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叫做「人老腳先老」。腳位於人體位置的最低處,承載著全身的重量,步履輕快,精神充沛,是人體氣足神旺的表現,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精神百倍的感覺。
而當人感到精神疲憊的時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腳發沉無力。可見腳的健康狀況關係到整個人體的健康狀況。腳部保健則是養生延緩衰老的好方法。
「人老腳先老
腳健人長壽」
1、太溪穴:補養腎臟
穴位: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做法: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
功效: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2、照海穴:緩解咽喉乾燥
穴位: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方法: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功效: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
3、內庭穴:祛胃火
穴位:第二趾與第三趾的分叉處,對手腳發冷,體虛多汗,臉部神經比如牙疼有顯著緩解效果。
方法: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
功效: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4、湧泉穴:滋陰降火
穴位: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
方法: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
功效:《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
5、大敦穴:清醒頭腦
穴位:足厥陰肝經,此穴在大拇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關節的外側趾背上。
方法: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吐氣,每日就寢前重複10此左右。
功效:主治肋脹痛、胸滿、嘔吐、腹瀉、疝氣、尿閉、腰痛等。腳拇趾是一般所說「肝經」的起始處,肝經由此到肝臟、腦、眼等依序。因此指壓「大敦」的話,能使頭腦清晰、眼睛明亮。
俗話說「人老腳先老」,腳部保健則是養生延緩衰老的好方法。每天可以按按腳上的穴位,補腎、祛火......快點告訴你身邊的親友們吧!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諮詢醫生指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20955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