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未婚姑娘查出卵巢癌!最小的才16歲!醫生說跟這個習慣有關

情感生活| 2016-10-27| 檢舉

3個未婚姑娘查出卵巢癌!最小的才16歲!醫生說跟這個習慣有關

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經歷

每天熬夜到凌晨

總是放不下你的工作

朋友聚會總是拿著手機在聊業務

而就是這個時候,它正在悄悄接近你

女性惡性腫瘤已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乳腺癌和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病年齡改變尤為突出,而許多患病女性還沒來得及生育。

卵巢癌

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卻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對婦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卵巢上皮癌患者手術中發現腫瘤局限於卵巢的僅占30%,大多數已擴散到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在早期診斷上是一大難題。

最近浙江省中醫院盆腔腫瘤中心,接連收治了年齡分別為16歲、25歲、30歲的3位卵巢癌患者,而且都是未婚姑娘!

需要警惕的是卵巢癌越來越年輕化,「現在年輕姑娘兒得這病的越來越多,大約有20%的婦科惡性腫瘤,發生在還沒有生育的女性身上。」

小便解不出,家人才重視

16歲的姑娘小張;正是花季的年齡,前段時間發現肚子隆起來。當時,媽媽並沒有上心,認為孩子只是長胖了。

直到這個月,小張告訴媽媽小便解不出來。家人這才緊張起來,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小張的腎臟已被卵巢上一顆直徑20多厘米的寄胎瘤壓迫,導致腎衰竭。

術後不重視化療,腫瘤轉移

還有一位姑娘姓金,今年25歲,感覺到輕微的下腹痛之後,到醫院做盆腔B超檢查:結果發現左右兩側卵巢分別長著直徑12厘米和4厘米的囊實性包塊,被確診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手術後,本應做6到8次化療。但金小姐自認為沒有明顯症狀,只做了3次,她去複查時發現腫瘤已經在腹腔內廣泛轉移,壓迫到了肝臟,成片捲地毯式的粘連,情況十分危險。專家為她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最終保留了卵巢功能,為後續化療做好準備。

卵巢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發現,確診時大多已晚期,一旦確診,疾病已經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殖健康了。如果手術摘掉卵巢一個生命孕育的最初的那份期待就已經沒有了,這對一個女性來說傷害很大!

卵巢惡性腫瘤有三個70%:

70%不容易被發現

70%發現時已是晚期

70%發現後存活不過五年

所以卵巢惡性腫瘤被稱之為女性的隱秘殺手

2015年的1月16日,34歲的歌手姚貝娜,因為身患乳腺癌離開了這個世界;

2015年1月28日,27歲的女警楊先文,因為腸癌晚期昏迷再也沒有醒過來;

2015年3月,剛剛從中山大學畢業4個月加入百度程序師林濤海,因為工作連續48小時,猝死在睡夢中;

2016年6月,34歲天涯的副主編金波,猝死在地鐵;

2016年10月,44歲的春雨張銳,突發心急梗死去世……

一切都是因為不好的生活習慣:壓力、熬夜、飲食不規律,使病情越來越年輕化!

為何如今腫瘤偏好80後、90後的年輕女性呢?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

原因一:80、90後正逐漸成為單位或家庭的骨幹,需要面對工作、家庭、學習因素引發的巨大精神壓力

原因二:他們大多數人對健康觀念缺乏充分認識:熬夜、飲食不規律以及不潔的生活習慣成了常態,肆意揮霍健康。

這兩種因素疊加,都大大提高了腫瘤的發病率。

所以康康體檢網建議成年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盆腔B超檢查是很有必要的,一年一次的體檢是身體的基本保障。

身體發生這些徵兆,需小心

腹脹

很多人眼裡,腹脹是小事情

但是長期的持續腹脹可要小心了

腹痛

腹脹和腹痛不一定同時存在

腹痛的出現意味著卵巢癌的加重

下肢及外陰部水腫

當下肢及外陰部出現水腫,女性們要提高警惕,此時應想到卵巢癌「作祟」的可能

不明消瘦

由於卵巢癌逐漸長大,腹水形成,可機械性壓迫胃腸道,引起患者食量減少及消化不良。除此之外,癌細胞大量消耗人體養分。

如何科學地預防卵巢癌

飲食合理

女性應均衡飲食,多攝取纖維素

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飲食的脂肪含量

適當多攝入鈣質,進而減少卵巢癌的發生

多運動

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女性在一生中,患巢癌的幾率比運動少的女性低了27%.若女性沒有運動的時間,可經常進行中等強度的家務勞動,如打掃衛生、使用真空吸塵器等

勿隨便用藥

如果你是經常使用調經藥及避孕藥的女性,那麼你患上卵巢癌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要定期檢查

對有癌家族史者,包括卵巢乳腺、直腸等處的癌,更應注意檢測,必要時還可通過腹腔鏡檢查明確診斷,這對於預防卵巢癌很必要。

再忙,再累也不要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在努力拚搏奮鬥的每一個人,在自己人生行程里留一點時間為自己的健康考慮。一年一次的體檢,讓腫瘤滾蛋吧!

大聲問一句:你們有每年都去體檢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3188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