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應該拒絕的12種行為

我愛分享| 2016-11-14| 檢舉

孕期應該拒絕的12種行為

在懷孕的特殊階段,即使是不經意的行為習慣,都可能對孕媽咪或胎兒的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孕期生活應避免的行為有哪些,即將升格為媽咪的妳不可不知喲!

拒絕12種行為 培養5種習慣

懷孕期間的婦女常因某些行為而造成身體不適,可是自己卻不知道,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做了影響孕期健康的事。醫師表示,有些孕媽咪在與先生行房後,出現下腹疼痛、xx出血,或分泌物變多有異味、xx搔癢的症狀而來就診。此外,准媽媽也常遇到泌尿道感染,小便疼痛、出現灼熱感,或惱人的反覆性xx發炎等困擾。這些不適都與孕婦的生活習慣有關。孕期應該注意哪些行為與生活小細節,了解如何避免引發不良後果,准媽咪都該知道。

那些孕期別做的事

Don't 熬夜壞作息

孕期應維持規律、正常的生活作息,讓身體器官與系統的恆定狀態較為平衡,進而提供胎兒穩定的成長環境。如果經常熬夜,孕婦的生理或心理健康可能會受到影響,不利於胎兒生長。

懷孕末期子宮會越來越大,逐漸壓迫下腔靜脈,使下半身的靜脈回流不佳,容易產生下肢水腫,引起靜脈曲張,甚至造成痔瘡。再者,經常性熬夜亦間接減少平躺機會,易增加靜脈曲張與痔瘡等問題的發生率。因此,醫師建議:「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增加平躺機會,可以減少孕期不適。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更會使免疫力下降,而增加xx炎復發的機率。」

Don't 激烈做xx做的事

懷孕初期有時在性生活之後,會發生出血狀況,讓准媽咪擔心是否造成流產。醫師解釋,子宮頸在懷孕時較易充血,甚至也可能因為子宮頸糜爛,在行房時碰到而引發出血。原則上,若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並確定為正常,不用太過擔心因子宮頸糜爛而產生的出血。不過,如果懷孕初期在行房後出血情形,建議還是就診檢查,以確定出血原因。

醫師說,屬於高危險妊娠的孕婦,不適合有性行為,例如有前置胎盤、曾出現產前出血、懷疑有破水,或曾發生流產、早產的狀況。如果非屬於高危險妊娠族群,在性行為時也沒有感到不舒服,仍可以保有適度的性生活,不過要注意在行房時,別過於深入或激烈。在性生活以後如果發生有不正常出血,或子宮強烈收縮而造成下腹疼痛等情形,則要停止性生活並儘速就醫。

Don't 減肥或過胖

懷孕階段會隨著胎兒的長大而體重增加,有些孕婦擔心自己身材走樣,不僅控制身材或什至減重。醫師建議准媽咪不要刻意減重,以免減少胎兒的攝取營養,造成胎兒體重不足,不利胎兒健康。不過也不能放任自己,要適度控制體重。「如果孕期體重增加太多,會提高並發妊娠高血壓或妊娠糖尿病的機會,且可能讓胎兒體重過重,體型過大,將來采自然生產時,會提升難產、肩難產甚至剖腹產的機率。」

一般而言,孕期體重增加的範圍應控制在10~12公斤之內。若孕媽咪發現增加太多,應該要節制飲食,控制飲食。不過醫師指出:「控制體重不代表要減肥,孕媽咪可以減少食量、避免高熱量食物或吃宵夜等。」

Don't 泡澡泡溫泉

懷孕初期避免長時間泡溫泉或熱水澡。有研究指出,在懷孕初期因媽媽生病或外來因素引發的體溫上升,有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缺陷等畸形。另外,長時間泡溫泉會引發血管的擴張,造成頭暈、呼吸急促、心悸等不舒服。泡澡也會影響x道中的酸鹼值,提升發炎的機率。如果想要泡澡或泡溫泉,醫師建議:「時間不要太長,控制在10分鐘內,而在第一孕期應該儘量避免泡溫泉。」

Don't 憋尿不喝水

懷孕期間因為子宮逐漸變大,容易壓迫到膀胱和輸尿管,讓尿液通暢度變差,且懷孕期間黃體素分泌增加,使得膀胱與尿道的收縮能力變差,較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的症狀,所以孕媽咪千萬別憋尿,也不要害怕水腫而不敢多喝水。

如果有出現頻尿、血尿或小便疼痛等泌尿道感染的症狀,必須要儘速就醫治療。若延誤治療,長期反覆感染細菌,會讓輸尿管與腎臟也會受到感染,引起發燒、腎盂腎炎和敗血症等病症,甚至會導致胎兒體重過輕、早產或胎死腹中等現象,嚴重威脅母子健康。

Don't 減少仰睡姿

睡覺時儘量左側躺,可以讓子宮較不會壓到下腔靜脈,增加靜脈回流、心臟血液的輸出量,以及胎盤的血液流量。而就常理來說,孕婦很難整晚一直采左側躺姿。醫師表示,偶爾不舒服而換成右側躺,是沒有關係的,不過,儘量不要長時間的平躺,以免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尤其在懷孕第二孕期以後。至於側躺時,不妨在兩膝之間夾個枕頭,可減少腰酸背痛的情形。

FOSSFLAKES進口孕婦枕托腹孕婦u型枕多功能護腰側睡枕 孕婦枕頭

孕婦枕頭護腰側睡枕睡覺側臥靠枕孕托腹枕u型枕孕婦用品側臥睡枕

Don't 進行微整形

對孕期婦女而言,包括注射美白針、玻尿酸等微整形都是一種風險。由於各家醫美診所的配方與成分不同,難以確定是否會影響孕婦或胎兒。醫師表示:「孕期前3個月是胎兒器官成長發育的最重要階段,儘量別接觸不必要的藥物或化學成分。」

Don't 大動作按摩

如果是四肢局部的SPA按摩,而不是大動作按摩,對於孕婦並非絕對禁止。倘若必須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像泡湯或三溫暖等,醫師則不建議。另外,有些SPA會利用高壓水柱沖洗身體,孕媽咪要注意避免讓水柱沖打到腹部。此外,由於孕婦容易發生腳部抽筋,建議在睡前熱敷並按摩腿部,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反而有助於預防抽筋。

Don't 養寵物

寵物的排泄物可能含有弓漿蟲,也許會藉由糞便污染空氣中的塵埃,再被人類的口鼻吸入而遭受感染。一旦孕婦感染弓漿蟲,即可能經胎盤垂直感染胎兒,嚴重會造成胎死腹中。即使胎兒倖存,亦可能造成結構異常,例如:腦部鈣化、小腦症,導致將來發展、學習遲緩等問題,或引發視網膜病變,而影響視力。醫師提醒,若家中之前就有養寵物,孕期一定要注重環境衛生。「接觸、處理寵物的糞便,記得戴口罩與手套,以避免感染。」

Don't 戴隱形眼鏡

因為懷孕期間角膜水腫、厚度增加且淚液分泌減少。尤其越到懷孕末期,角膜厚度增加越明顯,使得眼球表面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所以在懷孕期間要減少隱形眼鏡的配戴次數及時間,尤其是懷孕最後3個月,最好別戴隱形眼鏡,改戴普通眼鏡。

Don't 油膩重口味

冬天到了,很多孕媽咪會趁此吃薑母鴨進補或大啖麻辣鍋,飲食油膩可能會造成腹瀉或便秘。再者,懷孕的婦女由於胃腸蠕動變慢,且子宮會逐漸變大而壓迫胃腸,有時會加重便秘情形、引發痔瘡,醫師建議:「孕期應儘量維持飲食清淡,多攝取蔬果與水分。 」

Don't 抽菸或飲酒

懷孕期間孕婦應戒菸,甚至不要待在二手菸的環境。孕期內抽菸的婦女,會提早初期流產的機率,或使得嬰兒出生時體重較輕,也可能增加周產期新生兒死亡的機率。孕婦若酗酒,也會導致胎兒畸形。酒精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長期喝酒的婦女所生的嬰兒,可能患有「胎兒酒精症候群」,包括: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不足、以及合併心臟、腦部發育的先天性畸形。所以婦女準備懷孕或已確定懷孕時,應停止抽菸、喝酒。

那些懷孕要做的事

Do 調整飲食

懷孕之後,體重的增加與營養的攝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懷孕初期容易有害喜的情況,其實不需要一次吃很多,以免更容易反胃,最好採取少量多餐的原則,只要在兩次正餐之間增加1杯牛奶或1份三明治、1份水果,就能讓健康加倍,營養滿分。懷孕初期可多吃富含蛋白質、葉酸的食物,例如:鮭魚、豬肉、雞肉、綠色蔬菜等,少吃高熱量、高油脂(油炸、油煎)、高糖分(糖果、含糖飲料)的食物。

Do 定期產檢

定期產檢才能了解胎兒是否健康,且能及早發現孕期併發症,像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醫師解釋:「每次產檢會驗尿、量血壓,主要是在了解孕婦是否有高血壓、蛋白尿等情況,以判斷是否並發妊娠毒血症。」如果沒有定期產檢,一旦發生併發症,對胎兒與媽媽的健康都會造成極大的危險。以妊娠糖尿病為例,若孕婦不知自己患有妊娠糖尿病,沒有嚴格控制血糖,容易發生巨嬰症,自然生產時引發肩難產,甚至胎死腹中。

Do 注意胎動

孕期28周以後要注意胎動狀況。醫師指出:「胎動是反應胎兒是否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當胎動頻率變少、或比較沒有活力時,代表胎兒有可能處在健康較不好的狀態。因此,若孕媽咪發現胎動的頻率較往常減少,建議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定胎兒的健康狀態。

Do 適當運動

懷孕期間,建議做適度的運動或活動,像游泳、散步,尤其是懷孕末期,胎兒變大,容易造成孕婦腰酸背痛。運動對於抒解腰酸背痛是有幫助的,但是不需要進行太過劇烈運動,反而讓身體不舒服、呼吸不順、產生疲累感等。以自己的體力能負荷為原則,維持適度的運動,對懷孕過程、甚至將來的生產過程都會有幫助。

Do 用托腹帶

腰酸背痛狀況到了第二、第三孕期開始,會越來越嚴重,使用托腹帶能有效減輕腰部負擔。托腹帶能夠托起隆起的腹部,解緩腰部所承受的壓力,避免子宮下垂,同時也能保護胎位。在懷孕期間只要開始覺得肚子有下墜感,脊椎容易因為支撐肚子或為了挺直腰椎而感到不舒服,就可以使用托腹帶,幫忙身體形成一個外在的支撐。

對於孕婦腰酸背痛的情況,醫師特別提醒,有時可能是早產的徵兆。「有些早產情形時,會以子宮收縮的腹痛或腰酸背痛等症狀表現,因此,出現腰酸背痛最好就醫診斷,經由婦產科醫師判定究竟是子宮收縮,還是筋膜受傷、肌肉疲勞導致的。」孕媽咪必須多留心身體的狀況,才能維持健康快樂的孕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401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