症狀。這是由於腦缺血引起的運動神經失靈,
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從而容易發生跌跤。
4、肢體麻木
一側肢體麻木
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髮脹等症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後又發作要當心。
5、眼睛突然發黑
一過性黑蒙
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覆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6、口吃、說話不清
口齒不清
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症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腦中風是老年人的常見病,患者除了要堅持鍛鍊、健康飲食、調節情志外,還應該堅持每天做適量的小運動,強健血管。活動或者按摩頸、肩、頭,能增加腦部的供血量,減輕腦血管的壓力,降低腦中風的患病幾率。下面,就介紹幾個小動作,有助於老年人預防中風。
預防腦中風的小妙招
1、聳聳肩膀
老年人每天早晨醒來後,先做5分鐘左右的聳肩運動。能使肩部的神經、肌肉放鬆,改善血管的痙攣情況,活血通絡,為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推動力,迫使流動遲緩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腦,從而減少了腦血管供血不足和局部發生梗塞的危險。
2、熱水擦頸
利用每天早晚洗臉的機會,以50℃左右的熱水擦洗耳部並熱敷頸部四周,直到皮膚發紅、發熱為止。如此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改善血管的營養供應,減少膽固醇沉積,改善頸動脈硬化程度,恢復其彈性,從而有利於大腦供血,減少中風發生的危險機率。
3、搖頭晃腦
首先端正坐著,然後儘量放鬆頸部的肌肉,通過不停地上下點頭,持續時間為3分鐘左右,然後再左右旋轉脖頸3分鐘,每天各做2—3次。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推動力,減少腦中風的風險。
4、兩腳畫圈
活動踝關節,不僅可以疏通相關經絡,還可刺激關節周圍的腧穴,起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作用。活動手腳也能舒筋活血,降低中風危險。
4、空抓手
老人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500下左右,也有好處。
5、按摩頸部
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早晚各做4—8分鐘。可使頸部恢復彈性,有利於大腦的血液循環,避免中風的發生。
6、張閉嘴
閒暇時,經常做張閉嘴運動,最大限度地將嘴巴張開,同時深吸一口氣,閉口時將氣呼出,如此一張一閉,再張再閉,連續做30次。
7、咬牙切齒
把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松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互不離開,每遍做數十次。可添加昆明三博腦科醫院官方微信:kmsbnk,了解更多疾病知識。
心血管病 中風 糖尿病 動脈硬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609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