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實用,中醫:常按三穴位,氣旺血足,祛血虛,調腑臟!
2016-07-08 01:27
中醫所謂血虛,與貧血不完全一樣,但血虛是造成貧血的重要原因。血虛貧血一般表現為面白無華、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等。中醫認為,血的生成和調節與心、肝、脾、腎等臟腑關係密切,臟腑功能充分發揮,則氣旺血足,所以治療血虛最重要的還是調理腑臟。
膈俞穴+足三里穴+血海穴
生血調血,引血歸經
膈俞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是八會穴之一,為血會,「諸經之血皆從膈膜而上下,又心主血,肝藏血,心位膈上,肝位膈下,交通於膈膜,因此血會於膈俞」。故此穴可調理血分,治療血證。
足三里穴
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按摩足三里穴可調節身體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脾胃為後天之本,後天強健,陰陽調和,氣血才能旺盛。
血海穴
是足太陰脾經腧穴,意指本穴為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在功能上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是治療血虛諸症的首選穴。
對症調養功效
膈俞穴調理血分,足三里穴調和氣血,血海穴引血歸經。諸穴相配,可生血調血,是治療血虛諸症的最佳組合。
【超簡單按摩法】
步驟一、按揉膈俞穴2分鐘
【取法】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按法】用拇指指端按揉穴位,每次2分鐘,每天1~2次。
步驟二、按揉足三里穴30~40下
【取法】在小腿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按法】用拇指用力按壓穴位,並順時針揉動15~20下,再逆時針揉動15~20下,雙腿交替按摩,每天2~3次。
步驟三、按揉血海穴3分鐘
【取法】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按法】拇指彎曲,用拇指指尖按揉穴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3分鐘。每天上午9~11點脾經經氣旺時按摩效果最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