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做背,百病消退!人體最大的保健福地,被你忽略太久啦~

夏季做背,百病消退!人體最大的保健福地,被你忽略太久啦~

2016-07-05 18:15

有養生習慣的人一般對自己的飲食都會很注意,也會注意按摩和運動,但是卻很少注意到養護自己的背部,一方面是因為平常自己摸不到,另一方面是確實對中醫不了解。

人體背部作為人體面積最大的一塊養生福地,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陽經」,所以對於陽氣虛弱、代謝減緩的老年人來說,養好背部就等於養全身。

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做後背,做的是五臟六腑,調的是我們的心,肝,脾,肺,腎。

▲ 艾灸背部「陽經」。

?

春夏曬、秋冬暖,

夏季做背,百病消退!

「背宜常暖」是指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襲,誘發病症。

★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

可起到補充人體陽氣的作用。清代曾有人指出,「背為陽,心肺主之」,曬後背還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有裨益。此外,春天曬曬後背,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曬背的最好方式是穿著背心,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最好在9點之前,陽光不太烈時曬背,不要太長,以1小時左右為宜。

在曬太陽時,還可以摘掉帽子,讓陽光從頭頂的百會穴進入人體,效果更好。

★秋冬防止背部受寒,預防誘發病症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風濕性關節炎、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

天氣變冷時,老人除了穿一般的棉襖外,最好再穿一件緊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

弄清背部反射區

針對性調理

▲ 背部反射區,點擊查看大圖

1.大椎突出、色素沉著

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長痘: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2.肺區問題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候嚨,干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3.心區問題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4.肝區問題

肝區明顯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乾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灑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後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5.脾區問題

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鬆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6.腎區問題

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腎氣不足,易脫髮,性冷淡,下肢循環不好。

養背方法多

搓背、捶背、撞背、捏脊

(1)捶背:止疼、活絡

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捶背有拍法和擊法兩種,站著、坐著都可以,可以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前者用虛掌拍打,後者用虛拳叩擊。

捶背時沿脊柱兩側進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要動作協調、節奏均勻,宜輕不宜重。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鐘60~80下為宜,每日1~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

▲ 輕捏頸,輕敲背

(2)搓背:防止感冒

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濕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

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3)撞背法,通全身氣血

雙足與肩同寬,背靠牆壁站立,約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鬆,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然後進行撞擊。

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於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可提昇陽氣,調節內臟,能使全身氣血通暢。不過需要注意,撞背健身最好先確定頸腰背沒有明顯疾患。

▲ 撞背

(4)捏脊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可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複5-10遍。

其實,不僅是小兒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來治療保健。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 捏脊

不過中老年人應該要注意,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哪種養背方式更適合你,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養背的效果呢,不能盲目哦~

專注多年食療養生、海參滋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606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