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難忍?手把手教你如何護理!

情感生活| 2016-07-16| 檢舉

膝關節疼痛難忍?手把手教你如何護理!

生活越來越好,疾病可沒越來越少。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2億人患有膝關節炎,幾乎每10人中就有1個啦!要知道,這數據還不包括那些常年堅忍不去醫院的人和自知已患病卻不當回事的人。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膝關節疾病患者的增多呢?

罪魁禍首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暴飲暴食導致體重的不斷增加,給膝蓋造成沉重負擔;

劇烈運動造成創傷性關節炎;

受涼受凍+潮濕環境使膝蓋落下「濕病」。

中醫推崇冬病夏治,春夏養陽,可緩解冬日「濕病」來襲的痛苦。特別是類風濕疾病,在這治病的好時機,我們該怎樣防治膝關節炎呢?

一、起居篇

1、少蹲少跪

數據顯示,膝關節患者女性比男性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女性一生中下蹲的次數較多,而蹲和跪對膝關節都有不小的毀傷力。

因此,要少做恆久蹲跪的行動,儘量別蹲著做家務或跪著擦地板;喜好打太極拳的老人,也不要蹲得太低。

在站起和坐下時,先讓膝膝蓋輕細得當的重複彎曲幾下,再站起或坐下。

2、備一套護膝

膝蓋受涼、受凍會誘發膝關節炎症,因此要細緻保暖,儘量別讓它感受到濕氣。戴保暖型護膝,是輕便有用的保護膝蓋的方法。小健提醒:可以幫助腿部用力的活動護膝,最好只在活動時佩帶,平常就別戴了,以膝蓋對它產生依賴,變得越來越脆弱。

3、鞋底別太薄

活動時最好穿安寧、有彈力的活動鞋,以淘汰膝樞紐關頭壓力。一樣尋常生存中,鞋跟以2~3厘米為宜,鞋底不宜太薄,不然過度的擠壓和震動會傷害膝蓋。

二、推拿篇

1、按揉「護膝穴」

推拿腿部穴位:膝蓋外側的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內側的血海(下肢繃緊,膝樞紐關頭上側肌肉最高處,內為血海)、後側的委中(膝蓋後側膕窩正中間)為主,三個穴位輪番按3次,每次一分鐘,以微微酸脹為宜。

2、點揉痛點

如膝蓋四周有壓痛點,可用拇指、食指按揉壓痛點,如膝關節里側、髕骨下及膝後膕窩等。每個痛點的點揉力度均由輕至重,再從重到輕揉約1分鐘,可促進痛點炎症環境。

3、捏股四頭肌

用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拿捏股四頭肌(即大腿前面豐盛的肌肉)約3分鐘,以微脹為度。

三、飲食篇

1、控制食慾

肥胖是膝樞紐關頭的大敵,要想保護好膝蓋,就別讓脂肪成為膝蓋的包袱。儘量食用低油、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英國《逐日郵報》列出減肥成果最好的9種食品:紅辣椒、大蒜、肉桂、海藻、雞蛋、檸檬、蘋果、水、綠茶。

2、多吃鈣含量高的食品

鈣對骨骼的作用大家小時候都聽說過吧,多吃奶成品(如鮮奶、酸奶、奶酪)、豆成品(如豆乳、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帶、蝦、魚等海產物,同時多曬太陽以促進鈣吸取。

四、活動篇

1、運動要適當

許多患者膝蓋毀傷是運動不當造成的。好比,平常很少活動的人忽然劇烈活動,這對膝蓋的破壞性非常大。

平常活動少,腿部肌肉氣力弱,膝關節就很脆弱,再加之活動對其造成的劇烈打擊,容易導致膝關節受損。因此,要選擇得當自身條件的活動,實事求是,循規蹈矩,恆久鍛鍊。

2、護膝運動多樣化

快走、慢走、朝前走、倒退走,和室內腳踏車、游泳、高抬腿等活動的多元組合,是護膝最好的活動方法。

而爬山、跳繩、爬樓梯、下蹲、跑步,尤其是下山和下樓梯時,膝樞紐關頭承受的壓力最大,超重者應儘量拒絕這些活動,可以改為游泳、騎單,同時細緻訓練大腿力氣,以分管膝關節的壓力。

小健提示,運動時如稍感不適,應量力而為,立即休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756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