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些徵兆,預示你越來越健康了

人往往都是有一種通病,就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針對健康而言則是「平時不保健,病急亂投醫」,而且一旦有了病痛時都希望能儘快痊癒。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不然有誰願意被疾病折騰一輩子呢!

通常一個人從很健康的身體,一直演變到疾病發生,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當人體有了種種不舒服的自覺症狀時,則表示人體的臟器或組織已有了老化現象,這時現代醫學還無法檢查出病來,因為人體有了自覺症狀時至疾病形成,還須五至十年的時間,現代醫學必須等到疾病或癌症完全形成後才能檢查出結果。因此每當檢查出結果時,往往都已病入膏盲或癌症末期了

既然疾病的形成須五到十年,那麼請問:欲使疾病痊癒需要多少時間呢?俗語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欲使這些凍結的厚冰塊溶解,又須多少時間呢?

現代人都在追求高效,看病也是,就像一吃止痛劑後病痛馬上消失,降血壓劑一吃,血壓馬上降低,注射胰島素即可降低血糖,就表示病癒了嗎?絕對不是,這只是短暫性的抑制作用而已,未來會反彈出更大更惡性的疾病,例如各種癌症!

所以其實人體的疾病怎麼來就怎麼回去,因此病癒的時間和疾病形成的時間,照道理說,應該是一樣的,因為病癒的時間與人體新陳代謝的時間有極密切關係。

我們人體皮膚的新陳代謝時間:四至六個月;

肌肉的新陳代謝時間:二至三年;

筋的新陳代謝時間:三至五年;

骨骼的新陳代謝時間:需七年以上。

配合新稱代謝,結合中醫自然療法,可以有效幫助人們重新獲得健康,縮短療愈的時間,但在調治過程中會有瞑眩反應。

一、何謂瞑眩反應?

《尚書·說命篇上》:「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說一個病重的人,如果在服用完中藥之後,沒有出現不舒服現象,那就不能徹底治癒這個病。

從這裡可以了解「瞑眩」是疾病治癒前的一種過渡反應,就好比傷口痊癒前會發癢,刺從肉里拔出時會感覺到痛的反應一樣,都是人體自然的反應,也是一種告知的信息,中醫稱這樣的過程即為「瞑眩反應」,又稱「好轉反應」。

二、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瞑眩反應?

1、過敏性體質。

2、體內化學物質積累過多(如藥品、食物中農藥、化學添加劑、激素、抗生素、環境污染等等)。

3、五臟機制有異常跡象(如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等等)。

4、免疫力增強與疾病或病變細胞對抗時。

5、以前發生的內傷、運動傷害、車禍傷害。

一般來說,越是疾患較嚴重,而且體質很虛弱的人,越容易出現這種反應。

三、瞑眩反應一般在治療或者保健多久時易發生?

會持續多長時間?

瞑眩反應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生,每個人產生的反應也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病情、病因不同,所以表現也各不相同。大部分體質直接產生保健效果,不會發生瞑眩反應。個別體質者往往發生在三到十天左右或者更久,也有極個別的會發生在更短的時間內。一般瞑眩反應的過程大約會持續七到十天左右,但依個人體質和病況輕重不同,時間也不一樣,也有可能會更久些。(如果時間太長症狀仍未減輕,應諮詢醫生,以免其它原因延誤病情。)

四、如何減輕瞑眩反應的不舒服感?

當採取某些治療或者保健方法,發生瞑眩反應較激烈時,建議先減量或者是暫時停下幾天,待其瞑眩反應症狀減輕後慢慢加量,如此反覆幾次,周而復始,身體即可逐漸適應,然後繼續即可。同時,少吃葷腥、油膩、油炸、腌漬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休息,協助身體度過暫時性的陣痛期。

五、瞑眩反應與副作用的區別?

1、瞑眩反應是一種正常的好轉反應;副作用是產品的毒副作用。

2、瞑眩反應往往與患者的體質、病情有直接關係,體質好的人瞑眩反應一般不太明顯;而副作用則不然,無論體質好壞,任何人使用後都會出現同樣的反應。

3、瞑眩反應情況往往由重到輕,反應程度會隨著疾病減輕而逐漸消失;而副作用則是由輕到重,恰恰與之相反,甚至導致死亡。

六、常見瞑眩反應症狀

1.頭暈、頭痛、發燒、失眠、疲勞等

2.嘔吐、胃痛、腹瀉、脹氣等

3.口乾、咳嗽不止、打噴嚏、流鼻血、流眼淚等

4.皮膚排毒、長痘、局部干癢、粉刺、過敏、體味加重等

5.血壓增高或偏低、血糖增高等

6.白帶變多、味道重,經血多,經期長、血塊等

7.局部酸痛、抽筋、無力

8.小便增多、味道重、顏色濃、渾濁等

9.便秘、排便增多、黑便、特臭便、頻放屁、打嗝等

10.耳內紅腫、流膿等

所以說當你在做調理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上述的某種反應,其實是身體越來越健康的表現,完全不需要過度緊張,另外,身體治癒是需要時間的,有些時候,你過分的追求速度,只會給你的帶來更多的傷害,要知道你可只有這一個身體,所以花點時間給你的健康,因為健康真是你自己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339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