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有 五種過敏 會大尺度影響生活習慣及飲食嗎?!

薇一足跡| 2016-08-23| 檢舉

您從未見過的過敏,到底能影響人生多少事?!

食物過敏原

f1 蛋白過敏原描述 學名:雞屬 (Gallus spp) 蛋是引發嬰兒不良反應的主因之一,並且容易讓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食入。雞蛋中約有 60% 的部分是蛋白,30% 是蛋黃。蛋白中約含 88% 的水及 10% 的蛋白質。蛋白中的主要過敏原是類卵黏蛋白 (ovomucoid)、卵白蛋白 (ovalbumin)、卵運鐵蛋白 (ovotransferrin 或 conalbumin) 及溶菌酶 (lysozyme)。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熟蛋或生蛋,麵包和麵點,各種鬆餅及醬汁 不可預期的接觸糖果,飲料,肉製品,如香腸、肉醬等,許多種食物都可能含有蛋或微量的蛋液,因此對蛋過敏的病患應注意飲食,以免誤食這種常見的過敏原。 交叉反應相關動物的蛋,蛋白、蛋黃及母雞和小雞的血清和肉中也都可能含有之前列出的過敏原。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蛋的特異性 IgE 抗體通常最早出現在兒童的發展型遺傳性過敏疾病中。蛋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之一。在對蛋過敏的兒童進行研究時,發現患有濕疹和呼吸道症狀的兒童中,有 65% 以上的人可檢測出 IgE 抗體。蛋白的特異性 IgE 抗體還可預測遺傳性呼吸道過敏癥的可能發展。一項對嬰兒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對蛋白的敏感性是比血清 IgE 總濃度更為有效的過敏指標,並且對蛋白過敏的嬰兒在七歲前已發展成為吸入性過敏癥的風險也較高。其他研究也顯示類似的結果。蛋白通常是嬰兒期蕁麻疹和濕疹早期發展的主要原因。年長兒童及成人出現的蛋不耐症可能與接觸籠鳥和雞肉有關。病患若注射某些用雞胚胎培養的疫苗也可能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如今疫苗技術的發展似乎已經能夠降低甚至消除蛋過敏兒童發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f2 牛奶過敏原描述 學名:牛屬 (Bos spp) 牛奶是引發嬰兒不良反應的主因之一,並且容易讓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食入。牛奶中含有許多種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其中以酪蛋白 (casein)、α 乳蛋白素 (alpha-lactalbumin) 及 β 乳球蛋白抗體 (beta-lactoglobulin) 為部分最主要的過敏原。酪蛋白 (casein) 是一種熱穩定過敏原。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牛奶、起司及其他乳製品,麵包和麵點,各種鬆餅及湯品 不可預期的接觸糖果,配料,加工肉品,如火腿、香腸、肉醬等,水解牛奶配方,牛奶和牛奶衍生物廣泛應用於各種糕點產品中。製程中遭受污染或添加酪蛋白酸鈉 (sodium caseinate) 的情況也可能發生。 交叉反應相關動物的奶,牛奶、牛肉及牛皮屑中也都可能含有之前列出的過敏原。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牛奶是引發嬰兒不良反應的主因之一,發生率介於 0.5% 7.5% 之間。有些病患的牛奶過敏症狀會維持一輩子。牛奶引發的氣喘症狀好發於對食物過敏、患有鼻結膜炎及漿液性中耳炎的嬰兒身上。對牛奶過敏之嬰兒的預後狀況比年齡較長兒童及成人的預後狀況更好。患者在出現臨床過敏症狀之前,體內可能已有牛奶的特異性 IgE 抗體,這表示體內檢測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預測工具。對於牛奶的特異性 IgE 抗體濃度與牛奶耐受性之間的關聯性也曾有人做過研究。對牛奶過敏的嬰兒常出現皮膚及腸胃道 (GI) 症狀,早期也常出現濕疹症狀。對牛奶過敏的兒童,其皮膚症狀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輕,但其呼吸系統和腸胃道 (GI) 症狀卻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對牛奶蛋白質有早期致敏化現象的嬰兒,日後罹患其他食物過敏症狀及吸入性過敏原致敏症狀的風險也較高。

其他反應乳糖分解酵素不足 (乳糖不耐症), IgE 抗體無關的免疫反應,乳糖分解酵素不足是引發成人牛奶過敏症的常見原因。

f3 魚過敏原描述 學名:大西洋鱈 (Gadus morhua) 科別 鱈科 (Gadidae), 大西洋鱈魚是世界最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一般在市場上販售的大西洋鱈魚有新鮮、冷凍、煙燻、鹽漬及罐頭等種類。對魚過敏的病患常會出現嚴重的症狀,如氣喘或全身性的過敏反應。有些病患只會對一種魚類過敏,對其他魚類卻有耐受性。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鱈魚肉 不可預期的接觸工業製成食品中的未標明成分,如醃制過的肉產品,烹調油、餐具和容器遭受污染,吸入蒸魚或炸魚產生的氣體 交叉反應同種類的魚,如鱈形目 (如鱈魚和狗鱈) 及鯖科 (如青花魚和鮪魚),似乎也含有相同的過敏成分。同種魚類之間的過敏原特異性重疊情況似乎屬於中度。不過,其中一種主要的鱈魚過敏原 (小清蛋白 parvalbumin) 似乎存在許多種魚類中。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魚是常見的食物過敏原之一.在過敏人口中的發生率約在10% 40% 之間。挪威對魚過敏的人只佔總人口的 1/1000。許多兒童對牛奶和蛋白過敏的現象在長大後就會消失,但對魚過敏的兒童長大後仍可能對魚過敏。對魚過敏原的病患其過敏反應通常很劇烈。一些研究表明除了食用魚類之外,在煮魚或處理魚時吸入魚味或魚氣體,或是皮膚接觸到魚也可能引發全身性的過敏反應。極度敏感的病患還可能因為食入以炸過魚的食用油再烹調的食物,或者使用的餐具和容器之前曾經裝過魚,而出現過敏性休克反應。大部分的病患對所有魚類都會過敏,但有一些病患對少數魚類耐受,意即對某些過敏原具有耐受力。由於病患對熟的及生的魚都會起反應,因此我們可以推論魚類過敏原具有耐熱性。然而,近期的研究顯示病患對加工的魚類食品的反應可能並不一樣,並且可能只有特定魚種的加工食品會引發過敏反應。

f4 小麥過敏原描述小麥屬禾本科植物,是重要的栽培穀物之一,也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小麥有許多品種,其中以六倍體小麥 (hexaploid Triticum aestivum) 為最重要的西方品種。小麥中所含的主要蛋白質 – 白蛋白 (albumin)、球蛋白 (globulin)、麩質 (gluten) – 比例因品種而異。這項差異也是為何不同小麥產品所引發的反應不盡相同的原因之一。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蛋白質成分較低的軟性小麥一般用來製作糕餅和麵點,蛋白質成分較高的硬性小麥一般用來製作麵包、庫斯庫斯、通心粉和義大利麵。硬粒小麥 (Durum wheat) 是製作義大利麵、印度薄餅和中國麵條的原料。小麥也是製作酒精飲料 (如啤酒) 的原料。 不可預期的接觸小麥被用作飼料。小麥粉可用來製作麵團和紡織漿料。 交叉反應同屬不同種的小麥之間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與牧草花粉間產生的某些交叉反應類似。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小麥是引發兒童 IgE 媒介型過敏反應的六大食物之一。食入小麥蛋白質可能引發的 IgE 媒介型過敏反應包括腸胃道、呼吸道及皮膚症狀。這些反應一般在食入小麥後的一小時內就會出現。對小麥過敏的症狀通常出現在嬰兒時期,並且其臨床反應一般會在長大成人前消失。某些人與小麥接觸後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構成生命安全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 (WDEIA) 是一種嚴重的 IgE 媒介型過敏反應,會在食入小麥或小麥粉後的數小時內進行高強度運動而引發。吸入性致敏作用也可能引發烘焙師傅的氣喘反應,這是烘焙業常見的過敏症狀。從事畜牧、烘焙、食品和麵粉產業工作的人也可能因職業性接觸小麥或小麥穀塵而引發其他過敏症狀。

其他反應小麥過敏症和麩質過敏疾病是兩種不同的症狀。麩質過敏疾病是一種對麩質沒有耐受性的非 IgE 媒介型過敏反應,並且這種疾病會跟隨患者一輩子。

f13 花生過敏原描述 學名:花生 (Arachis hypogaea) 科別 豆科 (Fabaceae) 花生不是一種堅果,而是一年生豆科植物的種子。花生是在地上開花,地下結果,與核桃和杏仁等生長在樹上的堅果不同。花生是豆科植物,而樹堅果則不是。花生的原產地是南美洲,之後被葡萄牙探險者引入非洲,然後再由探險者從那裡將其傳播至世界其他地方。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花生主要會被製作成花生醬和點心 (烤花生、鹽味花生、原味花生或乾烤花生),但也會應用在其他食物中。 不可預期的接觸花生會出現在糖果和烘焙製品中。花生也可用作提取食用油。落花生油 (arachis oil) 就是花生油 (peanut oil)。 花生粉是多種加工食品中的重要成分。餐館的亞洲菜和非洲菜中也經常添加花生,令人無意中食入。 交叉反應25% 至 50% 的花生過敏病患會同時出現花生和樹堅果過敏反應,而對如核桃、腰果、胡桃、開心果的過敏反應甚至可能是由不同科別的樹堅果所引起的。通常第一次接觸時就會出現過敏反應,並可能構成生命安全。其原因單純是因為交叉反應,還是由患者體內同時存在的獨立過敏反應所造成的至今仍不清楚。雖然花生與相近的豆科植物中含有同源蛋白質,但多數病患對其他豆科植物並不會出現臨床反應。雖然一般認為對花生過敏的病患,對黃豆 (同科植物) 出現交叉或共同反應的風險應該很高,但根據盲食物誘發試驗的結果顯示出現這種反應的機率很低。然而,目前仍不能確定花生過敏病患是否應避免食用黃豆。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花生是誘發成人與兒童嚴重食物過敏的主要原因。花生過敏症狀通常會在兒童時期開始顯現,並且與其他食物過敏不同的是,花生過敏通常會跟隨病患一輩子。約只有20% 的幼兒可培養出耐受性。對花生過敏的反應從輕度到中度都有可能,但與其他食物過敏所引發的反應相比,其引發嚴重或致命反應的機率較高。異位性皮膚炎、血管性水腫、氣喘、腹瀉、噁心、嘔吐和全身性過敏等都是可能引發的反應。主要的症狀可能是蕁麻疹。雖然案例不多,但氣喘可能也是花生過敏的主要症狀。嚴重的花生過敏可能引發氣喘病嬰兒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因此患有嚴重氣喘病的嬰兒都應該接受花生過敏檢測。花生粉塵也是一種吸入性過敏原。

f14 黃豆過敏原描述 學名:大豆 (Glycine max (Soja hispida)) 科別 豆科 (Fabaceae) 黃豆是乾燥的成熟種子,是一種可作為人類和動物食物的高蛋白質豆科植物。黃豆也是許多素食者和純素食者的重要蛋白質來源。黃豆的英文字 soy 是從日文字 shoyu (醬油) 衍生而來。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黃豆可以新鮮食用或製成黃豆粉或壓榨成油。黃豆油有多種用途,例如,可製成沙拉油和人造奶油。某些對黃豆過敏的病患可食入黃豆油 (非冷壓、機器壓榨或擠壓油) 和大豆卵磷脂而安全無虞,但對黃豆極度過敏的病患可能會對黃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中所含的微量大豆蛋白質產生反應。黃豆和黃豆製品 (味增、豆腐、納豆、豆豉等) 是亞洲飲食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醬油是以黃豆和小麥發酵製成的產品。 黃豆油也作為原料被用於工業部件、膠合板行業的油布和膠水的生產中,因此也被視作職業過敏原之一。 不可預期的接觸肉類產品、麵包及其他工業生產的食物產品中常含有黃豆蛋白質,並且具有潛在風險的食物列表仍在增加。舉例來說,一些香腸製品、披薩和糖果中都含有大豆卵磷脂。 交叉反應根據黃豆過敏性的研究指出,黃豆中含有的幾種抗原成分會與其他豆科植物產生交叉反應。雖然對於在過敏病患的飲食中去除豆類食物在臨床關聯性上仍有爭議,但是一些報告已確定對於豌豆、扁豆、花生、菜豆、利馬豆及海軍豆等豆科食物所引發的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黃豆是「傳統的食物過敏原」,也是引發兒童過敏反應的食物之一。黃豆過敏引發的症狀主要是胃部和皮膚問題,但有時也會引起呼吸道症狀及嚴重的過敏反應。由於黃豆應用在各種不同食物中的情況日益普遍,因此它是一項容易被低估的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來源。對於以黃豆配方作為安全的替代性食品給對牛奶過敏的嬰兒食用的作法學界仍存在爭議。一些國家則建議若嬰兒的篩檢結果顯示不會對黃豆過敏,才可以將其作為安全的替代食品。然而,也有研究指出使用黃豆配方有致敏的風險,並且約有四分之一的牛奶過敏病患經證實會對黃豆蛋白質過敏。因此,有一些國家建議多採取母乳餵食或選用低致敏配方。

有些病患在食入豌豆、菜豆、扁豆、花生或黃豆後會出現 IgE 媒介型過敏反應。黃豆粉塵也是一種吸入性過敏原。世界一些地方的報告指出,在有黃豆卸貨的港口地區,氣喘是一種流性性的疾病。許多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的致命案例也都記錄在案。烘焙師傅和食品加工廠的員工也可能因接觸黃豆粉而引發職業性氣喘。

f17 榛果過敏原描述 學名:歐榛 (Corylus avellana) 科別 榛木科 ( 樺木科 ) 一般常用「榛果」來統稱所有榛屬 (Corylus) 植物 – 如 C. silvestris、C. maxima 和 C. colurna – 的堅果。榛樹適合生長在世界各地氣候溫和的地區,榛果成簇狀長在榛樹上。榛樹的繁殖能力很強,是歐洲常見的植物。榛果產量最多的國家是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土耳其。榛果一般於秋季熟成掉落,從地面收成後還要經過去殼及乾燥的過程。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經由切碎、磨碎、烘焙、去皮及切片等處理的榛果作為粉和醬可添加在各式甜點中。榛果本身也可當作點心食用。榛果也能增添如沙拉和主菜等美味菜餚的風味和口感。 不可預期的接觸榛果的用途很廣,可能是一種「隱藏的」過敏原。如牛軋糖這種作為糖果的二次加工品就是使用榛果製成的。 交叉反應與同屬不同種的植物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榛果與榛樹花粉之間也可能產生交叉反應。樺樹花粉熱與榛果、蘋果、奇異果、胡蘿蔔、馬鈴薯及其他蔬菜的致敏作用之間也有關係。對樺樹花粉過敏並患有口腔過敏症候群的病患通常也會對蘋果及/或榛果過敏。根據報告指出,法國梧桐 (英國梧桐)、榛果與香蕉的花粉之間也會產生重要的交叉反應,而榛果與夏威夷果之間也會產生部分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榛果是常見的食物過敏原之一,過敏症狀通常發生於年幼時期。榛果引起的過敏反應包括從口腔過敏症候群到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對榛果過敏的病患通常也會對樺樹花粉過敏。花粉過敏病患的食物過敏症狀通常很輕微,並且侷限在口腔部位 (口腔過敏症候群)。對榛果過敏但卻沒有伴隨花粉過敏是比較罕見的,但這種情況下的症狀會較為嚴重並且通常是系統性的。對花生 (豆科) 和樹堅果 (核桃、榛果、巴西果、胡桃) 過敏易發生在年幼時期並通常會伴隨病患長大,並且可能引發嚴重,甚至致命的過敏反應。

f24 蝦過敏原描述 學名:北極甜蝦 (Pandalus borealis) 科別 褐蝦科 (Crangonidae) 蝦生長於世界各地的淺水及深水區域,最大的品種的蝦叫做對蝦,生長於太平洋。

過敏原接觸 可預期的接觸蝦肉可以製成罐頭、蝦米或裹粉、冷凍、帶殼販售。一些主要的殼類水產過敏原是熱穩定並且可水解的,因此可能在烹調過程中隨著蒸汽進入空氣中。 不可預期的接觸有些加工魚製品和點心中也會含有未標明的蝦成分。 交叉反應蝦、蟹、龍蝦和淡水螯蝦中已發現共同的主要過敏原,其中之一就是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原肌球蛋白是蝦中的主要過敏原,但也可在塵蟎、蟑螂及其他昆蟲中發現。在七種被發現的過敏原中,有兩種是與其他甲殼動物所共有的,而有一種是蝦中才有的特異性過敏原。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蝦被認為是強力食物過敏原和職業過敏原。許多兒童對牛奶和蛋白過敏的現象在長大後就會消失,但對殼類水產過敏的兒童長大後仍可能對其過敏。蝦過敏也是引發成人全身性過敏反應的常見原因。其他過敏反應還包括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呼吸道症狀及腸胃道問題。蝦過敏病患通常也會有呼吸道過敏症狀,並且蝦也是從事海鮮處理者和漁業工作員工的職業過敏原。因食入蝦而出現食物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也曾發生。

表皮過敏原

e1 貓過敏原描述 學名:家貓 (Felis domesticus) 科別: 貓科 (Felidae) 貓上皮和皮屑中的過敏原是引發呼吸道過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界已將貓的幾種過敏原找到並作整理。

過敏原接觸地毯、墊子、有墊椅子是最容易堆積貓過敏原的地方。貓過敏原也可能附在人類的衣服上而被傳播到沒有貓的環境中。經由衣服從家中傳播至學校環境是貓過敏原出現在學校教室的主要途徑。 交叉反應報告顯示貓過敏病患也會對大型的貓科動物過敏,如豹貓、虎和獅。有一小群貓過敏病患也會對狗及其他動物過敏。血清白蛋白 (Serum albumin) 是其中主要的共同過敏成分。與不相近動物種類 – 如馬、牛、豬、齧齒目動物和有毛動物 – 的白蛋白 (albumin) 之間甚至可能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然而,病患之間的差異性很大,並存在對特定種類動物所產生的選擇性過敏反應。對貓皮屑和豬肉過敏的反應又可稱為豬肉/貓症候群,是一種以貓和豬血清白蛋白 (Serum albumin) 中的 IgE 抗體為媒介的過敏反應。此外,這種病患也可能會對其他肉類過敏。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IgE 媒介型貓過敏是引發氣喘的危險因子。氣喘病患若暴露在貓過敏原之中,也會引發支氣管過度敏感 (bronchial hyperreactivity) 及慢性發炎反應。暴露在貓過敏原之中的嬰兒,其皮膚戳刺檢測的敏感值是沒有暴露在貓過敏原之中嬰兒的三倍。此外,許多家中沒有養貓的並對貓過敏的病患在少量接觸貓過敏原之後,即可能引發貓過敏症狀。出生前及出生後接觸到煙味也會增加兒童對貓過敏的機率。暴露在到處都是動物皮屑的環境中也可能使花粉過敏症狀惡化。此外,對貓或狗過敏似乎是引發實驗室動物過敏癥的重要危險因子。避免接觸貓過敏原是治療過敏性氣喘病患並且減輕其症狀及用藥需求的重要方法。只有完全杜絕與貓的接觸才是減少過敏原暴露機會的長治久安之道。

e5 狗過敏原描述 學名:家犬 (Canis familiaris) 科別 犬科 (Canidae) 狗是狼、豺和狸的近親,並且是最早的家畜之一,與人類共居的歷史可追溯至 12000 年前。目前世界上已培育出 800 多種狗品種。 狗過敏原可在狗的血清、皮屑、毛皮、毛髮和唾液中發現。雖然不同來源 (如皮屑或唾液) 中所含的過敏原不盡相同,但其卻沒有品種差異性存在。不過各品種之中和之間的過敏原濃度卻不一樣。 狗皮屑中所含的過敏原濃度最高。動物皮屑極輕又細小,可停留在空氣中數個小時

過敏原接觸養狗的家庭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狗過敏原,但沒養狗的家庭中也可能存在狗過敏原;一般而言,前者的數量是後者的 10 到 100 倍。家中狗過敏原集中最多的地方為客廳地板、家具及臥室。狗過敏原也可能在其他狗不會經常出沒的地方 (如學校、日間照護中心) 發現。這些地方出現的過敏原似乎是經由衣服帶來的,並且濃度可能相對較高。 交叉反應不同品種的狗的過敏原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對貓過敏的病患也會對狗過敏。許多研究顯示某些貓和狗過敏原之間也會產生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狗皮屑是重要的吸入性過敏原,並且經常引發過敏人群的過敏症狀,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結膜炎。30% 35% 的過敏病患會在接觸狗過敏原之後出現過敏癥狀。在學校、辦公場所及交通運輸工具上間接接觸到狗皮屑也可能引發過敏症狀。過敏病患若重複接觸過敏原也可能引發亞臨床發炎、過度反應及氣喘惡化等反應。報告指出接觸狗過敏原後也會引發濕疹。狗也可能是動物工作者、動物毛皮工作者及實驗室工作者的職業過敏原。

塵蟎過敏原

d1 家中塵蟎過敏原描述 學名:屋塵蟎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科別: 塵蟎科 (Pyroglyphidae) 家中塵蟎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過敏原之一。屋塵蟎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粉塵蟎 (D. farinae) 和微角塵蟎 (D. microceras) 的分布區域相同,但它們在各地區的分布相對比例卻不相同。塵蟎的生命週期約為 2 至 3 個月。塵蟎最大可長至 0.3 公釐,棲息於室內灰塵中,並喜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繁衍。塵蟎的臉部似乎是主要的過敏原,其體積約只有一顆花粉粒那麼大,因此很容易飄散在空中,然後滲透入肺泡。

過敏原接觸灰塵、地毯、枕頭、地墊及含有生物物質 (尤其是人類皮屑)的有墊家具中,都是家中塵蟎生長的溫床。其他接觸來源是潮濕的房子 (相對濕度大於 45%) 或低海拔的住所。 交叉反應塵蟎的過敏原中都含有共同和種特異性決定簇。塵蟎科 (Pyroglyphidae) 的其他塵蟎中也含有相同的種特異性決定簇 (speciesspecific determinant),並且會與其他塵蟎屬的品種產生高度的交叉反應。但與儲存室塵蟎 (storage mite;nonpyroglyphid) 之間的交叉反應似乎有限。 某些塵蟎的過敏蛋白質 – 如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 會與如蝦、蝸牛、蟑螂和搖蚊等無脊椎動物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根據世界各地對室內塵土過敏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家中塵蟎是引發如常年性氣喘、鼻炎和結膜炎等好發於夜間或清晨之症狀的最重要過敏原之一。證據顯示減少塵蟎過敏原的數量可大幅改善氣喘症狀。目前可永久減少家中塵蟎過敏原數量的唯一有效辦法似乎是降低室內空氣的濕度與溫度,加上有效的清潔方式。

花粉過敏原g6 貓尾草過敏原描述 學名:貓尾草 (Phleum pratense) 科別 禾本科 (Poaceae)/ 稻科 (Gramineae) 亞科別 早熟禾亞科 (Pooideae) 族別 剪股穎族 (Agrostideae) 貓尾草花粉常會誘發過敏病患的花粉熱、氣喘和結膜炎反應。貓尾草是一種遍布於世界各地的牧草,也是最常見的動物飼料來源之一。貓尾草適合在冷而潮濕的氣候中生長。學界已將貓尾草的一些過敏原蛋白質找出並作整理。

過敏原接觸初夏到仲夏是貓尾草開花的時節,此時在田野、草地和路邊常常都可看到它的蹤跡。貓尾草是牧場中普遍種植的飼料,也是非常常見的乾草飼料。 交叉反應不同相關種類的牧草過敏原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尤其是屬於早熟禾亞科 (Pooideae) 的牧草類。貓尾草花粉與蕃茄、花生、奇異果及其他水果和蔬菜中似乎有共同的過敏原。它與糖蛋白乳膠過敏原 (glycoprotein latex allergen) 含有相同的 IgE 抗原結合表位,因此可以解釋為何花粉過敏病患在接觸到乳膠後會出現過敏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對貓尾草花粉過敏的案例很多。夏季期間在氣候較涼爽的地區,貓尾草是引發過敏性鼻炎、氣喘和過敏性結膜炎的最重要過敏原之一。由歐洲共同體所做的呼吸道健康調查報告指出,從小在農場長大的成人通常對貓尾草過敏的機率較低,並且出現花粉引發的鼻過敏反應的機率也較低。貓尾草是地中海地區國家 (包括西班牙) 常見的空氣過敏原。在西班牙沒有栽種樺樹和豕草的地區,97.9% 對花粉過敏的病患也會對貓尾草和黑麥草過敏。特異性 IgE 反應與支氣管過度敏感 (bronchial hyperreactivity) 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貓尾草過敏原上曾被觀測到。在瑞典,對 7099 位有氣喘及/或鼻炎症狀的成人所做的過敏原特異性 IgE 檢測中,發現貓尾草、貓和樺樹是最常見的過敏原。其中 65% 的病患有多種過敏原,35% 的病患只有單一過敏原並且以貓尾草佔最多數 (70%)

t3 樺樹過敏原描述 學名:歐洲白樺 (Betula verrucosa) 科別 樺木科 (Betulaceae) 樺樹是一種會產生大量花粉的樹木,並且常會引發過敏病患出現花粉熱、氣喘及結膜炎等反應。銀樺樹是一種稀有的單葉互生樹種,樹高可達約 25 公尺。銀樺樹的樹皮光滑且呈銀白色,由白轉黑後會以長條狀剝落。學界已將樺樹花粉中所含的一些過敏蛋白質找出並作整理,例如:Bet v 1 就是一種主要過敏原,Bet v 2 則是一種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rofilin)。

過敏原接觸樺樹是在春末開花,並同時長樹葉。北美地區的樺樹則是在早春開花,有時在夏末或秋季會再次開花,並且開花期通常很短。樺樹是一種風媒傳粉的植物,特別適合生長在土讓鬆軟的山林之中,經常可在荒郊野外及花園中發現其蹤跡,銀樺樹是原生並常見於歐洲大部分地區、非洲西北方和西西伯利亞的植物,但在歐洲最南方則較罕見。樺樹是斯坎地納維亞及阿爾卑斯山脈最常見的也是最強大的一種花粉樹木,在東亞和北美也有相近的樹種。 交叉反應與樺木科 (Betulaceae) 內或相近科別植物的花粉之間常會出現交叉反應。在榛果、蘋果、梨、杏和甜櫻桃的主要過敏原及其他食物 (如花生和黃豆) 的次要過敏原中,存在與樺樹花粉的主要過敏原 Bet v 1 結構相同的同源蛋白質。與其他含有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rofilin) 的其他物質之間,如榛果、豕草花粉、芒果、艾草花粉、貓尾草花粉、芹菜、胡蘿蔔、花生和香料,也常發生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樺樹花粉具有高度致敏性,會引發如氣喘、過敏性鼻炎和結膜炎等過敏反應。樺樹是誘發春季花粉熱的最重要過敏原之一。樺樹與食物之間的交叉反應可能會使樺樹過敏病患出現口腔過敏症候群。樺樹花粉熱病患的食物過敏症狀通常很輕微,並且侷限在口腔部位 (口腔過敏症候群)。但另一方面,對如榛果等食物過敏的病患沒有伴隨花粉熱症狀的情況比較少見,但這種病患的症狀會較為嚴重並經常出現系統性的症狀。

t9 橄欖樹過敏原描述學名:油橄欖 (Olea europaea)科別木犀科 (Oleaceae)橄欖樹花粉常會誘發過敏病患的花粉熱、氣喘和結膜炎反應。橄欖樹是一種長青植物,樹高可達 10 公尺,樹冠大且圓,樹幹粗壯有結。橄欖樹的授粉媒介是昆蟲,花粉量多時風也是一種媒介。橄欖樹生長於農場和林地之中,也常見於乾燥岩地的灌木叢中。

過敏原接觸種植橄欖樹的地中海區域及其他地區,橄欖樹 (學名:油橄欖 (Olea europaea)) 是引發季節性呼吸道過敏反應的最重要過敏原之一。橄欖樹的原產地可能在小亞細亞,傳入地中海地區後,再傳入北美 (尤其是加州和亞利桑納州)、南美 (智利)、澳洲及南非等地區。北美地區只有西南方才有橄欖樹。橄欖樹的授粉期並不一定,可能始於春季,但在歐洲最早也可能始於一月份,因地域而異。 交叉反應橄欖樹、白蠟樹、水蠟樹及所有木犀科 (Oleaceae) 植物之間會產生高度的交叉反應。根據西班牙對柏木屬 (Cupressus) 植物致敏作用所做的研究顯示,經過對 1532 位患有呼吸道疾病 (氣喘及/或鼻結膜炎) 的病患做皮膚戳刺檢測,結果發現所有對柏木屬 (Cupressus) 植物過敏的病患都會對木犀欖屬 (Olea) 和梣屬 (Fraxinus) 植物過敏。由於含有泛致敏原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anallergen profilin),因此也可能會與其他植物過敏原產生某種程度的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橄欖樹花粉可能引發過敏病患出現氣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症狀。地中海地區橄欖樹花粉過敏的發生率並不相同。在希臘,37% 以上的過敏病患會對木犀科 (Oleaceae) 植物過敏。多數研究顯示病患出現鼻結膜炎症狀的機率比氣喘要高。對橄欖樹花粉過敏的病患多屬於多重敏感性體質,較少屬於單一敏感性體質。單一敏感性體質的兒童和成人可能全年都會出現症狀,並不會因橄欖樹授粉季節而特別明顯。

w6 艾草過敏原描述學名:艾 (Artemisia vulgaris)科別菊科 (Asteraceae/Compositae)艾草花粉常會誘發過敏病患的花粉熱、氣喘和結膜炎反應。艾草是一種生命力非常旺盛的多年生植物,以宿生根莖進行繁殖。一般可長至一公尺以上,外觀粗糙且不起眼。夏季至仲秋植物頂部會出現黃綠色或紅褐色的小花冠,並會長出極小的不起眼的黃綠色花朵。學界已將艾草的一些過敏原蛋白質找出並作整理。

過敏原接觸艾草經常出現在垃圾堆、路邊、拆除的建築物及其他荒無人跡之處,也是草坪、苗圃和自然區常見的問題雜草。艾草的原產地是歐洲到亞洲一帶,但現在美國東部也能發現它的蹤跡。 交叉反應與同屬不同種的植物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與菊科 (Asteraceae/Compositae) 植物 – 如鼠尾草、秋麒麟草、 豕草、菊花、甘菊 – 之間可能也會產生交叉反應。此外,艾草、芹菜、胡蘿蔔和繖形花科 (Apiaceae) 植物之間被證實也常產生交叉反應 (芹菜-胡蘿蔔-艾草-香料症候群)。 與萵苣 、堅果、芥末和豆科蔬菜之間有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交叉反應。艾草和豕草花粉中所含的泛致敏原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anallergen profilin) 被認為是其中的一種交叉反應成份。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rofilin) 會引起艾草與其他含有此泛致敏原 (panallergen) 的花粉及食物之間的不同程度交叉反應。幾乎所有花粉和植物來源食物中都含有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rofilin)。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艾草的致敏化和過敏案例非常多。艾草花粉是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的主要過敏原。接觸艾草花粉如食入被花粉污染的食物 (如蜂蜜) – 也可能引發或加重口腔過敏症候群、濕疹、蕁麻疹及全身性過敏反應。根據報告顯示,約 25% 的艾草過敏病患會對多種食物 (如芹菜、香料和胡蘿蔔) 產生過敏反應。

w21 牆草過敏原描述學名:歐蓍草 (Parietaria judaica)科別蕁麻科 (Urticaceae)牆草屬植物的花粉常會誘發過敏病患的花粉熱、氣喘和結膜炎反應。牆草是一種蔓生且多枝的多年生雜草,莖呈紅色,脆弱而易折,可長至 30 至 100 公分。牆草這種野草常見於地中海和歐洲西海岸一帶,最北可分布至英國中部,目前已經傳入西歐其他地區及澳洲和阿根廷。在美國和巴西各曾發現兩種及一種相近的品種。牆草屬 (Parietaria) 約有 10 個品種,彼此之間都會產生高度的交叉反應。在牆草生長的地區,牆草花粉過敏原是引發花粉熱的最常見原因。

過敏原接觸牆草喜歡長在牆面、岩石、河岸及籬笆上。許多國家的牆草可長年開花,但高峰期集中在春季或十一月左右。牆草過敏與地中海國家有密切的關係。 交叉反應與同屬的不同種植物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並且與蕁麻科 (Urticaceae) 植物之間也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交叉反應。研究顯示 P. judaica、P. officinalis、P. lusitanica 與 P. mauritanica 之間的同源性很高,然而,牆草與同科不同屬的植物之間也可能會產生交叉反應,並且與含有泛致敏原肌動蛋白抑制蛋白 (panallergen profilin) 的其他植物之間可能也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牆草花粉被認為是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病癥的重要過敏原。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鼻結膜炎和支氣管性氣喘 (可能單獨或同時發作)。春季是此類病症的高發期,但許多病患在其他季節也會發病。 兒童對牆草過敏的發生率很低,但隨著年齡漸增牆草過敏的發生率會變得很高。

其他過敏原i6 蟑螂過敏原描述學名:德國蟑螂 (Blatella germanica)世界各地患有氣喘及其他過敏症狀的病患身上常會發現蟑螂特異性 IgE 抗體。德國蟑螂及美洲蟑螂是在工業化國家最重要的蟑螂種類。

過敏原接觸世界上的蟑螂分布情況因地域、氣候及文化而異。蟑螂喜好在潮濕、溫暖的環境繁衍,相反地在乾燥、高緯度的地區則較少發現它們的蹤跡。某幾種蟑螂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並且仍在向新的區域擴散。其中最常見的種類就是德國蟑螂。德國蟑螂的體型小,最大約可長至2 公分長,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地區就可以見到它的蹤跡。成年蟑螂有翅膀,但不大會飛,若蟲蟑螂則顏色較黑,且沒有翅膀。蟑螂出現的區域遍及住家、餐廳、旅館、食物工廠及倉庫等。 白天時,蟑螂可能會集體躲藏在護壁板後面;收納櫃、櫥櫃或食品櫃的縫隙裡面;以及爐灶、冰箱和洗碗機的裡面和下面。蟑螂身上有很強的過敏原,德國蟑螂身上已發現至少有 29 種過敏原會引發氣喘症狀。過敏者可能會在生活環境吸入蟑螂過敏原,或是食入被蟑螂過敏原污染的食物。廚房通常是存在最多蟑螂過敏原的地方。然而,存在床單枕套、臥室地板和沙發灰塵中的較少量過敏原,可能才是造成過敏的更相關原因。 交叉反應報告指出與同屬不同種的生物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目前已知蝦及其他甲殼綱 (Crustacean) 動物、家中塵蟎和德國蟑螂中所含的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之間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蟑螂常會引發過敏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和過敏性濕疹症狀。對蟑螂過敏之氣喘病患的臨床表徵通常是典型非特異性的。最常見的情況是,患有常年性氣喘 (症狀可能會在冬季惡化) 的病患,其實並沒有因接觸蟑螂而引發症狀的明確病歷。雖然有些病患可能只會對蟑螂出現過敏反應,但通常會對多種室內和/或室外過敏原產生致敏作用。

m6 黴菌過敏原描述學名:鏈格孢/細鏈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tenuis)鏈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a) 是最常見的致敏黴菌之一。 雖然其他鏈格孢菌屬 (Alternaria) 黴菌在臨床上也相關,特別是在同屬黴菌之間的交叉反應的情況下 – 但大部分的研究仍將過敏原指向交錯黴菌 (Alternaria alternata)。

過敏原接觸鏈格孢菌可能出現在許多植物及其他基底 (包括食物和紡織品) 上。它喜好生長在土壤、玉米青貯、腐木、堆肥、鳥巢及各種森林植物上。蕃茄上的黑點也可能是鏈格孢菌所造成的。 它常出現在窗框積水處,也是北美和歐洲地區室內塵土中最常見的黴菌孢子之一。鏈格孢菌主要是一種戶外過敏原,喜好生長於潮濕處,戶內出現的鏈格孢菌多是從戶外而來的。在氣候溫和的 5 月到 11 月間,空氣中會飄散著鏈格孢菌孢子,高峰期為夏末及秋季。雖然孢子的體積很大,但卻可能散播至數百公里以外的地區。 交叉反應與同屬不同種的菌種之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交叉反應。烯醇酶 (enolase) 是常見於許多種黴菌中的過敏原,並且會與其他的真菌烯醇酶 (fungal enolase) 產生高度的交叉反應。

臨床經驗

IgE 媒介型反應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對鏈格孢菌過敏是造成氣喘症狀發作、持續及惡化的風險因子。研究也顯示對鏈格孢菌過敏可能是造成威脅生命的氣喘症狀發作的風險因子。鏈格孢菌是兒童的主要過敏原之一。對鏈格孢菌過敏的病患有患過敏性鼻炎的風險。對鏈格孢菌過敏也可能是誘發嚴重鼻炎症狀的主因。在某些場所 (花園、烘焙店、森林及農場) 工作的員工也可能出現對鏈格孢菌過敏的職業症狀。鏈格孢菌與烘焙師傅罹患氣喘病及木漿工人罹患肺病有關系。

您從未見過的過敏

在診斷檢查中包含過敏原成份並將過敏診斷引領至一個全新的境界。在分子過敏學中測量個別過敏原成份的致敏性,可讓您詳細了解病患的 sIgE 分析。這可讓您評估過敏風險和解釋交叉反應引起的症狀,並協助您改善病患管理。 分子過敏學的新方法透過檢驗出單一且純粹過敏原分子的過敏原特異性 IgE 抗體濃度數值,讓診斷更進一步。增加的精確性可強化 IgE 檢測的臨床運用。

過敏原成份 – 改善診斷的基礎 我們可以從過敏原產生單一過敏原成份。然後在獨立的檢測中分別測量這些成份的致敏性,以精確的分子層級準確找出哪些成份會使病患產生致敏反應。此資訊提供改善過敏診斷的基礎。在分子過敏學中會將萃取物檢測與成份特異性分析搭配使用。如果特定過敏原會使病患產生致敏反應,則萃取物可提供整體答案,而成份可提供關於風險、特異性和交互反應的相關重要資訊。

過敏原成份可提供哪些資訊?

過敏原成份為蛋白質,並依據結構相似性分為不同的蛋白質家族。視這些蛋白質的特性而定,成份的致敏性會對病患產生不同的影響。

特異性成份 – 顯示過敏原的唯一線索 每種過敏原一般都會包含特異性和交叉反應過敏原成份。特異性過敏原成份對其來源或多或少具有唯一性,我們只會在相近種類中部分發現這些成份。每種過敏原都可能包含一種或數種特異性過敏原成份。任何這些特異性過敏原成份的致敏性可表示真實的致敏性,也就是相應的過敏原是臨床症狀的主要原因。

找出交叉反應成份改善您的診斷 交叉反應過敏原成份分布更為廣泛,且可能多種過敏原都含有此成份。由於高度結構相似性,這些成份可能會引起 IgE 抗體交叉反應。樺樹花粉相關的食物過敏 (影響許多樺樹花粉過敏病患的症狀) 可作為交叉反應的例子。此交叉反應的潛在分子原因是大多數樺樹花粉過敏病患具有 Bet v 1 成份的特異性 IgE 抗體。Bet v 1 與許多食物中的相關蛋白質具有結構相似性,例如黃豆和花生。因此,病患的 IgE 抗體對於樺樹 Bet v 1 會和黃豆或花生中的相關蛋白質產生交叉反應。

蛋白質的穩定性和數量

食物過敏原成份可顯示對熱和消化作用不同的穩定性,且其在過敏原中的成份具有差異。成份所屬的蛋白質家族會反映穩定性和數量。因此,透過了解病患的致敏性分析和識別成份所屬的家族,可評估致敏性的相關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281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