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君"別敲門!這10種小毛病要小心 !!!
誰都想一輩子不得「癌」,但事實是,癌症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病。每個人的體內都藏著腫瘤的「定時炸彈」,想要避免它引爆時傷及性命,就要學會時時排除。癌症隱於無形,但並非沒有徵兆。下面的10個表現你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腫瘤君」來敲門。
談癌色變,沒有人想被癌症「青睞」。權威報告顯示,按照平均壽命74歲計算,人一生中患惡性腫瘤的幾率是22%。
怎樣做才能讓「腫瘤君」滾蛋?這需要時常關注身體變化,未雨綢繆。美國「婦女之友」網站近日刊文指出,肚子疼、聲音嘶啞、小便困難等小變化,很容易被大家忽視,而它們卻可能是癌症前兆。
下面就來深度解析你被「腫瘤君」盯上的10大表現,助你知己知彼,防患未然。
臍周和下腹部疼痛
通常我們將胸腔以下的腹部稱為肚子,這個範圍比較大。肚子疼可能與很多原因有關,但如果表現為臍周和下腹部疼痛,則往往是腸道病變。
與腫瘤相關的常見腸道病變就是結腸癌。結腸長腫瘤會導致腸腔梗阻和腫瘤的直接浸潤,進而刺激腸道,引發腸道痙攣,表現為肚子痛,往往是持續性或陣發性的隱痛、絞痛和鈍痛。
如果同時發現便血,則需要警惕可能已經發生癌變。
劇烈乾咳,痰中帶血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肺癌患者中通常有大量菸民,這類患者往往合併一些慢性肺部炎症,主要表現就是咳嗽。
與一般的咳嗽不同,肺癌患者的咳嗽往往是陣發性的刺激性乾咳,咳嗽較劇烈,而沒有多少痰。
咳嗽的頻率比一般的炎症性咳嗽明顯增加,咳嗽間隔變短。若痰中帶有血絲,要重點關注是否罹患肺癌。
聲音嘶啞
如果出現聲音嘶啞或頸部壓迫感,可能是甲狀腺癌的先兆。
甲狀腺臨近喉返神經,一旦長腫瘤就容易壓迫喉返神經,導致聲帶麻痹,出現聲音嘶啞。此外,當肺癌出現縱隔淋巴結轉移時,也會壓迫喉返神經,導致聲音沙啞。
平時,我們可以自己檢查脖子的甲狀腺部位有沒有變粗,觸摸檢查有無腫塊,留意聲音是否突然發生變化,必要時可以到醫院檢查甲狀腺,及時發現病變。
乳房異變
早期乳腺癌往往缺乏明確症狀,但還是有一定的體徵值得關注,包括nipple溢液(特別是血性溢液)、橘皮樣皮膚、nipple回縮等。
腫瘤侵犯乳腺的正常腺體及連接皮膚的韌帶,會導致一些血性分泌物及乳腺外觀的改變。
乳腺癌的早期發現,不能單單依靠症狀和體徵,而是要靠「自查」和篩查,包括一看、二摸、三擠:
看一看外觀有無異常,摸一摸有無腫塊,擠一擠有無溢液。
建議40歲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導管及小葉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史、親屬中有BRCA1/BRCA2突變基因攜帶者等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乳腺癌篩查。

經期出血時間長
通常來講,女性月經是有規律的,如果經期出血時間過長,或者月經後斷斷續續出血,有加重的情況且淋漓不盡,則需要懷疑是否患上宮頸癌。
宮頸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血性分泌物增多,比如白帶有血、性生活出血等。一般情況下,這種出血會被誤以為是月經不凈,這需要女性朋友們留意時間,及時檢查。
需要提醒的是,痛經與子宮癌變並無直接關係。
無原因突然暴瘦
癌症發展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體重減輕,這是惡性消耗性疾病共有的特點。體內有腫瘤通常會導致機體能量代謝紊亂,造成體重下降。
如果近期沒有改變飲食或鍛鍊計劃,在6個月內減重超過體重的5%,則要及時就診。
指甲變色或杵狀指
歐美國家的黑色素瘤發病率較高,當指甲出現棕色或黑色條紋,或者出現圓點時,可能意味著患上了皮膚癌。
此外,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杵狀指的變化,指甲蒼白可能意味著肝臟運作不正常。不過,目前指甲預示疾病的機理還不是很明確,可能與末梢血液循環和體內激素水平不正常有關。
胸骨後灼熱伴隨胸痛
胸骨後灼熱是食道損傷的一個常見症狀,頻繁發生胸骨後灼熱或伴有胸部疼痛,要警惕食道癌。胸骨後灼熱主要由胃液反流所致。專家介紹,通常胸骨後灼熱都會伴有疼痛,有的還會出現吞咽困難。
食管癌胸骨後灼熱與普通胃痛的區別
食管癌的胸骨後灼熱位置一般位於胃部上方,屬於胸骨後胸腔里的疼痛。
而普通的胃痛位於兩個胸廓交界處下方,屬於劍突下疼痛,有時還會出現「胃酸」。
若疼痛時間長,並有加重趨勢,服藥調理後仍沒有緩解,就需要到醫院做胃鏡檢查,篩查癌症,尤其是有胃炎、胃潰瘍病史的人群。
長期反覆高燒
發燒是人體對抗外界病原體入侵的常見反應。普通的發燒容易恢復,但一些癌症引起的發熱卻很難消退。
比如,白血病引起的發燒通常表現為反覆發作的高熱,合併血小板降低、出血、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患者臉色蒼白,容易疲倦,活動後氣喘。
白血病是發生於人體免疫系統的癌症。一般情況下,正常白細胞可以抵抗外界病原體入侵,但當白細胞出現異常時,身體抵抗能力就會下降,容易招致病原體入侵。再加上白血病細胞本身也會產生內源性致熱源,就很容易發燒了。
此外,淋巴瘤、肺癌等癌症也會發燒,較難控制,卻常被人們忽略。
小便困難合併血尿
對於男性來說,小便困難是最常見的前列腺癌早期標誌。男性超過60歲後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或肥大,引起排尿不暢。
專家介紹,雖然前列腺癌患者會出現排尿困難,但良性的前列腺增生也會導致此類問題,所以不能僅僅以小便困難斷定是前列腺癌。
只有症狀發展較快、程度較重甚至合併血尿的排尿困難,才可能是前列腺癌。不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是老年男性易患的疾病,因此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防癌是個大工程,但也不必畏難,只要養成好習慣,癌症就會繞著你走。下面就來教你在生活中360度無死角防癌。
哼著小曲做家務
規律的體力活動可以提高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癌能力。拖地、掃地、擦地板等都可以調動全身參與運動,從而燃燒脂肪,控制體重,降低患癌風險。不妨哼著小曲、聽著音樂做家務,這可以讓人更專注,還能提升情緒,放鬆心態。
水果蔬菜當零食
國內外多項研究均證實,纖維素的攝入是預防消化系統癌症的有效手段,每天吃一點,不要太多,如半個胡蘿蔔、一個蘋果等都是很好的零食選擇。此外,還可以適當吃點粗糧,其飽腹感強,也能一定量地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減少過多熱量的堆積,進而將體重維持在合理範圍內。
一周吃三頓素
紅肉攝入太多也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因此每周找出一天或者三頓飯的時間不要吃肉,是很好的控制體重的方式。在這三餐中,可以多攝入蔬菜,也可以多吃點豆製品,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利用一切機會站起來
英國研究顯示,只要每天能夠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等,都能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病率,甚至站著也有防癌的功效,所以建議在打電話或者看電視的時候站起來,不僅能防止久坐帶來的肥胖,還能活動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
告別加工食品
國外有研究顯示,亞硝酸鹽是導致食道癌、腸癌、肝癌、胃癌等十多種癌症的罪魁禍首之一。因此,建議人們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另外,平時吃飯時少吃點鹽,口味淡一些也有益於健康,畢竟高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的產生。如果想提升菜的口感,可以多放一些其他佐料,如辣椒、大蒜、姜等。
減頓酒,少支煙
中美多項研究發現,酗酒是導致肝癌、胃癌、口腔癌和食道癌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華盛頓地區的研究顯示,酗酒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比其他女性高1倍。對於白領,沒應酬的時候最好不要喝酒,更不要借酒消愁,排解工作壓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愛好,才是正確的防癌措施。
最後想提醒大家,儘管上述症狀可能是癌症的前兆,但很多疾病也可能出現類似症狀,因此不必過於恐慌。
身體出現變化,既不要諱疾忌醫,也不應過分擔憂,還是應該及時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5396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