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夫(微信公眾號:humanspine)本文只是從骨外科的角度去剖析頸肩部、腰酸背痛、手腳麻木、無力的解剖原因,如有錯漏請指正。
圖. 脊柱的正面、側面和背面
脊柱其由33塊椎骨 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形成序列(圖1.);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神經。
脊柱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可使軀幹保持直立、彎曲與扭轉)。脊髓是控制四肢感覺運動與膀胱直腸等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 脊椎的三柱概念 脊椎作為具有支持和運動功能能的整體,傳統的看法是將其分為兩部分。前方的椎體和椎間盤主要擔負支持和穩定的功能,後方的椎弓和各突起主要擔負肌力的傳導和運動的完成。臨床上往往視脊柱的穩定性為第一考慮要素。
頸椎位於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頸椎共有7塊頸椎骨組成,除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外,其他頸椎之間都夾有一個椎間盤。第一、二頸椎相關節,最靈活,人的點頭和轉頭主要靠這兩個關節。
頸椎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
在胸腔後,分12塊,形成脊椎中間部份,具有承受重力、緩解衝力、支持脊神經及血管等作用,活動性較小。頸肩部勞損一般經休息或物理治療可以好轉,但是經常性的不適,手腳麻痛、無力、行走不穩和頭暈就要注意是否有頸椎病。
胸椎後凸畸形常見於人體退變,先天性畸形、特發性畸形、胸椎結核等疾病,常引起後背或胸前區痛。
腰椎是人體活動度大魚承重大脊柱部分。腰肌勞損也是很多人容易罹患的疾病,經常是過勞、腰部扭傷或急性損傷留下的後遺症。
活動多的節段如腰4/5,腰5/骶1容易發生退變,引起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等。神經受壓後往往會出現腿腳麻痛無力。
骶骨是構成盆腔的主要骨性結構,活動性較小,一般腫瘤侵襲會有大小便問題和會陰部麻木。
在人體肌肉和骨頭無法代償負荷時,退變脫出或增生組織壓迫神經或其他疾病侵襲神經時就會出現神經麻痛,這時已經是疾病的中其表現了。
值得注意,現代生活中,不注意鍛鍊,肌肉強度差也容易造成肌肉勞損或損傷,比方說睡一天渾身酸痛。加強鍛鍊,肌肉會保護骨頭,骨頭會保護神經。
李大夫(微信公眾號:humanspine)歡迎關注本頭條號!
歡迎大家諮詢,我會在工作空餘時間回復您!
由於時間關係,本文只是從骨外科的角度簡單剖析頸肩部、腰酸背痛、手腳麻木、無力的解剖原因,如有錯漏請指正。
健康 養生 投訴
分享到:
收藏
相關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708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