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最簡單的養生法,不過很多人都喝錯了,尤其第一條!

John| 2016-11-30| 檢舉

喝水是最簡單的養生法,不過很多人都喝錯了,尤其第一條!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副主任醫師 彭滬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研究員 趙飛虹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姜微波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 馬冠生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食療藥膳門診副主任中醫師 王東旭

水,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

喝水,既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最最簡單、好用的養生法、長壽法!

可惜的是,很多人做錯了,養生防病的效果大打折扣!

1. 渴了才喝,不渴不喝

不能靠渴不渴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

其實當你感到口渴時,體內水的丟失量為體重的1%,身體的機能已受到影響;達2%時,

運動和行為受到不良影響,並伴有壓抑感和食慾降低;達到4%到8%時,會出現皮膚乾燥、

聲音嘶啞、全身軟弱無力等症狀,再嚴重的話就要危及生命了。

2. 短時間內喝大量水

咕咚咕咚一次喝個飽,這種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胃腸負擔。

建議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1200毫升的水總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

每小時不能超過4杯(約800毫升)。平時沒事時也隨手喝一點,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喝點水。

3. 早上起來不喝水

早上起來,人體經過一夜代謝之後,血液黏度會升高,影響循環血容量。此時喝上一杯溫開水,

能夠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普通人都適宜;便秘的人也可以選擇淡鹽水。

4. 睡前不喝水

當人熟睡時,由於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會變高。臨睡前適當喝點水,

可以減少血液黏稠度,從而降低腦血栓風險。

此外,在乾燥的秋冬季節,水還可以滋潤呼吸道,幫助人更好地入睡。尤其是老人更應該睡前適量喝些水,降低血栓的可能性。

5. 自來水一燒開就喝

自來水都經過氯化消毒,其中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結合,會產生鹵代烴、氯仿等多種致癌化合物。

燒水時,不妨採取三步走:首先將自來水接出來後先放置一會再燒;水快開時把壺蓋打開;最後,水開後等3分鐘再熄火,

就能讓水裡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飲用標準,是真正的「開水」。

6. 早晨水龍頭直接就用

很多人早上起來習慣一打開水龍頭就直接接水刷牙、洗臉、做飯。其實,這種水是隱形的健康殺手。

停用一夜的水龍頭及水管中的自來水是靜止的,水中殘留的微生物也會繁殖,且可能藏著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菌——軍團菌。

感染此病菌的患者會引起高燒、寒戰、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肺炎。

最好先放後用,早上使用時應打開水龍頭放掉兩桶隔夜水後再用作飲用水,隔夜水可用來洗衣服或拖地。

7. 含糖飲料代替水

過量喝含糖飲料易導致肥胖,進而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還不利於牙齒健康。

事實上,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而白水中又以白開水為最佳。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看,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

8. 晚上飲用茶水

有些人茶不離口,往往泡上一壺茶從早喝到晚。其實,茶和咖啡等一樣,也是一種興奮性飲料,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

如果睡前飲用茶水,會影響睡眠。所以,晚間還是飲溫涼的白開水為宜。

9. 過量飲用冰水

夏天來杯冰水或冰鎮飲料,別提有多暢爽了,但卻會給腸胃帶來負擔。

喝冰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冰水不是不能喝,需要注意溫度。通常情況下,10攝氏度~20攝氏度的水比較適合夏季飲用,

即能解渴降溫,又不會刺激消化道黏膜。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別忘了分享給您的朋友!! 您的舉手之勞,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582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