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稱,在威爾斯一個每年「帶走」1500個生命的「殺手」 在威爾斯的醫院內不總是有著相同的待遇。即是敗血症。敗血症在感染後可以導致休克和急性器官衰竭。不過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什麼叫做敗血症,什麼叫做膿毒血症。

膿毒血症主要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常見於肺炎蜂窩組織炎等,尤其常見於膿腫。以及外科手術後等。其發病機制並不明確。敗血症則是細菌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中,在沒有嚴重症狀的時候稱作菌血症,如果發生了嚴重的膿腫的話呢,就會形成膿毒血症了。總體來說就是膿毒血症相對來說更嚴重一點吧。

對290個醫院敗血病人的初步調查顯示,只有12%敗血症患者能夠在早期發現病症並接受最好的治療。衛生部秘書長Vaughan Gething說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他樂於聽取不同的可能意見。

去年,有超過7500人因為敗血症而住進了醫院,如果發現及時,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治療它。重病特別護理顧問Tamas Szakmany 醫生指導了這項研究,該研究預計會在本周晚一些被發表。

De Szakmany說,從我們今年的研究可以看出,臨床醫療團隊之間處理敗血症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些重要地方做得很好,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有一些醫院,衛生部門的反應則不夠好。

這個問題是BBC威爾斯每周一周節目的關注的焦點,當一位威爾斯氣象工作者DB發現他的父親去年為何死於敗血症時,他一直追看這個這個節目。威爾斯衛生部秘書長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健康改善計劃。我們是英國第一個實行這個預警評分系統的區域,但這個系統的關鍵是它如何持續不斷地堅持下來的。」

如果醫院診療水平差異化消除,我們終將拯救更多生命。因此我不會對你們,或任何人,假稱我們在最好的醫院裡。Gething先生說他正在考慮是否讓醫院在甄別患者症狀時採取相同的方法。研究治療方式、科普等等都是有效的方式。患者不要諱疾忌醫,醫生全力以赴,醫療還需改善進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