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煎煮藥材 做法正確才能發揮藥效!

情感生活| 2016-08-10| 檢舉

自行煎煮藥材 做法正確才能發揮藥效!

許多民眾都會自行煎煮中藥來強身,尤其水藥煎劑療效佳,但處方費用也高,要怎麼正確煎煮才不會浪費藥材又能發揮功效?其實可以掌握幾個竅門;藥師指出,像是煎藥器具就應選擇陶瓷或砂鍋,取代鋁、鐵鍋,才能避免傳導過快,且每帖藥都可煎煮兩次,將藥水混合一起早晚服用即可。

先大火再小火 煎煮藥材火侯是關鍵

一般而言,煎藥用水,應將藥材洗乾淨後,再用冷水浸泡30分鐘,將浸泡水倒掉後。第一煎加水高過藥材2至3公分,第二煎時,水量再減少點即可;藥師表示,火侯上也是關鍵,通常會先以大火煮到沸騰,再調整到小火煎煮,且依照不同藥材,煎煮時間也會不同。

服藥時間 應依照藥性區別

藥師進一步說明,像是熟地、何首烏等根莖類藥材,第一煎間時間建議為一小時,第二煎時間則為半小時。另外,服藥時間也要注意,應在飯前或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服用最佳;若為補陽或補氣藥,應選擇早上睡醒時服用,補陰或補血藥則在睡前服藥療效較佳。

刺激腸胃藥材 飯後服用不傷身

要注意的是,若是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的祛痰藥,或對腸胃較刺激的中藥材,則選擇飯後服用,才能避免不適症狀發生。藥師提醒,除了自行煎煮外,其實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代客煎藥服務,只要遵循正確煎藥原則,就能讓中藥材發揮最大療效。

味精對人體無害?聽專家這樣說

(網上圖片)

很多人都不愛吃味精,甚至有人會出現所謂的「中國餐館症候群」,但是又有很多婆婆媽媽喜歡用味精,覺得不加味精,菜餚就不夠味;到底味精對人體有何好處與壞處?有哪些人確實是要少吃呢?

味精對人體的傷害並不大

化學系教授表示,味精就是麩胺酸鈉,也稱為MSG,是一種麩胺酸的鈉鹽,麩胺酸又名麩酸,是一種胺基酸,但不是必須胺基酸,其實人體本身自然就會產生麩酸,流汗時電解質就有鈉,所以,絕大多數情況而言,味精對人體的傷害並不大。

麩酸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

嚴格來講,麩酸是人體所需要的物質,教授進一步表示,因為麩酸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在食用量過高時會產生敏感現象,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增加很多,而會有「中國餐廳症候群」,也就是會產生肩頸僵硬不舒服的感覺,但是一、二小時後會慢消失。

鈉含量高對心血管疾病有壓力

教授說,一餐味精用量達600毫克,就可能發生「中國餐廳症候群」;如果用餐時味精加太多,鈉含量會過高,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會造成壓力,對血壓與腎臟也都不好,而有氣喘者也比教容易誘發氣喘。

一餐吃超過600毫克味精就有問題

大致上而言,味精不是有害物質,教授強調,不論歐美,味精都是可添加的物質,至於一天不可吃超過多少限量,則因種族不同而異,對味精敏感的人,通常一餐吃600毫克就有問題,三餐若是吃1800毫克就偏大;但是正常人承受到3000多毫克也不算量大。

心血管疾病、中國餐廳症候群、氣喘者不宜吃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曾有動物實驗顯示,老鼠食用鹽巴致死劑量大約只要6公克,而食用味精的致死劑量則是要15公克;所以,對動物而言,味精不如鹽影響大。教授則是提醒,雖然麩酸是身體中所需要,但也不要大量,而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國餐廳症候群及氣喘病人,就不宜多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118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