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後別大把吃藥片啦!送你兩道藥茶,秒變治感冒專家
冬天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平時,我們在出現感冒症狀後,會第一時間想到去藥店買些藥片來吃。今天,我們為您送上兩道專治感冒的藥茶,效果和吃藥類似,但卻能給肝腎卸下很大負擔,而且操作十分簡便。
不過,在告訴你之前,我們先弄清楚一件事情,就是冬天最容易出現的兩類感冒,究竟是什麼。
一般認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是冬天發病率較高的兩種疾病。兩者雖然都是感冒,但是差別卻蠻大。風熱感冒的典型表現就是頭痛、發熱、鼻塞、流鼻涕、身體酸痛、咳嗽,鼻涕和痰呈現黃色,質地粘稠。風寒感冒雖然也有頭痛、發熱、鼻塞、身痛、咳嗽等症狀,但是也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畏寒怕冷,只要穿得厚一點,身體機會略微舒服。總之,風熱感冒的特點是發熱重,惡寒輕。而風寒感冒的特點是,惡寒重,發熱輕。風寒感冒往往流清鼻涕,咳白痰。
把這件事情分辨清楚了,我們就可以著手調養了。
風熱感冒——準備桑葉10克,菊花10克、薄荷5克。將它們一起加入大茶杯或者茶壺中,沖入沸水,加蓋悶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每天1到2劑,反覆沖泡到味淡。
此方中,桑葉性寒味苦,入肝經和肺經,具有散風除熱的功效,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鼻塞、流鼻涕、咳嗽、目赤腫痛,都可以用它調理。菊花清熱解毒,辛涼解表,效果與桑葉類似。薄荷能發汗解熱、疏散風熱、行氣止痛,對放鬆肌肉,減輕身體疼痛不適特別有好處。三味藥合用,主要起到辛涼解表、疏散風熱的作用,因此適合風熱感冒。
風寒感冒——桂枝5克,細辛3克,炙甘草3克,將它們一起用少許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全部倒入鍋中,添水600毫升,燒開之後關火。加蓋悶10分鐘之後即可飲用。每天一劑。
此方中,細辛性溫,味辛,歸肺經和腎經,有很好的驅散內寒,外散風寒的作用。桂枝性溫、味辛,能通脈散寒,溫陽暖胃。炙甘草能溫養脾胃、補益氣血。三者加在一起,起的是散寒解表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患者十分有益。
其實,這兩個辦法分別化自桑菊飲和小青龍合劑,是中醫傳世名方的簡化版本。服用期間,我們要忌吃辛辣油膩食物,暫時不要服用其他的補益中藥,並注意休息。要不了多久,病情就會得到明顯好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