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古老的民間偏方,治病卻很常用

醉小飛| 2016-11-13| 檢舉

1、馬蹄蓮藕渣眼膜去除眼袋好方法

首先把馬蹄蓮藕都洗乾淨、削皮,然後把材料放在榨汁機中,建議材料切片或切塊,加兩杯水攪拌成泥,取出渣敷臉10分鐘,水可以飲用,效果更佳。

2、南瓜炒田雞吃掉你的高血糖

配方:南瓜250克,田雞肉90克。

製法:南瓜去皮切塊,大蒜適量搗爛。炒鍋內油五成熱時入大蒜熗鍋,再入南瓜翻炒,加入田雞和適量清水,文火煮半小時,調味即可。

3、骨刺的治療方法 小偏方有奇效

將陳醋500克入砂鍋煮開,浸入毛巾,溫熱敷病痛處,或者清洗浸泡患處,每次40—60分鐘,每日午、晚各1次。熱敷後,再做做腰背部運動、或按摩。同時用手壓擦骨刺。

療效:用於腰背部骨刺,一般2—3個月能見效,約半年可愈。

4、腳氣不難纏,白醋泡藥丸

梅花點舌丹(藥房有售)10粒,泡在大約二兩白醋裡面,融化後塗抹腳氣患處。

5、腳舒貼治療體內濕氣

濕氣是不良習慣而導致,濕氣重的人,早起頭昏無力,大便粘稠,頭髮油等等,濕氣還會造成很多現代病,中醫推薦使用 一本目腳舒貼治療濕氣,藥店貴,淘寶上幾十塊,晚上睡覺前貼腳心湧泉穴,隔一天一次,一盒見效,三盒一個周期。

6、大料煮水治打嗝

取大料(生八角) 100克,用兩碗水煎到剩下一碗時,再加些蜂蜜煮沸,調好服用。這個偏方中的八角又叫做大茴香,是止嗝的主料,蜂蜜則是作為調味,中和八角的氣味,以便下咽。如果家中沒有生八角,用小茴香代替也可。

7、腳後跟乾裂治療偏方

取艾葉500克(7元/500克),紅花100克(7元/50克)。平均分為20份,每日1份(加食醋100克,花椒20粒,食鹽2勺),用紗布包裹加水煮開---用水量為漫到腳踝處即可,趁熱泡腳,以15--30分鐘為限。

8、地黃當歸金甲湯治療陰雨天膝蓋疼

組方:乾地黃95克,當歸3克,白金條(即人角楓)鬚根5克,刺三甲5克。

用法:將上藥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劑。

9、治療龜頭炎方法有很多

威靈仙50克,連翹20克、金銀花10克。上藥加水500毫升,濃煎半小時,去渣待涼,用脫脂棉蘸藥汁洗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兩次。

10、治療角膜炎的中醫小偏方

板藍根、決明子各12克,柴胡、荊芥、防風、銀花、連翹、黃芩、赤芍、龍膽草、梔子、蔓荊子各9克,黃連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11、茄子祛斑效果佳

材料:茄子1根、純凈水30ml、玻璃器皿、攪拌棒、榨汁機、煮水鍋

步驟:茄子切塊榨汁;純凈水加熱後與茄子汁混合均勻,冷卻後即可。

使用方法:拍打於面部、頸部肌膚,早晚使用。適用於各種肌膚。

保存方法:放入玻璃器皿中放置於冰箱內冷藏,可保存一星期左右。

功效:茄子美白效果是白菜等蔬菜的好幾倍,能抑制黑色素的生長,淡化斑點。

12、中醫小偏方告別打呼嚕

只要在臨睡前將3~4滴漱口液用溫水稀釋後漱漱口就可以使鼾聲減弱、停止。這種漱口液中含有一種樹脂油,具有特效止鼾作用,能提高咽喉部黏膜的血液供應,使咽喉腔黏膜處於充分供血狀態,軟齶和懸雍垂就不會因鬆弛而振動,鼾聲也就減弱、停止。

13、治療白帶異常的中醫小偏方

取白果肉4粒,雞蛋一枚。將白果去皮、心,在雞蛋小頭打一洞口,將白果肉塞入,用濕紙糊好洞口,煮熟雞蛋即可食用。每天早起吃一個,連服5~10天,病程長者可服20天。這個偏方對脾虛帶下,由飲食不節、過於疲勞、思慮過度所致的白帶異常效果特別好。

14、治療過敏性鼻炎

將兩手搓熱,捂住鼻子1~2分鐘,用兩手食指按揉迎香(鼻翼外緣中點、鼻唇溝中)、通(鼻翼兩側、鼻唇溝上端盡頭)、印堂(兩眉頭連線中點)各1~2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過敏性鼻炎發作時每日增加1~2次,堅持一個月可明顯改善症狀。

15、治療膝蓋疼痛的小秘方

每日約一杯 (50毫升),年紀大的人每次20毫升左右;

每日飲一至兩次;

浸過酒的洋蔥片一起食用更好;

不喝酒的人,可用兩倍左右的開水稀釋後飲用或每次倒入電鍋內煮約4至5分鐘,蒸發酒精後飲用。

若然喜歡甜的,可加入一點蜂蜜。

16、濕疹偏方

寶寶長濕疹的話,可以用下面這個配方外洗。蛇床子、苦參各30g,威靈仙、蒼朮、黃柏、明礬各10g,水煎,將藥液到處後熏洗患處。適合治療風濕熱盛、皮膚瘙癢、滲出液較多的濕疹。

17、治癲癇的偏方

全蠍: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於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症,被譽為「止痙抽之要藥」。全蠍含蠍毒素,是一種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樞,有溶血作用,實驗證明有抗驚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蠍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396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