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便」不是便便乾燥,而是排得不夠爽!要夠暢通、清得夠徹底,務必照著做三天!

| 2016-06-28| 檢舉

便秘,對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本來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如廁。但當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沒有這個意思,怎麼蘊嚷就是下不來,你會馬上想到,呀,我便秘了。

小張姑娘是個大二的學生,記憶中初中就開始了,剛開始是2~3天一次大便,後來間隔時間慢慢延長,到來診時基本都在10天以上才一次大便。平時根本就沒有任何要大便的意思,只是到後面肚子脹,吃東西少。她以為這是正常,也沒有用什麼藥,後來臉上長出了許多痘痘,一打聽別人都是一兩天一次,這才嚇得趕緊上醫院看醫生。小張是患上便秘了嗎?

便秘是什麼?糞便不排,或排出困難,這就是便秘。當然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兩次,還不能戴上這個帽子,我們看看真正的便秘標準是什麼?

國際標準:羅馬Ⅲ診斷標準。這是來自世界許多國家的專家組成的羅馬委員會於2004年制定完成。

在過去的12個月中,持續或累積至少12周並有下列2個或2個以上症狀:

□4次大便至少一次是過度用力

□4次大便至少一次感覺排空不暢

□4次大便至少一次為硬梗或顆粒狀

□4次大便至少一次有肛門直腸梗阻感或阻塞感

□4次大便至少一次需手法幫助

□每週大便次數少於3次,日排便量小於35克

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腸易激綜合徵)的診斷標準。

這個標準簡單說,便秘就是不能日排,或經常排出不暢、不盡、不爽。

國內標準: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和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於1999年5月25~27日在山東省濰坊全國便秘診治會上制定。

便秘不是一個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含義,其包括:

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難。

2、排便困難合併一些特殊症候群,如:長期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完全感或需手法幫助排便。

3、7天內排大便次數少於2~3次。

與國際標準比較,國內標準要相對寬泛,但兩者內容相差不大。

依照這個標準,上面的小張符闔第3條,所以她確實是便秘了。

有個誤區要更正下,一些患者把大便乾燥等同於便秘,便不幹,只要排出困難都叫便秘。

如何清除宿便

最近新訪到一種簡便、經濟又有效的清除方法,發給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

準備:清腸前一天要吃清淡一點,不要大魚大肉,不吃不易消化的纖維,心情愉悅。準備好一壺開水,大概有六瓶礦泉水的量,放入兩勺鹽(湯勺平平的為一勺),攪拌均勻。十點左右睡覺,上好鬧鐘,定在五點五十,保證第二天早上能起得來。

過程:早上五點五十起床,喝一杯溫開水,活動一下,另外燒一壺開水用來兌鹽水。記得衣服穿寬鬆,冬季要注意保暖。準備就諸,在凌晨六點,身體排毒的最佳時間開始喝第一杯鹽水:用昨晚準備好的鹽水兌早上燒開的白水,600ML(相當於一瓶礦泉水的量),溫熱,鹽味和稍微鹹一點的菜湯差不多。因此,喝水應該講究技巧,如果小口小口地喝水,水流速度慢,水很容易在胃裡被吸收,產生小便。所以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滿口),吞嚥動作快一些,這樣,水能夠盡快地到達結腸,同時刺激腸蠕動。

說明:這種濃度不需要很精確,但是一定要保證有鹽味。因為有一定的濃度,腸道會當作血在流動,不會吸收喝下去的水,所以鹽水才有足夠的分量沖洗腸道,最後由大腸排出。為了加速水的流動,防止它在胃裡堆積,這時候一定要加上運動。最有效的是瑜伽三式,每式十次。

第一式:向上拉伸。雙手手指交叉相握,掌心向上,踮起腳尖,全身盡力往上拉升,瑜伽式的腹式呼吸十次,即吸氣時肚子外鼓,呼氣時收腹,這樣腹肌也能很好地參與運動。

第二式:雙手手指還是交叉相握,掌心向上,深吸一口氣,然後一邊呼氣一邊盡力往左伸展,直到氣呼完,再吸氣回來手向上,算一次,再一邊呼氣一邊盡力往右伸展。

第三式:雙手平舉,手心相對,深吸一口氣,左手彎曲向頸,然後一邊呼氣一邊把右臂盡力往右伸展,眼睛平視右手尖,直到氣呼完,再吸氣回來右手彎曲向頸,左手打開,然後一邊呼氣一邊把左臂盡力往左伸展,眼睛平視左手尖三式做完可以繼續喝下一杯。我做了幾次,第一次是喝第二杯水開始排宿便,直喝到十二杯水開排出清便(很清很透明),第二次是從第四杯開始排便,喝完十杯,第三次只喝了八杯就清了,所以說清得越多,宿便越少,你的腸胃越健康。

9 個食物清除宿便,幫你減掉大肚腩!

1、吃黑木耳輔助按摩 加上輔助運動,如腹部按摩等

黑木耳是一種非常好的清腸食物,

經過風乾的黑木耳遇水後膨脹,

會給腸道帶來更多水分。

不過對於排便困難者,

僅吃一頓黑木耳便想解決宿便那是很困難的。

按摩的方法:平躺,以肚臍為中心,

用手掌在直徑 20 釐米的圓周範圍內

緩緩地按摩整個下腹 3~5 分鐘,

每天堅持,會有一定效果。

(圖片翻攝自網路)

2、空腹時喝杯冷牛奶

空腹喝冷牛奶通便的原理,

是因為冷刺激會加速腸道運動;

同時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乳糖,

而 50% 以上的中國人又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

所以喝牛奶後,

乳糖沒有消化就進入了結腸並被迅速排出體外。

3、西梅汁 西梅汁被西方國家稱為「人體清道夫」

西梅當中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果膠和一些微量元素,

而且經常喝一些西梅汁

可以幫助促進腸胃的蠕動,增加排便次數,

可以有效的緩解或者防止便秘的發生。

4、晨起喝杯蜂蜜水 最佳水溫在 60℃

蜂蜜中所含的糖類比較豐富,

可吸取體內水分腸腔裏,有利於排便。

尤其在空腹時進食能加快腸道蠕動。

專家提醒:衝調蜂蜜的最佳水溫在 60℃ 左右,

太熱或太冷的水都會破壞蜂蜜的營養結構。

(圖片翻攝自網路)

5、晚餐 1 個紅番薯

紅番薯含有豐富抗氧化的維他命 C、

β 胡蘿蔔素及超過糙米 2 倍的維他命 E。

其中膳食纖維含量佔 40%,

並有完整、豐富的胺基酸,

可以清理腸胃,治療便祕、排除宿便。

而紅番薯中的白色汁液(黏液蛋白),

則具有降膽固醇、降血脂功效。

紅番薯雖好,每天不宜多吃!

因為紅番薯中的氧化和粗纖維在腸胃中可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

會使人腹脹、打嗝、放屁,

嚴重影響人的消化功能,

而且紅薯含糖量很高,吃多了可産生大量胃酸,

引起腹脹、反酸、胃痛等。

6、飯後吃梨

飯後半小時可以吃一個梨,

梨不但口感很好,而且非常多汁,

富含維生素也是非常豐富的,

而且梨的熱量和脂肪非常低。

每百克有 3 克的纖維素,可以防止便秘

而且飯後吃一個梨可以有效的促進胃腸道的蠕動,

梨當中每百克都有 3 克的纖維素,

可以幫助防止便秘,消化性疾病,

還可以凈化腎臟,清潔腸道,防止便秘,

還可以有效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7、每天不忘吃蘋果

蘋果中的纖維素含量比一般水果要高,

蘋果內含的一些果膠有助於大便變軟,對排便很有幫助。

不過對於那些腸道問題比較嚴重的人,

靠吃蘋果清腸,其效果不會很明顯。

新鮮水果大都有幫助機體解毒和排毒的作用,

被稱為體內「清潔劑」,

經常吃水果可以將累積於細胞內的毒素溶解,

起到中和體內酸性毒素、凈化體內臟器、平衡中性體質的作用。

水果擁有一種「秘密武器」——鹼性成分

鮮果汁進入體內消化系統後會使血液呈鹼性,

溶解沉澱於細胞內的毒素,使之隨尿液排泄掉,

有助於清除體內堆積的毒素和廢物。

而且水果普遍熱量較低,不會有發胖的危險。

(圖片翻攝自網路)

8、每天吃根熟香蕉

香蕉的膳食纖維含量很豐富,

一般 100 克新鮮水果膳食纖維含量約 1 克,

而香蕉則達 3.1 克。

膳食纖維能在腸道中吸收水分,

使大便膨脹,並促進腸蠕動而排便。

香蕉含有的大量水溶性植物纖維,

能夠引起高滲性的胃腸液分泌,

從而將水分吸附到固體部分,

使大便變軟而易於排出。

只有成熟了的香蕉,才具有潤腸通便的功能

吃香蕉緩解便秘的效果也是因人而異的,

有的人體質較為敏感,吃後效果不明顯。

不要因為沒有效果就特吃大吃,

吃香蕉也要有度,本身體質不錯,

吃香蕉有效果的人,

最多一天 1 到 2 根,可以空腹吃。

9、喝開水排毒

排泄是人體排毒的重要方法之一,

每天喝足 2 升水可以沖洗體內的毒素,

減輕腎臟的負擔,

是排毒最自然和簡便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不要等到口渴才去喝水,

在工作的間隙,

喝杯水休息一下,提提神,

接著工作起來也就會更有精神。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水並不等於飲料,

喝飲料會使人體攝取大量的糖分和熱量,

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

涼開水可以清除腸胃內的垃圾和污染物,

可防治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的癌症。

涼開水有除火、消炎、解毒等功效

更重要的是,大量水滲入人體細胞之間,

具有保護細胞、延長細胞生存壽命的作用。

不過最好在早晨起床時喝涼開水,緩慢喝 500-600 毫升,

以促進大小便排除,有清洗大腸和小腸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1495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