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什麼早餐夠營養又健康?早上起床你有以下列出的症狀,證明您的身體已經不健康了!

分享自由| 2016-08-24| 檢舉

專家建議:7~8點是早餐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起床20~30分鐘後再吃早餐最合適。有些人早晨起得早,但早餐不宜吃得太早,最好在早上7點後吃。

因為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

一旦吃早餐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

所以能在7點左右起床後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

另外,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5小時左右為好,也就是說早餐7~8點之間為好,如果早餐過早,那麼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同時早餐前喝水對身體健康也十分有利。人經過一夜睡眠,從尿、皮膚、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營養,早晨起床後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狀態。

所以,早上起來不要急於吃早餐,起床後應立即飲1~2杯溫開水,它對人體內器官有洗滌作用,而且對改善器官功能,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都有很大好處。

吃早餐幾大誤區

●誤區一:牛奶雞蛋並非完美早餐

很多上班族早晨起來,喝一大杯牛奶,煎一個雞蛋便匆匆衝出了家門,感覺起來這樣的早餐營養還不錯。但營養專家指出,如此搭配,蛋白質、脂肪攝入量是夠的,但卻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科學的早餐應該是結構均衡的早餐,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應該是一個合理的結構,其中,碳水化合物是基礎,而這一點往往很多人都認識不到。營養學會推薦的膳食結構中,合理的早餐營養結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產熱比應該在12∶28∶60。由此可以看出,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糧穀類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穀物早餐也是最適合現代家庭中各年齡人群的理想營養早餐。穀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同時也提供一定量的無機鹽。穀物中脂肪含量低,約為2%左右。不同的穀物分別有各自不同的營養特點。相對於其他碳水化合物,穀物含有低脂肪、低膽固醇、能量持久釋放等特點。

常見的穀類食物包括大麥、玉米、燕麥、大米、小麥等,人們在選擇早餐時,以這些食物或含有這些食物成分的食品為早餐的主要內容,獲得的營養會更充分,結構會更合理。

●誤區二:生食冷食不應是早餐主食

早晨的時候,夜間的陰氣未除,大地溫度尚未回升。體內的肌肉、神經及血管都還呈現收縮的狀態,這時候要是吃冷食,必定使體內各個系統更加攣縮、血流更加不順。也許剛開始吃喝冰冷食物的時候,不覺得胃腸有什麼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齡漸長,你會發現怎麼吸收不到食物精華,好像老是吃不結實,或是大便老是稀稀的,或是皮膚越來越差,或是喉嚨老是隱隱有痰不清爽,時常感冒,小毛病不斷,這就是長期的冷食傷了胃氣,傷了身體的抵抗力。

因此吃早餐應該吃熱食,這樣才能保護胃氣,保護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後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早上第一道食物,應該是享用熱稀飯、熱燕麥片、熱羊乳、熱豆花、熱豆漿、芝麻糊、山藥粥等熱食物,然後再配著吃蔬菜、麵包、三明治、水果、點心等。因為牛奶容易生痰、產生過敏,因此氣管、腸胃、皮膚差的人及潮濕氣候地區的人不大適合飲用牛奶。

●誤區三:蛋類、煎炸類高脂肪食物不宜多食

專家建議,早餐有兩類食物不宜多吃:一類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品,另一類是蛋黃、煎炸類高脂肪食物,因攝入澱粉、糖分、脂肪和膽固醇過多,消化時間長,易使血液過久地積於消化系統,造成腦部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缺氧,於是整個上午頭腦昏昏沉沉,思維遲鈍。

其實,早餐的酸鹼平衡也很重要,有不少人早餐習慣吃饅頭、油炸食品、豆漿;也有人吃些蛋類、肉類、奶類。雖然上述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脂肪,但均為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在飲食中超量,容易導致血液偏酸性,引起體內生理上酸鹼平衡的失調,還會出現缺鈣症。因此早餐還應該吃點蔬果,蔬菜水果含有鹼性物質,所以只要吃點蔬菜、水果補充一下就能做到膳食酸鹼以及各種營養素的平衡。

健康早餐到底該吃什麼

俗話說得好: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

健康早餐應當葷素搭配、干稀適當、營養全面。一頓高質量的早餐講究的是食物營養組合的合理性,首先早餐食物分為穀類、蔬菜、水果、肉類和奶類,如果食用了兩類或者少於兩類就算早餐質量差,食用了其中3類則為早餐質量較好,如果能食用夠這4類則為早餐營養充足。

一般的健康早餐起碼要有以下五個要點:

適當補充水分,避免攝入過多鈉鹽;

粗糧、全麥食品不僅能帶來安全的能量,更能呵護胃腸的健康;

減少生冷的食物,避免邊走邊吃;

避免食用過甜、過油的食物;

早餐中及早餐後2小時內,忌飲濃茶和咖啡。

營養專家的營養早餐方案

雞蛋掛麵+1個桃子+1杯酸奶:這是一份高蛋白低脂肪的食譜,鐵和維生素A、C也不缺乏。

1份瘦肉炒米粉+1杯牛奶+1根香蕉:這份食譜的優點是營養素供應全面。

春卷+豆漿+西瓜:這個搭配也能滿足能量和營養的需求。

酸奶+菜包/肉包+蔬菜:酸奶含豐富的乳酸菌,對人體的貢獻大於牛奶。但是酸奶不能早上空腹喝,最好和包子、饅頭等搭配吃。如素包、香菇菜包等,營養就比較齊全了;如果喜歡吃肉包,必須再補充些蔬菜、水果,或者用蔬菜汁、水果汁代替,最好是鮮榨的。

養顏八寶粥:女性白領如果有條件,可以前天晚上做好八寶粥,放入大米、紅豆、花生米、枸杞子等,第二天早上熱了吃,便捷又養顏。

降血糖牛奶麥片:把麥片先用開水沖好,再加入牛奶。這一搭配比較適合血糖高或有糖尿病的人。

三明治加牛奶--10分鐘早餐準備法

現在大部分上班族早上時間都很緊張,所以如何快速準備出一份營養全面又美味的早餐來呢?方法很簡單,10分鐘保證搞定。

前一天晚上做好白水煮蛋或滷蛋對半切,黃瓜切片,櫻桃番茄洗凈。第二天早上直接將雞蛋/滷蛋、黃瓜片、櫻桃番茄夾入兩片麵包中,也可以把蝦皮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再放進三明治中。這樣的早餐既補充了鈣,又增加蛋白質,味道帶點咸,也比較爽口。如果要調味,還可以放些番茄醬。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鐘,但是營養要素都具備了。如果時間還是不夠,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把三明治做好,早上直接用微波爐轉一轉就可以了。一杯牛奶加一片三明治,不到10分鐘就能吃完,既保證了營養又節省了時間。

早上起床如果你有以下列出的症狀

身體已經不健康了!

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髮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我們應該對人體發出的不良訊號,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釀成大禍.

一、起床後的四個訊號

人的一天在不同階段身體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發出警示訊號。

1、清晨醒來如果頭暈、頭昏,可能是出現了頸椎骨質增生或血黏度過高等疾病;

2、如果在起床活動20分鐘後浮腫還不徹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腎病或心臟病;

3、晨起噁心嘔吐,除去懷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膽有病;

4、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臟可能出現問題。

二、清晨對鏡觀察臉色

洗臉時對著鏡子觀察,看看自己的臉色有沒有什麼異常:

1、如果發現自己臉色潮紅,可能與心臟病或高血壓有關;

2、如臉色帶黃,還伴以身體疲倦,很可能是黃疸型肝炎;

3、如發現眼睛顏色改變,充血、渾濁、色黃,應馬上去醫院看醫生;

4、如眼瞼蒼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鐵性貧血;

5、如眼角膜出現一圈模糊的灰環,說明心臟可能有問題,如果是30—50歲的男性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三、刷牙留意牙齒口氣

1、刷牙時如果牙齦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因為如果牙齒健康是不會出血的。牙齒出血也可能與肝病有關。這種現象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很普遍,還會伴有鼻子流血、月經過多。主要原因是肝細胞損傷後,肝臟產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繼而凝血機制發生障礙。一般牙出血的肝炎病人可以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K及其他止血藥來緩解病情。

2、如果出現口臭、口氣重,則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時,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鋅和維生素B都可能導致口臭。比如,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持續性口臭,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飢餓感和胃痛。一旦吃飽喝足,口臭會隨之減輕,而隨著幽門螺桿菌的根治,口臭也會自動消失。

3、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腎臟的健康。當腎功能衰竭時,由於不能正常代謝,體內肌酐、尿素氮含量增高,口中就有一股特殊的氨氣味。

四、飲食上的大病先兆

1、如果總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沒有可能是糖尿病;

2、如果在清晨4—5點鐘醒來有強烈的心慌飢餓感,並且伴有疲乏無力,直到吃早餐後不舒適的感覺才逐漸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傾向;

3、如果吃油膩食物後上腹部疼痛,並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膽疾病;

4、如果食慾亢進,體重卻減輕,可能患了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5、如果沒有食慾,見到油膩就噁心,易疲勞,可能是患了肝炎;

6、如果出現食不知味,並伴心悸、多夢、失眠等。這就意味著心臟功能受到了損害,是操勞過度所致。當口中乾澀,舌苔厚重,嘗不出食物的滋味時,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臟發生病變;

7、如果飯後總是出現反酸、腹脹或腹痛等症,提示積食了,要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以易於消化。

五、手部的警示訊號

1、觀察自己的雙手,如果發現指尖比指節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較嚴重的肺部疾病;

2、如果指甲生長緩慢,沒有光澤並且變黃變厚,提示淋巴系統出了毛病;

3、如果手背靜脈突出,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越加明顯,也提示有心臟病的可能;

4、如果手掌泛紅,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及內分泌失調;

5、如果過度興奮或緊張時手掌常潮濕出汗,可能有甲狀腺的異常;

6、手發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六、眼睛的警示訊號

1、眼睛發花,眼角乾澀,看不清東西。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臟四周,就會有發脹的感覺,這時除了及時就醫外,還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讓眼睛太疲勞;

2、如果經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勞外,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要提防青光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292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