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
親們知道如果我們人體缺乏一種維生素,會導致腳氣病嗎?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腳氣病
硫胺素(維生素B1)缺乏症,又稱為腳氣病(beriberi),主要影響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成人與嬰幼兒表現不同。
2
缺乏的可能原因
維生素B1為水溶性,在人體內除腸內細菌可合成一部分外,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B1,主要來源於食物,常與其他B族維生素同存於食物中,在穀類、堅果、動物內臟、蛋類及酵母中含量豐富,人乳和母乳中含量較少,穀類多存在於外胚層(糠、麩)中,故精製時易丟失,洗米過度可致損失,煮飯加鹼時亦可遭破壞。
3
主要分類
嬰兒腳氣病
嬰兒腳氣病多發生於出生2~5個月,由缺乏硫胺素的乳母喂養的嬰兒。病情急、發病突然,症狀涉及消化、泌尿、循環和神經系統,誤診時可導致患兒死亡。
成人腳氣病
成人腳氣病發病早期可表現為疲倦、下肢軟弱無力和沉重感、體重下降、消化不良和便秘。此外,還可有頭痛、失眠、不安、易怒、工作能力下降、健忘等神經系統症狀和心電圖異常表現。
症狀性質和程度與缺乏程度、急慢性有關,根據典型的症狀,臨床上可分三型:
(1)乾性腳氣病——多發性神經炎,垂腕垂足;消化道症狀。
(2)濕性腳氣病——水腫和心臟症狀。
(3)混合性腳氣病,嚴重缺乏者可同時出現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症狀。
另外,還有少數患者可出現韋尼克(Wernicke)腦病、科爾薩科夫(Korsakoff)精神病或韋尼克-科爾薩科夫綜合徵,以中樞神經症狀為主,病程較急,常伴有神經腦病綜合徵,表現為神經錯亂、共濟失調、眼肌麻痹、虛淡症(假記憶)和逆行性健忘以及昏迷。有人稱之為腦性腳氣病。
4
預防
孕、乳母飲食應多樣化,不宜以精米、面為主食。改進烹調方法,減少維生素B1損失。人工喂養兒應按時添加輔食。患感染或消化紊亂疾病時應補充維生素B1。
維生素B1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中,含量較豐富的有動物內臟(肝、心及腎)、肉類、豆類、花生及糧穀類、於果及堅果中。水果、蔬菜、蛋、奶中含量較低。糧穀類是我國人民的主食,也是維生素B1的主要來源,但因維生素B1多存在於麩皮及胚芽中,如米麵碾磨過於精白和過分淘洗,蒸煮中加鹼,均可造成維生素B1的大量損失,因此,在食物加工中應注意這些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349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