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自古以來民間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稱其有明顯的解熱、抗菌及消炎作用。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人們為了避暑降溫而貪吃雪糕、冷飲等寒涼之品,所以很容易導致「胃中虛冷」。而生薑具有昇陽、助陽、溫中祛寒的功效,所以古人倡導夏季吃薑,以溫胃散寒,解除胃中的虛冷。
「夏吃薑」主要針對脾胃虛寒之狀而言,但由於生薑中含有大量姜辣素,如果空腹服用或者一次性服用過多,會給消化系統帶來很大的吸收壓力,還會刺激腎臟,引起口乾、喉痛、便秘、虛火上升等諸多症狀。
因此夏天食用生薑並非多多益善,儘管生薑的好處很大,不過夏季服用同樣要適可而止。每次食用10 克左右生薑最好。
夏季吃薑適合人群
體質偏寒者
體質偏寒者通常會有平常怕冷、手足發涼、吃冷食後易腹瀉等症狀,這些人很適合多吃薑,因為姜性溫,可以用來溫中驅寒。
因此身有寒症之人,常食用姜可用來調整體內的寒涼。
胃寒者
夏季天氣熱,常吃冷飲和涼性的水果,容易造成寒涼侵胃,尤其是胃寒者,喝點薑糖水,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食欲不振者
夏季天氣炎熱,當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點嫩薑,可增加食慾。
風寒感冒患者
受寒的情況下喝點薑湯,可治療風寒型感冒。
不過不適合風熱感冒,因為生薑屬於溫熱藥,風熱感冒吃它就如同火上澆油。
夏季吃薑不適合以下幾類人
手腳心發熱的人
這類人屬於陰虛體質,是體內津液不足所導致。而生薑性溫,會容易耗損津液,加重陰虛的程度,使津液虧損得更厲害。
眩暈耳鳴的人
這類人一般由於肝火過旺所致,本來就陽熱亢盛,如果再吃過多的姜,相當於「火上澆油」。
肝炎病人
一般情況下,肝炎患者都是忌吃薑,姜所含的姜辣素可使B型肝炎患者的肝臟細胞產生變性、壞死,肝炎性細胞浸染,從而導致肝臟的功能失常。
所以,B肝患者吃薑可能會加重病情。
口臭的人
中醫認為口臭是由胃熱所致,胃熱的人吃會加重胃熱,甚至引起牙痛、頭痛、痔瘡出血等症狀。
便秘人群
便秘多屬於腸熱,此時如果過食生薑,也會加重症狀。
咳痰較黃的人
痰黃的人是因為肺熱肺燥,生薑性溫,食用姜易加重症狀。
脫髮的人
中醫認為,頭髮與腎有密切關係,老年人腎精不足,腎陰虧虛,頭髮得不到充足的滋養,就會脫髮,生薑性溫,脫髮的人食用,腎陰虛更甚,會加重脫髮症狀。
口腔潰瘍者
口腔潰瘍屬於中醫「口瘡」、「口糜」範疇,治療當以清熱瀉火為主,而姜辛溫,口腔潰瘍者過多地食用無疑會加重症狀。
膽囊炎患者
該疾病的患者應該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此膽囊炎患者最好還是少吃薑。
營養師溫馨提示:
腐爛的生薑有毒性: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並會誘發癌症。
去皮吃還是帶皮吃,要根據具體需要來定,因為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姜肉性熱,所以姜皮性涼;姜肉發汗,姜皮止汗。
譬如受了風寒,喝薑湯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平時喝生薑紅棗茶驅寒,則不去皮。吃大閘蟹用的薑汁可以去皮,以平衡蟹的寒性。
最廉價的小葉子!最好的蔬菜和調味品!暖胃驅寒、抑菌、保肝!
這種葉子了不得,消暑散熱、清心潤肺、活血止血、解毒消腫!
作者信息:
新浪微博:營養師舒蘭婷
微信公眾號:營養師蘭婷
文章中選用的圖片來自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5279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