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 #
蟛蜞菊2 #
名稱
Chinese Wedelia Herb
路邊菊,馬蘭草,蟛蜞花,水蘭,鹵地菊,黃花龍舌草,黃花蟛蜞草,黃花曲草,鹿舌草,黃花墨菜,龍舌草
黃花龍舌草的種植和炮製
本品為菊科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Osb.) Merr.的乾燥全草。
【原形態】
蟛蜞菊,多年生草本,矮小。莖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各節生不定根,長15-50cm,基部徑約2mm。分枝,疏被短而壓緊的毛。葉對生;無柄或短葉柄;葉片條產太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3-7cm,寬7-13mm,先端短尖或鈍,基部狹,全緣工有1-3對粗疏齒,兩面密被伏毛,中脈在上面明顯或有時不蛤顯,主脈3條,側脈1-2對,無網狀脈。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或葉腋,直徑1.5-2.5cm,具長6-12cm的細梗;總苞鐘形,寬約1cm,長約12mm;總苞片2層,外層葉質,綠色,橢圓形,內層較小,長圓形;花托平,托片膜質;花異型;舌頭狀花黃色,舌片卵狀長圓形,先端2或3齒裂;筒狀花兩性,較多黃色,花冠近鐘形,向上漸擴大,簷部5裂,理解片卵形。瘦果,倒卵形,長約4mm;有3枚或兩側壓扁;無冠毛,而有具淺齒的冠毛。花期3-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田邊、路旁、溝邊、山谷或濕潤草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性味
甘,寒。
性狀
本品呈段狀。莖段呈圓柱形,直徑1.5~2mm;表麵灰綠色或淡紫色,有縱皺紋,有的可見節,節上有細根;嫩莖段被短毛。對生葉近無柄;完整葉呈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0.7~1.3cm;先端短尖或漸尖,邊緣有粗鋸齒或呈波狀,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麵灰綠色,兩面均被白色短毛;多皺縮、破碎或切斷。腋生或頂生頭狀花序具長柄,直徑約1.8cm;花序柄及苞片均被短毛;苞片2層,長6~8mm,寬1.5~3mm,灰綠色;舌狀花和管狀花均為黃色。瘦果扁平,無冠毛。氣微,味微澀。
黃花龍舌草的效果
功效
本品為菊科植物蟛蜞菊的乾燥全草。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肋腺炎;白喉;百日咳;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咯血;鼻衄;尿血;傳染性肝炎;痢疾;痔瘡。
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肋腺炎,白喉,百日咳,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咯血,鼻衄,尿血,傳染性肝炎,痢疾,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 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含漱。 黃花龍舌草的藥方 ①預防白喉:一、鮮蟛蜞菊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連服三天。二、鮮蟛蜞菊搗爛絞汁,加相當於藥液四分之一的醋,噴咽或漱口,日一至二次,連用三天。(《福建中草藥》) ②治白喉:鮮蟛蜞菊二兩,甘草二錢,通草五分。水濃煎服,日一至四劑。另用鮮蟛蜞菊搗爛絞汁,加相當於藥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簽蘸藥液塗抹偽膜,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藥》) ③風熱感冒:黃花墨菜120g,大葉蝨麻頭根30g。水煎服。 ④防麻疹:蟛蜞菊15~60g。水煎2次。每日1劑,連服3天。 ⑤急性扁桃體炎:蟛蜞菊、三葉鬼針草、馬蘭各15g,一枝黃花9g。水煎服。 ⑥流行性乙型腦炎:虎耳草6g,蟛蜞菊、爵床、冰糖各15g。水煎服。 ⑦治痢疾:蟛蜞菊30g,鵝掌金星、金錦香各15g。水煎服。 ⑧治咳嗽:蟛蜞菊30g,半邊蓮、匍伏蔓各15g。水煎,沖白糖服。 ⑨百日咳:蟛蜞菊18g,鉤藤6g,銀花藤9g,魚腥草、玉葉金花各6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發熱者加一枝黃花9g,眼瞼浮腫者加茯苓皮6g,嘔吐者加竹茹3g,氣喘者加葶藶子4.5g,鼻衄者加山梔炭3g、茅根6g。 ⑩肺炎:敗醬草、火炭母草各60g,蟛蜞菊、爵床各30g。水煎服。 ⑾治咳血:鮮蟛蜞菊60g,積雪草、一點紅各鮮用30g。搗爛絞汁沖蜜服。 ⑿治風濕性關節炎:蟛蜞菊、海金砂、薏米根各30g。燉豆腐服。 ⒀治癤瘡、腮腺炎:鮮蟛蜞菊搗爛外敷。 ⒁治狂犬病:鮮土牛膝根、鮮蟛蜞菊、紅糖各30g,燒酒120g。同燉服。 治打傷:蟛蜞菊鮮草加相思葉加麵粉搗敷。 ⒂小兒感冒發熱:蟛蜞菊鮮草加菁芳草搗汁調蜜服。 ⒃治急性肝炎:蟛蜞菊鮮草加咸豐草、車前草一把煎服。 ⒄肝病:蟛蜞菊鮮草加荸薺、檉柳打汁服。 ⒅癌末期:蟛蜞菊鮮草一把,煎水冰糖服。 ⒆治牙齦紅腫疼痛,發熱,口渴:蟛蜞菊30g,梔子根6g。水煎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