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素食越吃越健康?心臟哭了!

全素食越吃越健康?心臟哭了!

2016-07-01 18:57

點擊上方藍色「心之家」,向權威心血管專家提問

現如今,就跟每天時興曬幾萬步數一樣,如果你不說自個兒已然發展到全素食的高級階段,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

也難怪,隨便搜索下「素食」的關鍵詞,放眼皆伴隨著「益壽延年、減輕體重、降血脂、降血糖」等等美好的字眼,「全素食」這三個字更是讓人感覺自帶三分仙氣。而蔬菜儼然成了健康食品的代名詞,很多人開始修改自己的食譜,希望讓自己多吃些青菜,少吃點肉。

但是,面對這麼強大的健康流行趨勢,心臟哭了:「全素,我們不約!!」

長期食素很「傷」心

的確,在以往,醫生們總是告誡心血管病患者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水果,以降低膽固醇,但是這並非是讓你長期食素甚至全素。

專家指出,很多人認為拒絕吃高脂肪的肉類食品能徹底遠離心臟病,然而真相卻正好相反。人如果長期只食用蔬菜和水果等低脂肪食品,會導致體內糖類過高,使得人體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幫助消化糖類,從而會引起體內一系列變化,如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等等。這些變化會損害血管,最終結果就像常年患有高脂血症一樣,引發心臟病。

如果長期食用低能量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會導致體內缺乏相應的優質蛋白,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蛋白,從而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對於預防心臟病也不利。

護心建議:王隴德院士曾提到健康膳食的「十個網球原則」,根據此理論,如果把每日攝入的全部食物分成十份的話,肉類要占一份。對心血管危害最大的是膽固醇,主要從紅肉中的飽和脂肪轉化而來,而雞鴨禽肉、魚、海鮮等白肉飽和脂肪含量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在健康飲食結構的基礎上,可以白肉替代紅肉。

素菜葷吃不降脂

「不是都說吃素降血脂嗎,怎麼我吃素血脂反倒升高了?」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不在少數,究其因不難發現,很多人雖然吃素,但是「重口味」卻沒有改,基本上所有素菜都是用油炸、熱鹵等烹調方式,長期攝入「高油、高鹽」食物,看著體重輕了,但血脂卻升高了。

當下很多人為了素菜的口味,就想出了素菜「葷吃」這個辦法。通過煎、炸等手法,用素食做水煮「魚」、水煮「牛肉」、回鍋素肉等「重口味」菜品,達到以假亂真的境地,但卻在無形中增加了「油、鹽」的比例。

專家表示,這種吃法不但與素食者追求健康的目的背道而馳,而且反倒會讓人容易在「素食外衣」的「掩護」下,毫無顧忌地吃得更多,更加容易攝入過多的油和鹽,也更加不利於健康。

降脂建議

1、運動還是運動。走路、跳操、跳舞、健身房訓練等都可以,有教練指導更好。肌肉運動可以消耗血液中的血糖和脂肪酸,增強肌肉可以幫助改善血糖和血脂上升的情況。

2、炒菜少放油,少喝肉湯。炒菜油的成分就是甘油三酯,含量高達99%以上,多吃它對控制血脂不可能有好處。

3、戒掉甜品,吃點雜糧。精白米麵升高血脂的力量相當強,建議一半白米白面換成雜糧。因為,一方面澱粉本身變成葡萄糖被吸收之後,就可以合成甘油三酯;另一方面精白澱粉攝入後引起餐後血糖大幅度上升,又會降低身體分解脂肪的能力。

4、正餐要有蛋白質。多吃蔬菜是好的,但是淡烹調的魚肉、去皮的雞肉也可以繼續吃。適當增加奶類和豆製品,保證膳食中的蛋白質攝入量不下降。

吃素未必瘦下來

你知道常見食材中的能量冠軍是誰嗎?還有脂肪冠軍?它們是植物油!

植物油統領著它的這些個親支近派,花生、核桃、芝麻、炸薯條、油餅,當仁不讓地占據著能量和脂肪含量排行榜的前列,牛肉、羊肉、豬肝、雞蛋、牛奶則一一敗下陣來。還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冠軍呢,麵包、米飯、豆子、糖果、飲料,這些個供能高手、體內脂肪的強援無不占據素食者餐盤之半壁江山。

誰說素食者一定會瘦?冠軍們可是不答應。

此外,很多素食愛好者都熱愛水果,每天三餐之外還要吃不少水果。但他們往往會發現,儘管水果素有健康之名,卻沒有給他們帶來苗條。這是因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視。

建議: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應當相應減少正餐或主食的數量,以達到一天當中的能量平衡。否則,額外增加一兩百千卡的能量,天長日久怎能不胖呢。

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額外飲奶或喝酸奶的時候,也要注意同樣的問題。很多蛋奶素食者喜歡吃奶酪,調味時加入大量奶酪粉,這也會增加膳食中的熱量。

明白了吧,純粹素食主義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美好,還是老祖宗那句話說得好——「過猶不及」,吃蔬菜並非保持身體健康的單一途徑,而過量的食用乃至改變自己的食譜,還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均衡的攝入各類營養元素,制定平衡合理的食譜,才是健康生活的最好辦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551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