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該如何預防?別怪我沒說!
什麼是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動脈由近端向遠端供給組織血液,而靜脈則把血液由遠端回流回心臟。在人體的下肢有兩種靜脈系統,一種是深靜脈,一種是淺靜脈,深淺靜脈通過交通靜脈相互連接.靜脈內具有單向瓣膜使血液只能從遠端流向近端。
由於遺傳,重體力勞動,長期站立,外傷,多次妊娠,深靜脈血栓等因素會導致瓣膜關閉不全,從而出現血液回流阻力增大甚至倒流,這是靜脈曲張發生的最主要機制。長期返流會使得靜脈壓力增加,日積月累會引起靜脈擴張扭曲,稱為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長期不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病肢的淤血越來越重,病肢有酸脹、麻木、睏乏、沉重感,容易疲勞,合併血栓性靜脈炎會導致劇烈疼痛。長期發展,小腿下部和足部(足靴區)皮膚可出現萎縮、脫屑、色素沉著、濕疹及慢性潰瘍,潰瘍長年不愈,嚴重影響下肢功能,就是我們常說的「鐮瘡腿」、「老爛腿」,嚴重的會出現急性出血,需要手術止血,治療起來較多困難。
(1)影響腿部美觀
靜脈曲張除了影響腿部美觀外,發病初期,病人多有酸脹不適和疼痛;後期受損靜脈隆起,擴張迂曲,以小腿大隱靜脈行程為重。
(2)靜脈損傷
長期靜脈曲張的病人靜脈壁薄弱,靜脈壓較高,加之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組織萎縮,曲張靜脈凸現於皮下,輕度損傷即會引發潰瘍,而且易損傷靜脈壁。
(3)水腫合併濕疹
由於靜脈淤血引起組織水腫加重,進而發生皮膚濕疹性變化。
(4)潰瘍
皮膚瘙癢,病人會情不自禁的抓撓,加重濕疹,出現糜爛以及潰瘍。病程長者常有皮膚萎縮、脫屑、瘙癢、色素沉著、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甚至濕疹和潰瘍的形成,有時可能並發出血及血栓性靜脈炎。
(5)壞死
這種潰瘍多發生在內踝上部和小腿內側下1/3處。由於組織供血不足,潰瘍組織周圍變薄,皮膚發黑變硬,潰瘍長久不愈,愈後易再復發。
靜脈曲張日常預防:
1、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位的姿勢,步行可以利用小腿肌肉的泵作用來促進靜脈回流。
2、抬高下肢能夠緩解水腫等症狀。
3、穿戴帶有壓力梯度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
多發生於持久站立工作或重體力勞動者,如售貨員、教師及搬運工、軍人等。女性生育多胎者及明顯肥胖的人也較多見。
靜脈曲張健康指導:
女性(尤指產婦)、長久站立者(每天大於6小時)、肥胖者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預防靜脈曲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抬腿,靜脈曲張是因靜脈無力將血液送回心臟,因此抬腿有助於減緩病症。
2、墊高床尾,有助於睡眠時血液回流。
3. 不穿高跟鞋。
4、保持理想體重。
5、小心服用避孕藥,某些避孕藥可能引起這種問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