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是百病根源!如何讓身體變成鹼性?(組圖)

韓英倫| 2016-10-31| 檢舉

酸性體質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身體的影響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酸性不很強時反應出來的是亞健康狀態,進一步酸化,就會出現各種疾病。這幾乎是所有內源性慢性疾病的患病原因。

什麼是酸性體質?

人的身體構成中約有70%是水分,成為體液。體液含有各種人體不可缺少的離子、化合物以及代謝物。生命活動的大多數生化反應都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

體液包括細胞內液(占體液的2/3)和細胞外液(占體液1/3)。細胞外液包括血液、淋巴液、組織液、腦脊液和各種分泌液(如唾液、尿液、眼淚、汗液、胃液、宮頸液等)。

正常人的體液均勻PH值是7.0——7.4,為中性或弱鹼性。低於這個均勻值,就是酸性體質。

如何判定自己是酸性體質?

第一種辦法:是自我感覺,假如長期體力不支、輕易疲憊、形容憔悴或有其他亞健康特徵,無疑說明你的體液在酸化。

第二種辦法:是用PH試紙檢測。最簡單的是連續三天早晨空腹檢測唾液,如PH均勻值小於7.0即為酸性體質。

需要說明的是,血液的PH值波動範圍極小,為7.35-7.45。小於7.35即為酸性,小於7.0,表明病情極為嚴重。

形成酸性體質主要有三個因素

第一、代謝因素。人體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產生的代謝物是酸性。

第二、飲食因素。盡大多數人的日常飲食都是酸性食品為多,如肉類、蛋類、奶類、酒類、碳酸飲料類等等,這些食品消化後在體內留下硫、氮、磷、氯等酸性物質,在體內形成酸根,這是導致酸性體質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環境因素。大環境的被污染同樣影響著體內小環境,破壞了體內酸鹼平衡體系,加速了體液的酸化。。

酸性體質對身體有哪些危害呢?

1、對循環系統的影響:體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環減慢、血液中的脂質類物質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早期動脈硬化、血栓或心、腦血管疾病。

2、對骨骼的影響:偏酸的體液刺激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開釋到血液中的鈣增多,鈣固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這樣長期「借」鈣的結果,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骼變形及牙損害等。

3、對眼睛影響:體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對組織細胞供氧減少,易造成組織細胞朽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細又長,所以極易受累病變,使循環不暢,發生眼部疾病。

4、對皮膚的影響:偏酸的體液使皮脂臘的微酸性狀態受到破壞,失往了對細菌的抑制作用,易引發痤瘡、毛囊炎、癤腫等感染性皮膚病。據調查,80%痤瘡患者的體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玄色素及酸性產物在皮下瘀積,晚出現色素斑、皮膚乾燥,以及皮膚彈性差、晦暗等。此時皮膚還處於高敏感狀態,極易過敏。

5、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體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體液的酸鹼平衡對健康與美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增加鹼性營養才是健康的真正出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237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