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症狀提示你的腎可能出問題了!

腎臟疾病是我國的常見及多發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近年來,慢性腎臟病(CKD)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慢性腎病往往起病隱匿,可逐漸發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有研究表明,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國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有244,121例,維持腹膜透析的患者為237,942例,並且尚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續增長。流行病學研究統計,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20,8%,也就是說,我國目前有將近1.195億的CKD患者,這無疑是令人觸目驚心的。

為何的慢性腎病如此猖獗?劉東偉等對慢性腎病學的流行病學和危險因素進行研究發現:目前導致CKD的危險因素主要在於:年齡、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另外,性別、肥胖以及高尿酸血症也會引起CKD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熬夜、憋尿、飲食過咸、濫用藥物等等也會損害腎臟,那麼究竟哪些症狀預示著腎臟受損呢?

首先就是腰酸腰痛,當然有人會說難道腰痛就是有腎病,腎病就一定會腰痛麼??!!當然沒有這麼肯定的,在腎病初期一般不會有太多感覺,當病情嚴重時,才會有腰酸腰痛的感覺。而很多人無緣無故腰痛的話,很容易忽視掉,認為沒有太大的問題,這背後很可能就隱藏著腎病的危機。因此,如果經常沒有原因腰痛的話,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延誤治病的最佳時機。

尿蛋白或尿潛血。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是沒有蛋白或僅含有微量蛋白質的,當腎臟受損,濾過功能變差時,蛋白質就會經腎臟進入尿形成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的濾過功能越差,是衡量腎臟的重要指標。而尿潛血也是同樣的道理,並不是一定能肉眼看到,而是通過檢測發現紅細胞,一旦出現很可能出現腎臟問題或者尿路感染。當二者同時出現,若不進行治療,會進一步加重腎臟損傷,促使腎小球纖維化、硬化,嚴重者會導致腎功能衰竭。

水腫。這裡講的水腫,並不是我們早晨起來看到自己眼睛腫了或者懷孕腳腫等情況,而是腎病引起的水腫,稱為腎源性水腫,可以肯定的說,水腫是腎病最為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分為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兩種,二者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前者多從顏面部開始,逐漸波及全身,按壓不明顯;後者多從下肢開始,可發展到全身,按之有凹陷。這就需要做一些針對性的檢查來確定。

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同時也是腎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多見於青壯年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的暫時或者持續性升高。當腎臟受損,會分泌出一種引起血壓升高的物質,引起高血壓。同時高血壓也會加重蛋白尿對腎臟的損傷,造成惡性循環。可以說,高血壓持續的時間越長,造成的破壞越難以逆轉,腎臟會代償增大,直至提前衰竭。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最好是定時進行腎臟檢查。

俗話說的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好的身體,別的什麼都是浮雲。因此要多多注意觀察自身的變化,以免疾病發展到嚴重程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662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