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的最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
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覆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風濕性關節炎該怎麼治療?風濕病患者該如何祛濕、飲食生活需要注意什麼?且看正文!
一按摩法
1.捏揉太溪、照海各30-50下。
ADVERTISEMENT
2.點按陽陵泉、足三里各50-100次,以酸痛為佳。
3.擦湧泉穴50-100次,力度可稍重。
二
藥浴方
1.伸筋革、察艽、桑樹根各30克,加清水2000毫升,煎沸10分鐘,取藥液,先熏蒸患處,再浴足,每晚睡前一次。
ADVERTISEMENT
2.椿樹枝、柳樹枝、榆樹枝、桑樹枝各100克,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取藥液,先熏蒸患處,再浴足,每晚睡前1次。
3.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生)、炮穿山甲各15克,全蠍4克,加適量清水煎煮半小時,取藥液融入1.5克冰片,兌入2000毫升開水,先熏蒸關節處,再浴足,每日早晚各一次。
三食療配方
黃燜鱔魚
原料:黃瓜150g,紫蘇10g,黃鱔500g,精鹽、味精等適量。
製法:黃鱔去除鱔骨及肚內雜物,用鹽擦洗乾淨,用滾開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塊;鍋中倒油,燒至八成熱,倒入黃鱔、煸炒;放紫蘇、黃瓜,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放入精鹽、味精等調味品,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益血,祛濕強筋。《隨息居飲食譜》謂「鱔甘熱,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濕痹,通血脈、利筋骨」。蘇葉既有善解魚蟹之毒的特性,還有芳香健脾、調味的作用,此餚趁熱食用香嫩可口。
山藥烏蛇湯
原料:烏梢蛇肉500g,山藥15g,茯苓10g,苡米10g,生薑5片,鹽、味精、豬油適量。
製法:將烏梢蛇肉洗凈切成小段,與山藥、苡米同放人鍋內,加適量水,煮沸,添加豬油、鹽、姜、味精等調味,飲湯吃肉。
功效:祛風濕。烏梢蛇具有除風濕和解毒功能,與茯苓、苡米等祛濕藥物配用,更加強了蛇肉的祛風濕作用。故此方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等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四風濕病患者的飲食
少食糖類和脂肪
糖類及脂肪要少食,這是因為治療風濕病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
現代醫學證實,高脂肪飲食,由於脂肪在人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過多的酮體能刺激關節,使疼痛加劇。
限制鹽分攝入量
風濕病患者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水鈉瀦留,引起水腫。
辯證對待飲酒
關於病人的飲酒問題,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酒性辛熱,易於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藥酒類的酒劑。但若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藥,會加重內熱和腫痛。
另外,由於一部分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止痛藥對腸胃有刺激,飲酒會加重對腸胃的刺激,也加重了止痛藥的副作用。
建議對於平素飲酒且喜酒者,可在中醫師指導下,配製一些適合自己體質及病情的酒。不要私自服用藥酒,以免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溫馨提示
風濕病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治癒的。風濕患者可嘗試實施以上四點。風濕病不可怕,要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多鍛鍊身體,相信持之以恆就可以治好風濕。
治療風濕的處方
處方:
木瓜75克、川芎30克、牛夕30克、當歸45克、五加皮45克、紅花30克、續斷30克、茄根30克、秦艽30克、防風30克、桑枝75克、獨活30克、威靈仙45克、白花蛇30克、梔子30克、冰糖100克、天麻45克、玉竹35克、千年健30克
用法:
會喝酒的患者,將以上藥物泡在10斤酒里。泡上三天後,開始服用。患者,每頓飯前喝一盅。10斤酒喝完,風濕便能治癒。不會喝酒的人,將冰糖砸碎,與其他藥物一起研成面。患者每天,取半小勺藥面,用溫水沖服。一天三次,直至喝好為止。
用方經歷:
這個方子,是林樹森自己研究出來的。至今,此方已治癒了十幾個人的風濕病。最早,驗證此方的,是林師傅的老伴。早些年,大慶的條件艱苦。
初來大慶創業時,林師傅和愛人的居住環境,非常差。林師傅,身體好,抵抗力強。可他的老伴,身子虛,不久就染上了病。她的病,就是常見的東北病——風濕。當時,林師傅的愛人年輕。這病,也沒把她咋地。只不過,陰天下雨,隔三差五地,有那麼一點點疼痛。
等她上了歲數,年過50後,風濕病,開始在她身上「作妖」。先是風濕性關節炎,弄得她走不了道。後來,又得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手指抓握,用不上勁。看到這種情況,當兒女的著急,林師傅更著急。同樣作為老年人,林師傅知道,這病,對他們這個年齡的人,有多痛苦。他決心,為老伴治癒這種病。別人有這種想法,大家聽起來,有點吹牛。可林師傅,與醫學打了半輩子交道。
他研究方子,是有根有據的,絕不瞎整。能祛風祛寒的藥物,林師傅都收集起來。從這些藥中,他甄選篩別,挑出了幾種可行的。最後,他留出了19種,用來泡酒。泡好後,他就讓老伴喝。
老伴沒等喝,卻遭到小外孫的阻攔。小外孫,才三歲。從小,他由姥姥帶大,跟姥姥的感情,特別好。小外孫,不讓姥姥喝,怕姥姥被藥著。姥姥說,沒事,姥爺配的藥,不會藥姥姥的。這麼說,外孫也不幹。他讓姥爺先喝。
林師傅喝了,外孫看沒事,才讓姥姥喝。當時,林師傅配的藥,是方中藥量的一倍。他老伴,不能喝酒,林師傅就把藥研成面,讓她沖水喝。沒想到,老伴只喝了半服藥,風濕就好了。
後來,這個方子,在林師傅的朋友圈中傳開了。只要有這病的,都用這個方子。這個方子,也「爭氣」。按林師傅話說,「治一個保一個」。
藥理分析:
風濕,顧名思義,是風和濕兩種病邪,結合所致的病症。當其侵入關節,就會造成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治療此病,在於祛風寒、祛濕。
方中藥物,茄根、紅花、當歸等,都有活血功效。血液運行通暢,有利於病情治療。防風,可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獨活,可疏風解毒,活血祛淤。這些藥,都是治風濕病的良藥。在林師傅手裡,它們經過合理搭配,就會最大程度地發揮藥效。
溫馨提示:
使用此方,患者可按病情輕重,靈活掌握。病情重的患者,前期多喝一些。如果,感覺漸好,可慢慢減量。病情輕的患者,之前,就可以少喝一些,藥沒用完,就能治癒。
關注藥材百科微信公眾號:ycbk01 為您提供最全的中藥材,包括藥材名稱,圖片,藥材功效,藥材食用方法,藥材鑑別供您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7417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