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苦參,肛腸疾病中的「萬金油」
2016-07-02 08:52
隨著中藥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中藥苦參對治療肛腸各類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藥效顯著與否與其藥物濃度及給藥方式有關。
苦參,也稱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苦骨、川參、鳳凰爪、牛參。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等地方。
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滴蟲性炎等。
在現代藥理學看來,苦參具有抑菌、抑制神經中樞及抑制過敏介質釋放等作用,在肛腸各類疾病的治療上顯示其不同程度的藥理作用。
1、大腸癌
大腸癌發病率在近幾年飛速上升,這成為了城市生活人群最致命的威脅之一,大腸癌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結腸癌多為間歇性疼痛,而直腸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大腸癌患者常表現為大便溏薄,大便出血,大便膿血等症狀。
對於術後不宜化療或者不宜手術的人群,可用中藥治療的方法緩解,並且在所用藥物中均加入苦參輔助治療,能使病情得到很好的穩定。
2、肛門濕疹、肛門瘙癢
中醫學認為,肛門濕疹多屬「濕熱」證型,故在治療方面多以清熱祛濕、殺菌止癢為主。
研究表明,在肛門濕疹的中藥坐浴方中加入適量苦參很夠更加有效地達到止癢祛濕的作用。且作用方式以苦參敷料更為有效。
3、慢性潰瘍性腸炎
慢性潰瘍性腸炎分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和慢性潰瘍性直腸炎,這兩種疾病均採用灌腸的方式,在灌腸液中加入苦參,一個療程以後(一個月左右),在抑菌抗炎方面的效果更佳顯著。同時也可以採用中藥苦參煎煮內服的方式,也能緩解病情。
4、肛竇炎、痔瘡、肛裂
這幾種疾病採用中藥坐浴的方式都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或者在所用的藥膏上面混合進入苦參煎煮後的濃縮液再塗於患處,能達到更好的消炎殺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5、腸炎性瘧疾
苦參具有很好地清熱抗菌、殺蟲作用,患瘧疾後會出現黃白色黏液便,甚至口服抗生素無效,而內服含有苦參的中藥過後,除能緩解病症外,還能避免抗生素所帶來的一系列副作用。更好地保護腸道,保證腸道菌群的比例不受破壞。
苦參的藥物濃度及給藥方式:
苦參對肛腸各類疾病都能有效治療,對於不同的病症,苦參的加入量、藥物濃度、給藥方式都應該加以慎重斟酌選擇,藥物濃度適當偏高。研究表明,由於肛腸疾病位於身體下部,故口服苦參的方式不容易達到作用效果,最好是將苦參以坐浴、灌腸、貼敷等方式直接作用於患處,才能發揮苦參的藥效。
健客網專稿,轉載請註明健客網。
看在小編這麼辛苦的份上,搜索微信訂閱號「健客肛腸(jk-gangchang)」,加個關注再走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