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降壓藥誤區太多啦,子女快轉給家中的老人看!

情感生活| 2016-07-24| 檢舉

老人吃降壓藥誤區太多啦,子女快轉給家中的老人看!

歲數大了得了高血壓,吃降壓藥就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必修課」。年齡讓老人對自己的身體非常不自信,對藥物非常依賴,也容易上當受騙!

憑感覺用藥——錯!

血壓的高低與症狀的輕重不一定有關係,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沒有症狀。有些人血壓高,仍沒有不適的感覺,直到發生了腦出血,才有了「感覺」。

高血壓是用血壓計測出來的,不是感覺出來或估計出來的。因此,沒有不適感覺,並不能說明血壓不高;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測量血壓,如每周至少測量血壓1次,不能「跟著感覺走」估計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非同日3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不願意過早服藥——錯!

降壓藥不會產生耐藥性。除非早期的輕度高血壓,通過嚴格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壓達標者不需要用藥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藥治療獲益越大。

血壓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損害,其遠期預後越好;不要等到發展到心、腦、腎臟器損害時再用藥,那時,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血壓正常就停藥——錯!

有些患者服藥後血壓降至正常,就認為高血壓已治癒,而自行停藥。高血壓不能治癒,只能控制,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降壓藥,「堅持服藥是高血壓患者的長壽之路」。停藥後,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

迷信保健品、保健儀器——錯!

實際上,保健食品、飲品及降壓器具如降壓枕頭、降壓手錶、降壓項鍊、降壓帽、鞋墊等,大多不具備明確的降壓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壓作用也很輕微,不能達到治療目標,還造成延誤規範治療的時間,最終危害健康。

自行購藥服用——錯!

有些人患高血壓後,不按醫囑服藥,偏信廣告中的「好藥」;有些人認為價格越貴的藥越是「好藥」,一味追求那些新藥、特藥;有些人看別人服用什麼降壓藥有效,就照搬過來為己所用,自行購藥服用。這些做法都是盲目、有害的。

血壓降得越快越低越好——錯!

有些人認為血壓高了,降壓應該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實不然。除非血壓急劇升高導致危險、必須快速降壓外,其他情況下血壓並不是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一般來講,降壓治療要掌握緩慢、平穩的原則,4~12周達到目標值。血壓下降過快、過低,易發生缺血性事件,甚至並發腦梗死等嚴重後果,尤其對老年人而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873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