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晚上睡覺時有腿抽筋的經歷,小腿部肌肉突然劇烈、不自主的收縮,痛得讓你睡不著覺,影響睡眠。這樣的抽筋常發生於夜間熟睡時,雖然僅持續幾分鐘,但發作過後肌肉的不適或觸痛感可以持續幾個小時,第二天起來學習工作還能感覺到不適。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而猛力的收縮,導致劇烈疼痛,而且無法很快放鬆的現象。
全身肌肉都可能抽筋,但小腿抽筋最常發生,尤其是孕婦和老年人更容易抽筋。
青少年發育期個子長高、體重增加,但肌肉還不及支撐重量,也容易抽筋。
更年期前後女性若缺乏運動,小腿肌肉無力,將增加抽筋機率。
為什麼睡一睡就會抽筋呢?
小腿抽筋的原因
醫學分析表明:
1、夜間睡眠時小腿抽筋,大多數屬特發性。如果不是經常性發生,可不必過分擔憂。
2、在患有某些疾病時,發生腿抽筋的機率增加,稱為繼發性腿抽筋,如多種肌肉病、外周神經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低鎂、低鈣、低鉀等。
3、多數腿抽筋患者與缺鈣有關。體質差或絕經後的女性、節食減肥的人等,由於鈣的吸收或攝入不足而導致腿抽筋。
常見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飲食不均衡
2、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3、局部血液循環不良
4、神經病變(例如:坐骨神經壓迫)
5、身體水分流失太多(例如:運動、工作時流太多汗、腹瀉)
6、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某些降血壓藥及降血脂藥)都有可能。
7、白天運動太激烈。平常運動量太少的人,一旦運動過度,也會造成小腿抽筋的現象,此種情況建議多從事耐力訓練,多跑步或騎腳踏車,加強小腿肌肉的訓練。
8、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9、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
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10、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準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11、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會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發生小腿抽筋時的緩解處理:
1、小腿抽筋時不要慌張,試著慢慢把腳伸直、放鬆,腳板往上,維持 1~2 分鐘。或將腳板頂在床邊維持 90 度,以縮短抽筋時間、減輕疼痛,也可以在抽筋部位輕柔的按摩,等抽筋過後再熱敷小腿以加強血液循環,減輕不適症狀。
2、牽拉:馬上坐起來,伸直發生抽筋的小腿,軀幹前屈,用雙手扳住前腳掌,緩慢、持續向軀幹側牽拉,直至痙攣緩解。
3、穴位刺激:可用手指按壓委中穴(膝後凹陷處中心點)、承筋穴(小腿後面肌肉的最高點)、承山穴(小腿後面肌肉的分叉處)等。
4、局部按摩:用雙手快速搓擦小腿,或用手按揉或輕扣小腿肌肉,可幫助緩解肌肉痙攣。
5、熱敷:如果上述方法未能完全解除症狀,可改用熱毛巾、熱水袋敷於腿肚處,能有效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緩解痙攣。
如何避免睡覺時抽筋 ?
一、均衡飲食、勿偏食。必要時補充一些維生素E,如獼猴桃、菠菜、捲心菜、杏仁、榛子。
二、多攝取含鉀、鈣、鎂等電解質的食物,並以清淡烹調、避免重咸攝取過多鈉鹽,有助於改善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 多吃含乳酸和胺基酸的乳製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此外,充足的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與菸鹼酸等營養素,能保護微血管、維持神經系統與肌肉的健康,亦有助於血液循環。
三、運動前確實做 10~20分鐘的熱身運動,包括完整的伸展操。
四、適當參加體育鍛鍊,通過鍛鍊減少抽筋發生,每天拉伸腓腸肌(小腿後側肌肉),可以預防頻繁發作的小腿抽筋。
五、運動前、中、後都要攝取足夠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六、不要在太冷、太熱、通風不良處、密閉空間做長時間或劇烈的運動。
七、睡前先解小便,並作小腿肌肉拉長的柔軟運動。
八、睡覺時要保暖,注意保持舒適溫暖的睡眠環境,受涼容易誘發抽筋。
九、睡覺前,可在小腿熱敷或直接泡溫水,再加上肌肉的伸展或按摩。
十、經常睡覺抽筋者可在睡前喝牛奶,或喝半杯稀釋過的運動飲料。
十一、注意睡姿,儘量不要長時間仰臥或俯臥,可以避免小腿肌肉長時間放鬆導致的肌肉攣縮。腳板朝上比較容易抽筋,所以最好不要正躺,改側躺,雙腿中間可夾著枕頭。
十二、睡眠前避免飲酒、喝咖啡和可樂等具有興奮中樞神經作用的飲料,不看刺激性強的書籍和影視作品,不鬧情緒,確保臥床後很快進入睡眠。
十三、拉松被褥:很多人喜歡睡覺時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十四、穿舒服的鞋子,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預防、治療抽筋的飲食
1、腳容易抽筋的人宜戒菸酒和咖啡,多喝水,常吃香蕉、馬鈴薯等含鉀食物,多吃鈣片、喝牛奶等補充鈣質。
2、白芍與木瓜(和一般食用的水果不同)是最常用於治療腳抽筋的兩味中藥。
白芍對骨骼肌、平滑肌有解痙鎮痛的作用,故常用於胃腸痙攣痛或血虛引起的四肢肌肉痙攣抽搐。
例如:運動過度,導致小腿腓腸肌痙攣。
3、四物湯中含有白芍,也常配合甘草同用,成為著名的芍藥甘草湯。
這偏方由兩味中藥組成,一是芍藥(白芍)、二是甘草,煲煮成湯便可。
這偏方其實有一定的效果,因為白芍本身就是一味調肝、祛肝火毒的中藥材,能紓緩痙攣等問題。
羅法正醫師解釋白芍是婦科常用的中藥,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生理期血量增加、血崩的現象。另外它亦可活血止痛,可以用來治療身體上各個器官疼痛、血液不通等現象。
白芍能平抑肝陽,用於治血虛肝火旺引起的頭痛眩暈之外。白芍性帶微寒,血虛體熱者適合使用, 尤其因血虛導致四肢拘攣作痛都能達到紓緩的作用。
「白芍能養血護肝,緩急止痛,用於治肝氣鬱滯引起的腹痛,治外感風寒,腸胃炎以及痙攣疼痛都可行。
白芍性質寒涼,味道苦酸,能益肝。搭配能調理百藥的甘草,可提升各自的藥效功能。
「尤其喜歡喝冰冷飲料的人,腸胃需要平衡溫補, 建議使用白芍3 錢、甘草3 至5 片的分量煲煮成水飲用。芍藥、甘草中的成分具有鎮靜、鎮痛、解熱、抗炎,起到血液循環的作用。
4、木瓜用於暑濕引起的筋病。例如:夏季飲食不慎,感受暑濕,以致劇烈嘔吐、腹瀉,水分、電解質失衡,並發小腿痙攣,可用木瓜配霍香、木香、砂仁等來治療。
5、豆奶黑糖 紓緩抽筋不適
因為豆奶以及黑糖也能幫助紓緩抽筋不適的症狀。
6、夜晚腳抽筋 喝黑糖水
紅糖,俗稱黑砂糖、赤砂糖。
紅糖是一種比較未精練的糖,所以相對的,會比白糖含有更多的雜質,紅糖除了含有糖類與胺基酸外,還包含多量礦物質與維生素,如鈣、磷、鐵、鉀、鈉、維生素B1、B2、菸鹼酸等,所以一大匙(15克)的紅糖就含有70mg的鈣,相當於半塊傳統豆腐能提供的鈣含量;同時,含有7mg的鐵,這就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的一半以上。
而小腿抽筋發生原因很多,缺鈣、貧血、下肢靜脈曲張、營養不良、肺結核、心臟病等都可引起此症,簡單來說:體內的鈣磷比的失衡就有可能引起腿部抽筋這個症狀;站在西醫的立場,紅糖水對小腿抽筋有其功效是因為紅糖水在短時間提供身體大量的鈣和磷,快速的讓體內的鈣磷比黑復正常,所以也緩解了腿抽筋的症狀。
但是本身患有糖尿病病患,如果平日就在睡前就喝濃濃的紅糖水當做保養,事實上反而會導致其糖尿病惡化,更不用說糖尿病患者的腳部傷口除了因為喝糖水而更無法收口之外,紅糖水更會加速糖尿病惡化的速度。
喝紅糖水可以緩解腿部抽筋是有可能,但僅適用於因為體內鈣磷不平衡導致的腿部抽筋,至於其他以外的可能因素,紅糖水並不一定可以解除腿部抽筋的症狀,此外,對於患有糖尿病、洗腎病患、有中風史或心臟病患者,在睡前欲常規飲用濃濃的紅糖水前,請先徵詢醫師的經驗為上。
偶爾發生腳抽筋是難免的,但若抽筋很頻繁,建議請醫師幫忙詳細診治,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治療、改善。
看完請分享給您的朋友,轉發傳遞正能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