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用「 小蘇打 」就可以完全去除農藥!這樣洗,農藥才不會吃下肚...

臺灣是蔬果生產大國,一年四季都可享用到豐美的果物、蔬菜。
然而,蔬菜的種類與栽植方式繁多,常常令人擔心錯誤的清潔方式,會導致農藥殘留,
為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呷菜前如何徹底洗淨蔬果,已變成另一個重要的食安課題。
含氯洗潔劑殘留,不得超過 1ppm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教授顏宗海表示,超商、各大賣場販售的水果沙拉,大多使用含氯的洗潔劑清洗,
除了延長保存期限,更能「保鮮」。雖然含氯的洗潔劑可合法使用,但業者如果沒有清洗乾淨,
可能會刺激食用者支氣管,發生過敏、氣喘等隱憂。
衞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於 104 年訂定洗潔劑中的「總有效氯」不得高於 1 ppm,不過外界仍覺得不夠明確,
因此於105年9月初預告「食品用洗潔劑衞生標準」第5條草案,新增了酸化亞氯酸鈉與二氧化硫殘留的濃度規範,
調整為「氯酸鹽及亞氯酸鹽總和要於 1 ppm以下」,若業者沒有遵守,最高可罰新臺幣 300萬元,草案目前已在積極修訂中。
顏宗海建議,民眾若購買市售的生菜沙拉,食用前建議另外再用開水清洗,減低氯的殘留,而有重大疾病患者如透析患者、
癌症化療中的患者等,飲食部分則應多食用熟食,避免讓細菌有機可乘。
流動的清水最佳

在清潔方面,顏宗海也表示,不論是蔬菜還是水果,於流動的小量清水下放置10至15分鐘,是最安全的做法,
由於農藥大多屬於水溶性,長時間的清水沖洗,可將大部分的農藥去除。
如果表面較為脆弱,例如草莓、水蜜桃等,可使用軟毛刷先輕輕刷洗;另外若是難以清洗的蔬菜根部,建議直接切除即可。
白醋 VS . 小蘇打

許多家庭主婦認為,小蘇打屬於鹼性,可將酸性的農藥去除,達到酸鹼中和的效果。
理論上看似可行,但買回來的蔬果如果是使用鹼性農藥,利用小蘇打清洗,反而無效。
另外有些人則喜歡用白醋來清潔,顏宗海說,這個方式並沒有不對,但白醋味道較強烈,
容易於蔬果上留下氣味,影響食物風味。其他還有用鹽巴、洗米水、蔬果清潔劑的方法,
但顏宗海醫師仍然強調,最好的方式還是利用流動清水直接沖洗,這是絕對安全的好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4328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