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所有人都可能罹患的眼疾,輕則視力退化,嚴重者甚至會失明。
醫生通常會開眼藥水給患者,但每個患者自律程度不一,常常忘記滴,或是只要一滴卻滴了兩滴,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據Telegraph報導,研究人員正在研發隱形眼鏡式藥物,對不擅用眼藥水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研究顯示,低劑量的藥物即可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壓,而高劑量的藥物的效果,甚至比市面上的眼藥水還要好。
眼科醫生Joseph Ciolino說:「隱眼式藥物不只讓患者更易接受,治療效果也比眼藥水好。」

其實隱眼式藥物的研發已有50年的歷史,過程中不斷經歷失敗,像是隱眼提供給眼球的藥物速度太快了,導致無成效。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一項新的研究,希望能把藥物研發成附在隱眼上的聚合物,降低施給藥物的速度。
使用隱眼式藥物時也不用擔心視力問題,因為藥物分布在隱眼周圍,能夠保持眼球中心視力和保水度,也不用擔心缺氧。
如果這種醫療式隱眼成功開發,想必能造福眾多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是被忽略的頭號視力殺手
......青光眼是造成全人類不能恢復之失明的最主要原因!由於多數的青光眼不會產生明顯的症狀,所以一般人對青光眼的警覺性較低,以致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往往在發現時視神經已萎縮。故世界衛生組織亦將青光眼列入2020全球防盲計劃的主要對象之一。
什麼是青光眼?
......就學理上來說,它是因為眼內壓力(眼壓)超過了視神經可以承受的極限,或是供應視神經養份的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視神經受損並產生相關的視野喪失。簡單的說,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疾病。
什麼原因會導致青光眼?
......眼壓高以及血液循環不良是導致青光眼的部份原因。事實上,大多數的青光眼是原因不明的(也就是所謂的「原發性」青光眼),眼壓高可能只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意思就是眼壓高的人比較容易得青光眼,但不是一定就會有青光眼。就好像中老年人、患有高度近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家族中有人患有青光眼等等也是導致青光眼的重要危險因子一樣,有這些情況的人應該特別注意是否患有青光眼。
什麼是正常的眼壓?
......正常眼壓的標準會因人種而不同,所以一般採用白種人的21毫米汞柱作為正常眼壓上限的觀念未必適用於國人;而且在一天之中不同時段測得的眼壓可能有6毫米汞柱的正常變化,故量到一次正常的眼壓未必代表眼壓會整天都保持正常;此外,各人的視神經對眼壓的耐受能力也不同,有的人雖然眼壓高卻沒有青光眼(所謂「高眼壓症」),有的人雖然眼壓正常卻患有青光眼(所謂「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如何減少青光眼的傷害?
青光眼所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回復的,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成為對付青光眼的主要策略。由於大部份的青光眼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定期追蹤檢查」是發現青光眼的重要方法,四十歲以上的成人應至少每年作一次篩檢,有前述危險因子者更應至少每半年作一次篩檢。檢查的內容應包含眼壓以及視神經(眼底),如果有異常者還要進一步作視野檢查。視神經的檢查是目前已知最可能早期診斷出青光眼的方法,可藉由眼底鏡來檢查視神經盤與視神經纖維層,唯必須有足夠的經驗才能判定結果。傳統的視野檢查雖然無法早期診斷青光眼,但可用來確定青光眼的診斷及追蹤青光眼的控制療效。
如何治療青光眼?
多數青光眼是以藥物治療為主,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尚應考慮配合雷射虹膜切開術來治療。若藥效不足或病患不適合使用藥物時,還會考慮加上各種雷射或手術治療。由於多數青光眼是無法根治的,所以病患務必按時用藥、定期追蹤,以因應病情及身體狀況來調整用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