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使日常活動變艱難不便

雨夢| 2016-07-21| 檢舉

心臟衰竭,過去是無藥可治的心臟疾病,患者會隨著心臟逐漸衰弱而逐漸走向死亡。

廣告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漸進式變得衰弱的疾病,其真正的定義是因心肌逐漸變弱,導致心臟無法供應足夠血液給身體各器官所需,進而危及性命的疾病。

對很多馬來西亞人來說,心臟衰竭並不是熟悉的心臟疾病,很多人都知道心血管阻塞、突然性心臟病,但對心臟衰竭的認知卻非常少,更別說每年有6~1010%人因心臟衰竭而住院的嚴重情況。

國家心臟中心

組心臟衰竭護理團隊

隨著大馬人各種慢性疾病的大幅增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這些都會導向心臟疾病的慢性病,使到心臟衰竭的發病率日益提高,但每10人當中,僅有1人能辨識是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的症狀包括嚴重呼吸困難、腳踝腫脹、體重快速增長及活動困難等,如爬樓梯這些簡單日常活動給都無法負荷。數據顯示,76%患上心臟衰竭的患者日常活動都會變得艱難與不便。

廣告

推行心臟衰竭醒覺運動

為了提高患者及民眾對心衰症的醒覺意識,國家心臟中心與Novartis集團推行了一項名為「Keep it Pumping(保持心臟跳動)」的心臟衰竭醒覺運動,希望藉此提高公眾對心臟衰竭的認知,包括教育人們心臟衰竭的相關症狀、發病率及嚴重性等,同時也幫 助患者應對這個疾病。

出席者包括國家心臟中心資深心臟專科顧問醫生周順平、心臟專科部門主管拿督艾再阿占阿都拉欣、Novartis集團(馬)特許經營主管蘇珊格魯伯。在這項運動上,也推介了該公司所引進的心臟衰竭新藥ENTRESTO(LCZ696)。

周順平表示,在明白心臟衰竭患者所面對的挑戰後,該中心推行了一項心臟衰竭患者護理計劃,由心臟專科及專業護士組成一個團隊,負責照料心臟衰竭患者。團隊也會配合其他部門,協助減少患者住院天數及非計劃性再住院的次數,並且提高生活素質。

他表示,研究顯示,疾病管理計劃能夠減少心臟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患者再入院的幾率高達30%,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良好管理疾病,患者就可以減少入院幾率。

會不斷復發,存活率最多5年

他說:「被確診為心臟衰竭的人,他們的存活率最多是5年,有的甚至少過1年。以平均1%的人口患病率來計算,國內目前的心臟衰竭病人人數大約是30萬人,以國家心臟中心統計來說,約10~20%的病人都是定期住院,因為它會不斷復發,令患者呼吸困難而需要入院治療。」

由其他疾病所引發的併發症

心臟衰竭不是單一疾病,它是其他疾病所引發的併發症,這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肌病(心弱)及心臟瓣膜病(瓣膜無法運作,影響心臟功能)。

因此,在治療患者時,會先找出致病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如心肌症與瓣膜病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雖然那同樣都引發心臟衰竭。控制及舒緩症狀是治療心衰的關鍵,從而減少入院幾率,提高存活率。

當藥物無法控制病情就須動手術

不過,周順平也坦言,心衰是無法治癒的,醫生能做的只是找出病源及配藥,當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時,就必須在體內植入儀器或動手術,如人造瓣膜、人造心臟,甚至心臟移植。

儘管醫生可以做的有限,但他忠告病人也必須做好管理工作,包括了解自己的狀況,調整生活方式,如奉行少油、少鹽的飲食及減少激烈活動,最重要的是服從醫囑,定時吃藥,而非覺得自己情況好了,就自行停止吃藥,最終又需要回到醫院。

為病人擬定管理計劃

他說,國家心臟中心因心臟衰竭入院的病人與年俱增,從2009年的363人,增加至去年的961人,雙倍增加,為此該中心在2014年開闢了一個心臟衰竭診所,專門護理心衰病人,有一支專司護理隊伍照顧病人。

「除了臨床照顧,護理人員也扮演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為病人提供各方面諮詢,包括飲食、運動、復健、藥物等,為病人擬定管理計劃,避免病人出院後因照顧不好而再度入院。」

在未有治癒療法前,藥劑公司都會不斷開發新藥,也會讓醫院參與新療法試驗。周順平也說國家心臟中心的確會讓一些病人接受新藥試驗性計劃,而病人也可能對這些試驗性療法有反應,但所有新藥都需要時間去驗證及追蹤病人的情況,所以並不是短期內可以看到效果的。

心臟衰竭的主要挑戰

.歐美每年有100萬人因心臟衰竭入院,占了住院比率的1~4%

.平均住院天數是5~10天

.在每4名出院病人當中,有1人會在30天內再次住院

.約46%的病人在出院後的60天內重新入院,40%患者在1年後死亡

心臟衰竭症狀

.呼吸困難

.液體積聚以致四肢浮腫

.嚴重疲累

.咳嗽/喘息

.噁心

.水腫以致體重增加

.嚴重時晚上無法入睡,需要用幾個枕頭墊高

你有心衰竭嗎?

左心衰竭

.輸出的血量不足:頭暈、小便少、手腳冰冷、運動時心悸

.心臟內壓變高:半夜咳嗽、無法躺下

右心衰竭

.腳腫、眼皮腫、腹脹、頸動脈怒張

控制好血壓

患心衰症幾率減半

國家心臟中心心臟專科部主管兼心臟專科顧問醫生拿督艾再阿占阿都拉欣表示,心臟衰竭除了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也對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負擔,因為他們並沒有對心臟衰竭有充足的認知,也不了解如何防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心臟衰竭的死亡率超過某些癌症。

他說:「尤其在心血管疾病偏高的大馬,可能導致更多的心臟衰竭病人出現。令人擔心的是,超過半數因心臟衰竭而住院的患者,都會在6年內死亡。」

大馬三高一胖人數不斷上升

心臟衰竭是其中一種老人病,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日漸嚴重,患心衰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每5年公布一次的馬來西亞健康調查報告,「三高一胖」的人數高居不下,也間接導致我國心臟疾病的人數不斷上升。

艾再表示,雖然在醫學進步下,心臟病的死亡人數是降低了,但卻有更多人因為各種心臟疾病而損壞了心臟,帶來許多後遺症。

他表示,在過去20年間,雖然有接近1000種心衰症新藥開發,但只有20種獲得批准使用,但無可否認的是,一些新藥的確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

根據亞洲心臟衰竭猝死率統計報告指出,大馬人因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猝死率,已經占了我國三分二的死亡原因。而導致心衰症的3大原因,除了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之外,心臟瓣膜是第三個主要原因。

因此他提醒高血壓患者,若能控制好血壓,患上心衰症的幾率會也就會減半。

新藥可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另一方面,艾再也提到LCZ696心臟衰竭新藥試驗,共有47個國家參與,大馬也是其中之一。結果顯示LCZ696可以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減少21%的住院率,以及降低16%所有死亡率風險。

「總的來說,新藥是幫助減少心臟衰竭藥物,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20%,或延遲第一次心臟衰竭病發的入院時間。」

此外,蘇珊格魯伯表示,目前全球已經有26個國家批准使用LCZ696,而大馬是在今年批准使用。目前已經有約100名大馬患者服用中,屬於第一級藥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828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