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Fandy F ...| 2016-11-25| 檢舉

早點,早上只用吃一點點

不少人覺得不吃早飯可以減肥,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上午人體的陽氣比較旺盛,食物容易被消化。早上7~9點是胃經運行的時候,在這期間吃完早飯後,脾就會通過運化把食物變成精血,輸送到人體的各個部位。如果上午9點之前沒有吃早飯,那麼脾就會空運化,因為它沒有東西可以運送到人體五臟,人就會感覺到頭暈。

如果吃多了,脾胃「超負荷運轉」,血液只好在這邊加班加點,大腦就無力工作了,人就會無精打采,這也是好多人吃完飯之後容易犯困的原因。

早飯還有一個稱呼,叫「早點」,點,就是一點,意思也就是早飯稍微吃一點就可以了,沒有人把午飯、晚飯叫中點、晚點的,所以說,民間的很多叫法都是蘊藏深刻道理的。

早上,要吃好,怎樣才算好

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叫「早飯要吃好」,於是不少人早飯便變著花樣地吃,更有甚者大魚大肉都上來了。其實,所謂的「好」並不是豐盛,而是舒心,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早上起來喝點粥,或者喝碗豆漿,吃碗豆腐腦,讓自己的胃慢慢地適應一天的工作。道理就像一個餓了好幾天的人,我們不敢直接給他吃大魚大肉,得先給點稀的,等胃口適應了,再給他其他食物吃。早上吃清淡的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睡了一宿以後,早晨起來吃點稀的,把胃沖刷一下,等到中午,才能放開肚子吃。

中午要吃飽

《陸地仙經》說 「午飯厚而飽」,就是說午飯就像加油站一樣,上午忙了半天了也該餓了,得補充補充能量了。很多早上或晚上不適合吃的東西,中午可以放開了吃。譬如用葷油炒菜吃,很多人常年都只吃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認為吃植物油才是綠色的、健康的。其實油和吃飯是一個道理,也應該葷素搭配,葷油和素油產生的熱量是一樣的,1克油都產生37.7焦(9卡)的熱量,葷素搭配,既可以變換口味,又可以促進健康。

主食對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黃帝內經》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說,穀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而像水果、蔬菜、肉類則是主食的輔助品和補充品。很多人認為,肉、雞蛋、蔬菜才是最有營養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要知道,主食才是最有營養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吃飯」而不說「吃菜」的原因。

中午需要補充能量,適當吃一些魚、肉是有必要的。老人可以在中午來點骨頭湯,老人容易骨折,而且骨折後不容易恢復,中醫說,腎主骨生髓,喝骨頭湯可以很好地養護老人的骨頭。

也有人在熬湯的時候,喜歡往裡面放天麻、枸杞、黃芪等中藥,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原汁原味的骨頭湯才是最好的。

晚上,質精量少才最好

《東垣十書》中說:「飢而睡不安,則宜少食;食飽而睡不安,則宜少行坐。」說的就是晚上要少吃,晚上少吃比早上少吃更加重要,因為晚上缺少活動機會,睡覺時脾臟也進入休息狀態,不能正常地運轉消磨食物,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

吃得過多對睡眠也不利,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由於過多的食物會使脾胃充盈脹滿,於是人就會輾轉難眠,噩夢糾纏,所以晚上有「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的說法。

晚飯可以選擇清淡的食物,譬如吃點麵條、蔬菜、水果之類的,而且晚飯我少吃辛辣熱性的東西,如蔥、蒜、姜等,因為辛氣具有生髮的作用,與晚間的陰相違背,而且這些辛辣食品也不利於人的眼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527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