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絡常通,健康無病——循經拍打通經絡
2016-06-27 11:17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西方用多種手段對其實質研究也沒有定論,但在中醫治病養生中卻非常重要。經絡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遍布全身,內連臟腑,外絡四肢百骸、皮毛孔竅,溝通內外,貫穿上下。但經絡不是靜止的,它既然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就要使之暢通,這樣才能維護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經絡阻滯不暢,輕則不適,重則疾病。
古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內經》曰:「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故中醫治病,無論是針灸還是湯藥,總以人體經絡的暢通和氣機的條達為前提,所謂「用針之道氣至為要;灸者溫通經絡,驅散邪氣;砭者之意,以調血絡風痹;湯藥調理,以入經為妙」。
要保持經絡氣血的暢通,經驗有二:一是心情舒暢,二是每天練功前循經拍打,使身體安然無恙。
循經拍打通經絡
循經拍打可使經絡暢通,氣血暢行,起到防治許多疾病的目的,這也是多年實踐的深刻體會。其實針灸用藥也是此意,只不過針對經絡瘀滯嚴重的情況。拍打要按照經脈走行的順序,以使經脈之氣銜接暢通。我們可以四個八拍為節奏,拍打時用力要柔中有剛,力量適度。具體方法如下:
拍打手三陰、手三陽經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以右手自左胸前向手臂內側向手掌手指方向拍打,然後翻轉過來,從手指外側向肩臂外側拍打,如此拍打兩遍。再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奏左手拍打右臂。這樣就把手三陰手三陽經全面拍打。手三陰手三陽經包括肺、心包、心、大腸、小腸、三焦臟腑,如此拍打能通心絡,補心陰,振奮胸陽,宣肺清痰,增加肺活量,促進腸蠕動,通便理氣消腹脹,通達三焦。
拍打足三陰、足三陽經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兩手從雙腿足踝內側向上沿腿內側向上拍打至腹部;然後兩手沿著骶髂關節向下沿腿外側至足外踝方向拍打,然後單腿放在凳子上或踩在高矮適中的台階上,右手拍左腿前側,左手拍左腿後側。如此拍打兩遍,再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奏拍打右腿。這樣把足三陰足三陽經全面拍打。足三陰足三陽經包括脾、肝、腎、膀胱、膽、胃臟腑,如此拍打能健脾利濕、舒肝利膽、和胃化滯、益腎養陰,通利小便,增強衛氣。
拍打任督二脈和膀胱經背部腧穴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單手握拳自大椎沿脊柱向下慢慢捶打至腰骶,即尾骨處,再從腹下沿正中線向上過胸捶打至咽喉,然後雙手握拳沿脊柱兩旁從上向下捶打,這就把任督二脈和各臟腑在膀胱經的腧穴都捶打了。這樣可調理十二臟腑功能,助陽氣升發,通利三焦,調理陰陽,增強免疫力。
拍打肩頸部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以左手托右肘,用右手拍打大椎,頸部和左側肩背部,再用左手同法拍打頸部、大椎和右側肩背部。然後雙手叉腰,收腹,以順時針轉動腰部兩個八拍,再逆時針轉動腰部兩個八拍,但轉動幅度不宜過大。可促進肩頸和腰部的氣血流通,有助於防治肩周炎、頸椎病。
拍膝
直膝、彎腰,將腳蹬在一個高矮適中的台階上,左手拍左膝後部,右手拍左膝前部,然後再左手拍左膝外側,右手拍左膝內側。然後以同樣的方法拍右膝。這有利於兩膝的氣血運行,防止或延緩老年性關節退行性病變。
人體的十四經絡
1.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2.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
3.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 淋巴發炎局部胖,眼花目黃有增生;
4.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 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 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6.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7.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體熱打嗝喜食冷,大便乾燥且不通;
8.胃經對應是脾經,免疫神經掌控中;胃脹打嗝排氣空,嘔吐難耐肋下痛;曲張平血低血壓,風濕還有關節痛;
9.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10.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
11.心到小指為心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循環系統掌控中,胸口沉悶與頭痛;心煩失眠也多夢,肩與前胸多疼痛;目赤顴紅口乾燥,血液不良喜安靜;心事過多壓力重;
12.小指肩窩小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太陽耳部會疼痛;經前腹脹後腦痛,後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循環差異血管病;心跳過快還便秘,心煩目赤上肢痛;
14.無名至肩三焦經,手臂外側屬陽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免疫力下降憂鬱症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